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风采 >> 正文

平职学院2023年第一季度“四德”典型人物事迹榜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05-13 [来源]: [浏览次数]:

【编者案】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不断发展,我校以建好用活“善行义举四德榜”为抓手,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为基本原则,持续开展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四个方面典型评选活动。通过评选,正面激励和导向,着力提升学校软实力,构建和谐幸福校园。

孙延安

(“四德”类别:家庭美德)

1E8FF

孝道是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护理学院教师孙延安不仅是以爱育人的好老师,更是一位恪尽孝道的好儿媳。2022年11月,孙延安83岁的婆婆高烧39度,卧床不起,住进医院后确诊为肺炎。孙延安24小时陪护,喂药、喂水、喂饭,梳头、洗脸、洗脚,端倒便盆、擦洗身子。经过她的精心护理,婆婆的病情终于有了好转,慢慢地,她不仅能下地做一些简单的活动,还可以和病友聊天了,病患家属都夸孙延安孝顺,她总是不好意思的笑一笑,淡淡地说:“人都有老的时候,我这么做都是应该的。”作为好儿媳,孙延安没有感天动地的事迹,没有振聋发聩的表白,不发豪言壮语,她以一个典型的东方女性的心态,埋头做着她认为该做的事,把“孝”字深深地刻写在自己的字典里,抒写着“孝”的朴实与无华。

屈沛霖

(“四德”类别:个人品德)

5377B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2021级软件技术专业1班学生屈沛霖,用“热爱”做好公益,用“舞蹈”丰富人生,为青年学子点亮了青春路上的“指明灯”。在班级里,他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坚定理想信念。业余时间里,跟随艺术学院教师自学舞蹈,任Hip-hoper特舞团副团长,带领社团排演了平职抗疫舞蹈《本草纲目》,该舞蹈的网络关注度高,受到师生的好评。先后参与第二十二和二十三届科技文化艺术节、第十六届和第十七届社团文化艺术节、平职学院欢度国庆文艺汇演、平职学院欢度中秋佳节暨庆祝第38个教师节学生社团文艺展演活动、平职学院第一届青春闪耀“王者杯”、叶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周“学雷锋 我先行”志愿活动、商水县“稳就业、保民生”志愿者活动等20余项,获得市级校级优秀志愿者证书10余个。先后荣获“优秀团员”、“优秀社团干部”、“优秀学生”、“社团积极分子”、“文明学生”、“先进个人”、“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他用自己的积极行动带动同学们把青年责任“担”起来,丰富和创新活动载体,切实担负起组织者、引导者和实践者的三重责任,坚守“服务大局、奉献社会、温暖他人、彰显爱心”的宗旨,履行“志愿服务、竭诚奉献”的使命,全力推进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

林士媛

(“四德”类别:职业道德)

2E4F7

文化教育部青年教师林士媛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荣获集团“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二等奖,河南省第四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经典诵读作品教师组二等奖,她业务能力强,被院部委以重任,负责学校诗文朗诵社团的指导与培养。3月12日,在我校举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揭牌仪式上,她指导的百名学生齐诵《千字文》,气势恢宏,震撼全场,感染着每一位在场的师生。该活动从策划,诵读队形的编排、朗诵技巧的指导都离不开她悉心的指导,百名学生在长达数月的排练期内,在林士媛老师的亲身示范下,朗诵功底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并从朗诵中感悟伟大的文化经典,切身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融入平职校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在平职绽放。

杨青露

(“四德”类别:社会公德)

11C3D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杨青露,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苦练教学内功,积极参加省、市、校级各类教学技能大赛,认真听取各级专家意见弥补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以赛促教,迅速的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在学校的推荐下,她加入集团党委宣讲部“青春说”宣讲组,根据宣讲题目,针对宣讲形式、任务分配,相关案例与企业实际结合,丰富宣讲层次,不断细化打磨,打造精品课程,陆续深入四矿、五矿、帘子布公司等单位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持续讲好中国故事,贡献平职的蓬勃力量,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喻长发

(“四德”类别:家庭美德)

B9BC

汽车工程学院教师喻长发全身心投入工作,一边积极备赛河南省教师技能大赛、参与课程思政项目的建设,还要做好8个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数十年如一日的潜心教学、深耕不辍、匠心育人,业绩突出,得到校内师生的高度赞扬和好评。当同事称赞他时,他总是谦虚的说:“只有家庭和谐,家人理解支持了,我们从事的高职教育职业才会蓬勃发展”。平职有许多喻长发这样的老师,他们把精力和爱心都奉献给了热爱的教育事业,军功章的一半是“家庭”,他的爱人朱玉丽也是学校的优秀教师,夫妻二人互敬互爱、相互扶持、和谐持家,成为街坊四邻羡慕的“和谐家庭”,更是一段人人称赞的“平职佳话”。

石松慧

(“四德”类别:职业道德)

104B0

学生处职工石松慧,负责我校助学贷款、服兵役补偿代偿学费、勤工助学等工作。她在工作中勤勉敬业,坚持原则,认真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确保贫困学生应助尽助。年初开学后,她得知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一名学生患尿毒症,且该生在未患病之前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尚好未申请助学金,此时突发疾病需要资助后,石松慧第一时间逐步扩大排查范围,最终将排查出的护理学院已退学学生的一等助学金转评给了身患尿毒症的学生,当下半年的2000元助学金发放到这位患病学生提供的银行卡后,石松慧再次向该生辅导员了解情况,得知他病情稳定,准备回到实习岗位后,石松慧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石松慧身体力行地诠释了“心系困难学生,传递国家温暖”这种资助工作从业者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杜顺山

(“四德”类别:职业道德)

14A59

实习实训中心57岁的杜顺山老师,在多媒体管理岗位上为教学一线服务27年,以奉献之心做工作,以爱岗敬业精神做先锋。开学前,他立刻投入到对教学楼39间多媒体教室教学设备的检查维护工作中,排查线路连接,开机试用设备,检查音响及投影运行情况,认真登记,及时维护维修,确保新学期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开学后,除解决日常教学多媒体设备问题,还要服务于校内会议的多媒体设备的调试,先后完成音响设备调试任务40余次。他任劳任怨、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受到部门同事的一致高度赞扬,带动同事一起拼搏、一起奋斗,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大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