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礼乐教化它的核心就是要让人认识到,作为人应该认清自己的身份位置:在跟万物交流中你占有主动性,所以你应该自我约束;在社会交流中,你也有能动性,所以什么事情都应该把自己管好,尽到自己的社会身份所应该担当的职责。所以整个来讲,中国的文化的文化精神就是不断地提升人的自觉性和自律性。
我们今天要传播我们中国的文化、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从根本上来看,就是要让我们认识到中国文化这样最根本的精神特征:我们今天不做网络的奴隶,我们要主动地运用这个网络,不是让网络牵着让我们走,失去我们人的主体性。
用网络来传播中国文化,在今天最迫切任务就是要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真的来尊重我们的传统文化,对我们传统文化有一种自信心,因为从上个世纪以来,我们在新文化运动的潮流下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猛烈的冲击,使我们一般的民众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完全失去了尊重和信心。
我们上个世纪在一种错误的思维方式下,用现在文化的样式去比附我们传统文化的样式时出现了错觉,什么错觉?传统文化它是一种综合型的样式,而近代的文化是一种分科的样式、分门别类的样式,我们近代的文化分成了哲学、宗教、艺术、物理、化学、数学等等这样的学科,而传统文化中是没有分科的。我们拿现在的分科的样式去要求我们传统文化,以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只有儒家、法家、墨家,其实是没有这个学论的。在上个世纪初很多人心目中,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没有宗教也没有哲学,当然更没有物理、化学这些所谓自然科学的东西。再一个问题,那么就拿学科来讲,我们是不是也要定一个标准、规范?什么叫哲学,哲学应该讨论些什么问题,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宗教应该有什么特征,应该讨论些什么问题,以什么为标准?这些近代学科的分科就是西方文化首先提出来了,尽管我们传统的这些学派里边儒家、道家带有这样一些东西,但是它不是。我们以为中华文化中间没有哲学,没有讨论抽象、讨论思维方式。所以在上个世纪初,我们用这样两种思维方式去考察我们传统文化,但问题是不是那么简单。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现代理论去处理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