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好人是“利他主义者”以及“利已又利人”的公益者,他们就活跃在我们的身边。令人瞩目的、具有轰动效应的好人好事,可以使我们的灵魂得到洗礼、升华;平凡无奇的、确有共鸣效应的点滴琐事,也时刻触动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一起在日常生活中挖掘好人好事,树立先进典型,在全校形成学习、关爱、崇尚、争当道德模范的良好风尚,带动和促进全校师生公民道德素质不断提高,让广大师生切身感受到道德建设的强大力量和推动作用。
救助患病学生的师生
(事迹:情系学生,传递温暖)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以生为本,切实做好患病学生的救助和关爱,校领导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行6人,来到洛阳嵩县陆浑镇龙驹村二组亲切看望身患重病的2020级软件技术专业7班学生高某,将全校师生的爱心捐助金62814.41元交到该同学父亲手中,并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大病救助等相关政策和后续帮扶计划,凝聚家校合力共抗病魔。据了解,高某被确诊为尿毒症后,高昂医疗费让本身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得知情况后,校领导极为关切,带头为该同学捐款,经过所在院部及同学们共同努力,自发捐款17000元;同时,学校又主动与平顶山市慈善总会联系,对接腾讯基金,借助《鹰城慈善助幸福家园》在线捐助平台,为该同学开通专项募捐链接,在全校号召为该同学自愿进行“一元爱心捐”,全校师生募集爱心救助资金31967.59元,腾讯基金配捐3676.82元,市慈善总工会配捐11170元,共计62814.41元。此次探望是学校对学子一直以来始终坚守的人文关怀,将学生冷暖挂心间,为学生排忧解难,用真心和真情把帮扶送到学生身边,把温暖送到学生心底,切实让学生及其家长真正体会到学院的细致关怀。
校园迎新青年志愿者
(事迹:青尽全力,以心迎新)


金秋的风景怡人性情,九月的校园别样美丽。2023级新生沐浴着秋日的暖阳,带着心中的热血与无限憧憬走进校园,开启人生的新篇章。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身着马面裙的学长,高举迎新指示牌,用别具一格的“古典迎新”方式欢迎新来的学弟学妹。校园内的青年志愿者忙碌不停,他们时刻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新生接过沉重的行李,把行李运至寝室,不厌其烦介绍报到流程,耐心回答新生和家长的咨询,提供“一站式”接待服务,打通新生报到的“最后一百米”。校园被浓厚的茶艺、剪纸、射箭、古琴等传统文化浸润,新生及家长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韵味和魅力,让迎新现场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受到新生及家长的欢迎。青年志愿者们集才华与品德的双重力量助力迎新,打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文化底蕴深厚的“品·玩·做·赏”于一体的迎新场面。
新生开学典礼暨军事训练动员大会文化志愿者
(事迹:弘扬传统文化,铸就平职精神)

迎新之后,我校为6000余名新生举办了一场新颖的传统开学礼,让学生在满满的仪式感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迎接开学第一课。500余名老生代表身着汉服,手拿着重重的鼓锤,一声一声击打在鼓面上,怀着敬仰的情感齐声共诵诗词,尽显大气与无畏精神,为即将开启军事训练的学弟学妹呐喊助威、加油鼓劲。场面热烈而温馨,令人热血沸腾。我校一直致力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志愿服务活动中,为了打造优质的志愿者队伍,我校针对志愿者群体需掌握的礼仪知识、服务技巧等进行了专业化的培训,500名文化志愿者放弃休息时间,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传统文化精髓,苦练基本功,接力文化传承,彰显文化自信,铸就平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