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我们还在讨论儒家是不是宗教,儒家不是宗教。我们简单地把儒家说成宗教,那是把儒家范围缩得太小了。儒家把制度、人际关系,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怎么能用宗教来概括呢?虽然其中也确确实实包含宗教文化的内容,但是它并没有分化出来,没有独立出来,我们也不能说它没有。尽管我们说儒家里面也有宗教,但儒家是一种什么样的宗教?是不是西方的基督宗教那样一个宗教呢?以崇拜一个“主”这样的神为它的根本?儒家并不是这样。儒家通过礼乐教化让我们每个人确认自己的主体性,信仰人自己的主体性,从自身追溯到自己的家族、自己的祖宗,追溯到一切生命的本源,难道就不是一种宗教形式吗?
中国文化中我们推崇“天地君亲师”,祖先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君、师是让我们能够自己认识自己、自我管理好的一个根本。天地君亲师,人不能忘本,礼不能忘本,礼者大道门,礼者定位。所以我想一种信仰、一种宗教,它归根到底无非就是报恩、感恩和敬畏。基督教是如此,要报上帝创造万物之恩,要感恩上帝赐予我们生命、而且养育我们的生命,要感恩上帝会救赎我们的灵魂、敬畏它,那么我们的文化也一样,所以我常常讲我们从人们口头语上就可以看出两种文化的信仰对比,西方人碰到什么事情,无论是高兴的、不高兴的,顺利的、坎坷的,首先冒出来的话就是“我的天”;中国人碰到这样事冒出来的是什么?是天啊。所以不能说我们中国人没有信仰,只是特征不一样。西方人的信仰是围绕神来展开的,而中国人是围绕人展开的;一个要强调人要尊重神,一个强调人要尊重自己。
我们现在用互联网传播中国文化,要让大家明白中国精神,而且要让大家对自己的文化有一种尊重和自信。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可以说在两个关键时刻,中国的文化都是一种新的力量:
从中世纪走向近代,就是用中国文化道德的自觉自律去冲破西方中世纪一切以神为本的文化;
20世纪以来发现人类又失去了自我,成为物的奴隶,一切都被物牵着鼻子走了,这时又重新想到人的主体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