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6日下午,小静收到线人消息。话说数天前,罕见暴雨突袭河南,无数人眼看着陆地变汪洋,回家或出门成为奢望。他们或无助、或焦急地等待有盖世英雄踩着七彩祥云来救自己,却发现有些救星中竟是他们眼中的孩子。这些孩子就是来自职业学院的在校生。一场灾难,让他们瞬间长大,变得顶天立地,一跃成为鹰城今夏最靓的仔!
苏有朋,经管学院2020级市场营销二班班长,共青团员。2018年考入职业学院后选择参军,2020年退伍返校的苏有朋在今夏又“入伍”了!7月20日,正在新郑参加婚礼的他,接到“县里要泄洪”的通知,徒步十几公里到新郑机场路口,搭乘最后一班车赶回老家开封尉氏县。刚迈进家门,他还没顾上跟母亲说句话,听见外面有人喊支援,就转身加入抗洪抢险救灾的队伍。他知道,母亲懂他。他更知道,乡亲们需要他!装运饮用水、食品和生活用品等物资,他不怕累;冒雨加固堤坝、涉水巡查水情,他不怕险。7月24日,他好不容易与救援队的队友一起控制住家乡的洪灾,又听说与开封相邻的新乡陷入了更大险情。给母亲发了条微信,他毅然决然跟着救援队去了新乡卫辉市支援。在卫辉市的3天,他试过踮着脚、仰着脖涉水救人,也试过趟着没过大腿根的水将80多岁的老奶奶背到安全区域,更试过因为太累就地坐着睡着。不过,当听到老奶奶哭着说“孩子,如果不是你来,我这辈子是出不了屋了”时,他觉得再苦再累都值了!7月26日下午,接到卫辉市政府让外地救援队撤离的通知后,他和队友立即赶回尉氏县,因为天气预报显示7月27日开封有暴雨。如果到时候家乡出现内涝或堤坝坍塌,他们必须马上就位。
常金德,计算机学院2020级软件技术七班学生,共青团员。常金德的老家郑州巩义市北山口镇铁匠炉村,受灾比较严重。7月20日下午5点左右,常金德家的房子因山体滑坡被冲毁,家人随村大队迅速撤到安全区域。听说村里还有不少人没撤出来,常金德立即随父亲返回村子,与部分村民一起将窨井盖一一撬开,增加排水,为其他人转移到安全区域争取时间。一直想当兵、当英雄的常金德,这回算是“圆了梦”。得知北山口镇征兵群发布自愿参与抗洪的消息后,他义无反顾地报了名,换上迷彩服,马不停蹄地跟着部队官兵装运沙袋、加固河堤、修桥、救人。即便如此,他还是很不满意,嫌自己做得不够好。当天一位阿姨的家人因山体滑坡被卷走了,常金德和队友前去营救。走之前,他信誓旦旦地向那位阿姨表示:“一定把人带出来。”然而,因雨势较大、滑坡较严重,他和队友没能把人救出来,他无法兑现承诺。回来后,常金德始终低着头,不敢看那位阿姨。在暴雨中坚持抗洪近30个小时的常金德,冻得浑身哆嗦。回安全区的路上,他一个劲儿地自责。见到父亲的那一刻,他再也忍不住了,一头扑进父亲怀里大哭:“爸,我没把人救出来。”这个在灾难面前毫不退缩的孩子希望,下一次,他可以把人救出来,成为真正的英雄!
李萌彪,计算机学院2019级网络一班学生,共青团员。7月25日晚上,村里的水位慢慢降了,李萌彪那颗提着的心总算落了下来。7月21日、22日,他所在的开封尉氏县邢庄乡芦关村连降两场暴雨。村里通知,村东边的贾鲁河随时有决堤危险。7月21日至24日,李萌彪一直守在河边,与救援队一起筑堤、抢险,每天都忙到凌晨,累了就在大堤上歇一会儿。7月22日晚上,站在河边的他,眼睁睁看着贾鲁河大堤出现决口,水越过开尉路顺势向下把旁边几个村淹了。好在,他们已经协助各村提前将这几个村的村民转移到安全地方。看到河水一直在涨,养殖户都担心自己的养殖场被淹了。不过,由于水太大,他们只能远远地干瞅着养殖场,无奈地默默流泪。虽然连日抗洪几乎将李萌彪的体力消耗殆尽,但看到这一幕,他含泪朝天吼了一嗓子,强撑着与队友一起尽快加筑堤坝,避免水漫过大堤淹没养殖场。“那些养殖户,比我父母年纪还大。他们一辈子的积蓄可都在养殖场呢。那是他们的希望啊。我得拼命筑堤,不能绝了他们的念想。”李萌彪庆幸,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也祈祷,这样惊险的场景不要再发生,因为他不知道下一次能否这么幸运。
【原载《平煤神马第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