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风采 >> 正文

平职学院2022年第三季度“好人好事”事迹榜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02-07 [来源]: [浏览次数]:

【编者按】好人是“利他主义者”以及“利已又利人”的公益者,他们就活跃在我们的身边。令人瞩目的、具有轰动效应的好人好事,可以使我们的灵魂得到洗礼、升华;平凡无奇的、确有共鸣效应的点滴琐事,也时刻触动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一起在日常生活中挖掘好人好事,树立先进典型,在全校形成学习、关爱、崇尚、争当道德模范的良好风尚,带动和促进全校师生公民道德素质不断提高,让广大师生切身感受到道德建设的强大力量和推动作用。

范长春

(事迹:凝聚道德力量,发挥模范作用)

9月27日上午,我校教师范长春作为我市“中国好人”代表参加了平顶山市委宣传部召开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的回信精神专题座谈会。范长春围绕“躬身践行习总书记回信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牢记初心使命,书写无悔青春”主题在大会上作了发言。2002年,范长春考入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为他背母上学的精神所感动,不仅免除了他的学费,还给他和母亲安排了住所,并为他提供了勤工俭学岗位,不仅为他们母子的生活提供了保证,也使他能更好的照顾母亲。毕业留校后,范长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并通过不懈的学习,先后完成了本科、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考取了中高级经济师资格证,取得了高级职称资格,先后获得学校、集团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平顶山市“五一劳动奖章”、“鹰城十大孝星”、中原孝贤”榜等荣誉,2008年入选中央文明办组织评选的“中国好人榜”。他时刻不忘回馈母校和社会,持续为师生开展孝老爱亲、诚实守信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专题教育讲座20余场,多次自费组织书法协会的同学举办书法义卖公益活动,并把所得10000多元钱全部捐给学校用于资助困难学生。我校“中国好人”范长春,犹如一座“精神富矿”,把生活中的“孝善”和教师岗位的“爱心”循循善诱,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传递给广大青年学子,在青年学生心中播种下爱党爱国,勤奋向善的种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中国好人”故事,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做出积极贡献。

迎新青年志愿者

(事迹:以心迎新,把爱传递)

1BBAB

金秋九月,为做好2022级新生报到工作,确保2022级6600余名新生顺利安全入校报到,学校提前组织选拔近1000余名志愿者,“一对一”帮扶新生完成报到注册、行李搬运、问题咨询、点餐配送等全过程服务,让新生们感受到大集体的温暖,拥有融入平职的归属感。在学校迎新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部署下,新生在青年志愿者的引导下依次保持“1米线”距离,查验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结果、返校健康卡等材料、在安全通道对自身及行李进行消毒、更换口罩,经过新一轮的核酸检测,安全进入学校。随后,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依托“智能人脸识别终端”“智慧校园迎新系统”“智慧学工管理系统”等智慧迎新平台一站式完成身份核验、线上交费、宿舍查询等流程。完成报到后,青年志愿者如“大哥大姐”般接过沉重的行李,一路护送到宿舍,真正做到所有环节“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千名青年志愿者用热情的笑脸,亲切的问候,贴心的服务,让新同学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更将移动的志愿红精神逐届传递,许许多多小萌新也加入到平职青年志愿者的队伍,为更多的新同学送去了温暖和关怀。他们用昂扬饱满的姿态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展现了平职学院良好的精神风貌。

后勤基建处水电队

(事迹:后勤在前,保障在先)

1BE29

防疫期间,你能在校园里看到可爱可敬的“大白”,勤劳奉献的“志愿者”,教育呵护的“老师”......然而,还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言苦累,用敬业和担当为全校做好后勤保障,争做全校的最强后勤“保障兵”。为了给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后勤基建处水电队十一假期冒雨作业,修通施工天桥人行道排水孔,确保学生通行安全;及时修补图书馆等建筑墙面即将脱落的瓷砖,杜绝坠物伤人事故的发生;为学生宿舍加装千余个窗户限位器,保证了学生的生命安全。持续完成宿舍、食堂下水道的疏通,校园栅栏、围墙、通道的修补,校园夜间亮化工程,保障师生晚间学习及活动的开展。后勤基建处水电队始终坚守岗位,出色地完成全校师生近1.4万人的供水排水供电任务,以“24小时为师生服务”的宗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筑牢校园疫情防控水电安全防线。

青年突击队

(事迹:“青”尽全力,守护校园)

3019D

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学校各级团组织和团员青年团结一心,继续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光荣传统,继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后,组建了一支由学生干部为主的“青年突击队”,他们勇挑重担,成为守护平职师生安全的有力屏障。全校2000余名志愿者统一步调、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到戴口罩巡查提醒、扫场所码文明劝导、爱心托尼义务理发、快递发放点位引导、协助采样人员完成核酸检测点扫码等工作中。据统计,共协助发放快递5万余件,义务理发累计服务6000余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1.8万余小时,充分发挥了各级团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团员青年生力军、突击队的作用。他们全心全意为师生“办实事”,成为平职师生心中冬日里的暖阳,让雷锋精神之光在新时代持续闪耀。

宋宇浩

(事迹:文明实践,服务社会)

EB94

2021级民航运输1班学生宋宇浩现任航空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他时刻践行“爱国、励志、求真、力行”要求,以实际行动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他带领航空学院青年志愿者协助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离校返乡后,他主动加入南阳市“快乐成长乡村学校复兴少年宫文艺志愿服务暑期特别行动”志愿服务组织,发挥专业、播音、体育等特长,深入多个乡村小学支教。除支教外,他出色的完成了社旗县赵河街道房屋店铺的信息普查工作,并荣获社旗县文明办、共青团、街道办事处授予的“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宋宇浩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青春、诠释着奉献,发挥着平职青年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中的主力军作用。

学生公寓管理中心团队

(事迹:巾帼团队,绽放芳华)

2542C

在初冬的暖阳里,在最美的校园里,有一群“巾帼阿姨”——70余名宿管,她们全副武装奋战在校园抗疫一线,化身为校园核酸检测信息采集员,与“大白”共同守护着全体师生的“健康绿”。按照学校防疫工作的安排部署,从9月30日起,学生处在学生公寓管理中心迅速组建核酸检测信息采集队伍,配合卫生所防疫人员做好核酸检测工作。每日14位“巾帼阿姨”坚守岗位,做好13000余名师生的核酸检测信息采集工作,截止目前,服务时长达3000余小时,服务65万余人次。除核检测信息采集工作外,全校18栋楼的“巾帼阿姨”每天做好公寓楼公共卫生清理、安全巡查等工作,时刻提醒同学们主动做核酸,出入戴好口罩,进楼扫描场所码,细致入微的照顾好每位学生,做到让学生安心、家长舒心、社会放心。学生公寓管理中心的全体宿管们“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形象,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得到生动诠释,她们以自己的涓滴之爱、点滴之行诠释着在疫情面前众志成城、守护校园的大局意识和巾帼担当。

吴晓

(事迹:坚守岗位,主动作为)

B8FD2

在全校师生同心战“疫”的紧急时刻,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师吴晓,在接到返校通知后,仅用15分钟的时间于10月3日晚12点前火速返岗。按照学校疫情防控办公室的部署安排,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要在南苑生活区、操场南围墙、餐厅外围、北门围墙等地迅速加装15台监控摄像头。在学校闭环管理期间,监控器材设备物资短缺,购置新品无法到货的现状下,吴晓启用原有一批库存摄像头,对破损的摄像头支架重新修整,重新分配设备的IP地址并完成调试。其中,在加装学校北围墙的监控重点区域时,由于7台监控摄像机布线长度达500多米,需现场对接调试3台交换机。吴晓连续作业到深夜,一边打着手电筒照明,一边布线,衣服被花椒树刮破,手和腿也被花椒树刺扎得红肿,但他丝毫没有察觉。作为刚刚转岗到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的吴晓,出色的完成了全新的技术工作带来的高难度挑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青年教师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