田径课程标准

发布时间:2018-08-30 作者: 点击:[]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课 程 标 准

二〇一八年八月

田径课程标准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田径》 制定人: 胡瑞韬

课程代码:024040013 制定日期:2018/8/29

学分:2 审核人:

学时:36学时

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本标准适用于2018级各专业

二、课程性质与功能定位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2018级各专业选修的公共基础课,是一门理论+实践一体的课程,其功能是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文化体育工作岗位,培养科学健身能力,为后续综合实践学习奠定基础。

主修完本门课程后,学生可进行社会体育岗位方面的工作。

2.课程功能定位

表1 课程功能定位分析

课程对接的工作岗位

对接培养的职业岗位能力

备注:公共基础课从通识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进行说明

三、课程目标与内容设计

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增强学生的体质,重视培养学生的终生健身的意识和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健身的爱好和习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健身文化素养。掌握健身知识技能; 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和传授保健卫生知识等。要使学生掌握那些现代社会最需要、最有用、最基本的健身知识技能。

2.具体目标

表2 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

序号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素质目标

教学内容(模块、单元或项目)

1

短跑发展概况,划分以及短跑的技术原理

短跑发展概况,划分以及短跑的技术原理

培养学生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培养学生敢于拼搏,勇于超越自我的精神

短跑

2

发展概况,锻炼价值和技术特点

中长跑技术(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呼吸方式;极点的出现与客服。中长跑的训练方法。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长跑

.

.

备注:课程目标中要融入课程育人、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

3.课程教学安排

表3 课程教学安排

序号

项目(模块)

任务

教学内容

学时

1

理论部分

田径竞赛裁判法与场地

①田径运动竞赛组织与编排

②田径运动竞赛的裁判工作

③田径场地的基本知识

2

2

实践部分

1.短跑

发展概况、锻炼价值和技术特点、短跑技术(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冲剌)短跑教学与训练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2

2.跳远

发展概况、锻炼价值和技术的特点、跳高技术(助跑、起跳、过竿和落地)、步点丈量方法、跳高教学与训练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8

3.接力跑

持棒跑技术和接棒人起跑技术、传接棒的方法、传接棒的位置和起动标志线的确定及其各棒运动员的安排、接力跑教学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4

4.中长跑

发展概况、锻炼价值与技术特点、中长跑技术(起点、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呼吸方式、“极点”出现和克服方法。

6

5.跳高

发展概况、锻炼价值和技术的特点、跳高技术(助跑、起跳、过竿和落地)、步点丈量方法、跳高教学与训练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4

6.推铅球

① 握球、持步以及预备协调然;

② 滑步时支撑腿的蹬地和摆动应该紧密结合,在滑步过程中以及滑步结束时,身体应该保持良好的超越器械姿势;

6

3

考试部分

核心力量测试

4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大众健身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具有科学性、实用性。体育课程应多增加身体锻炼知识、方法等内容的教学,将运动健身等知识周密计划并安排在体育课程之中。在日常教学中,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分别采用理论讲解、讲解-示范-分组练习等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能迅速了解课堂内容并正确进行练习,从而在毕业后也能长期坚持开展健身活动,以达到健康地工作,健康地生活之目的。

五、课程考核与评价

1.课程考核分为两种类型:课程综合考核和过程考核。

2.综合考核包括标准化试题的闭卷考试和平时及期中的考核,平时考核可依据提交的成果、作业、平常表现及小组互评的结果进行。

3.过程考核是针对各个学习环节的考核。考核时应按照项目分别考核,课程考核成绩则是项目考核成绩的累计,列表说明每一个项目成绩在课程成绩中的权重,并简要说明每个项目如何考核:每个项目成绩都是从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考核。最后有一个试卷综合知识性考核。

表4 课程考核成绩表1

考核类型

成绩

权重

课程整体成绩

课程综合考核

100

60

100

期中考核

100

20

平时考核

100

20

表5 课程考核成绩表2

项目名称

成绩

权重

项目成绩

项目成绩权重

课程考核成绩

项目一

知识

技能

素质

项目二

知识

技能

素质

……

终结性考核(试卷、汇报、作品、展演等)

备注:

六、课程实施要求

1.授课教师的基本要求

专任教师

①学历要求: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②能力要求:具有高校教师职业资格证书;有高尚的师德及爱岗敬业的精神;具有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本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具备设计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法的设计应用能力;有一定科研和技术开发能力;了解本专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并能将先进技术应用于专业教育和日常实践。

2.实践教学条件要求

校内实训室条件:田径场、综合馆、铅球、秒表

3.教材、数字化资源选用

课程教材选用:教材名称、出版社、主编、出版日期

参考教材的选用:1.《田径运动高级教程》.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6月.

2.《田径》.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建国主编,2006年7月.

3.《田径健身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周兵主编,2001年8月.

4.《田径运动》.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建国等主编,2002年11月.

5.《田径竞赛规则》.人民体育出版社,中国田径协会审定,2002年.

上一条:体育舞蹈课程标准 下一条:网球课程标准

关闭

Powered by 文化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