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风采 >> 正文

平职学院2020年第二季度“好人好事”事迹榜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07-15 [来源]: [浏览次数]:

在我校紧锣密鼓筹备学生复学、各项工作高效开展期间,我校全体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刻传递正能量,用他们的付出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在本季度“平职好人榜”评选活动中,经过层层推荐评议,共涌现出6件好人好事,让他们的优秀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教育作用,激励广大师生学习先进、争当先锋,弘扬榜样精神,传递榜样力量。

代亚乐、王啸天等(事迹:见义勇为,广受赞誉)

1D636

6月5日下午,我校19级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3班学生代亚乐、王啸天在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城关镇青气村与同乡大学生合力成功智救不慎落水的母女事发时,代亚乐、王啸天等五人突然发现百米外有人落水,不会游泳的他们手挽手,依次踏入河中,先把离岸边较近的小女孩救上了岸。小女孩的妈妈森女士离岸较远,代亚乐急中生智,从河边的一棵杨树上折下一根1米多长的树枝,用树枝的边杈挂住森女士的衣服,手挽手,合力将其拉到岸上,对森女士实施吐水急救,脱险后,五人共同将母女安全送回家中。代亚乐、王啸天等五人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先后被洛阳晚报、腾讯网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代亚乐、王啸天生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精神境界,是全校师生学习的榜样。

公寓中心(事迹:云端接单,情暖平职)

81519

由于疫情原因,学生公寓楼已有近四个月未开放,为呵护好学生“魂牵梦絮”的宿舍,从4月25日开始,我校公寓中心创新服务思路,采用“云端接单,线下服务”的模式服务每一位学生,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对所有宿舍展开大规模地毯式消毒,每天开窗通风,将云端下单的同学们的嘱托一一记下,为同学们晾晒被褥、邮寄物品、浇花、打理床铺,确保每个宿舍都能达到“干净、整洁、清爽、安全”的标准。用干净整洁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来迎接学生的返校复学,从而确保学生安全复学后的学习与生活。

经管学院17级辅导员(张丽丽、周雅雯、张茜、张振华)(事迹:心系学生,恪尽职守)

1543A

在经管学院首批毕业生返校复学期间,该院辅导员们悉心照顾学生生活和学习,真正做到让学生生活舒心、家长安心、社会放心。自5月30日起,17级的辅导员们就与学生们在校内同吃同住。辅导员张丽丽老师,班中同学生病,她陪同学生去医院检查,悉心照顾,直到学生痊愈;辅导员周雅雯,把家庭委托给爱人,全身心投入到学生返校复学工作中;辅导员张茜,觉察到部分学生到校后情绪不稳定,对封闭管理不适应,在返校的两周内,准备零食,多次到宿舍和教室,安抚学生的情绪,帮助解决问题;辅导员张振华,为了让在家复习备考的学生更好的准备专升本考试,进入学生宿舍帮助学生翻找复习资料并邮寄到学生家中。他们肩负责任与使命,怀揣着爱与责任,为工作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与精力,为我校返校复学学子的生活、学习保驾护航。

国旗护卫队(事迹:返校执纪,安全你我)

7D94B

我校国旗护卫队助力学院首批毕业生返校和专升本考试学生返校安全防疫工作。国旗护卫队全体成员分工明确,对宿舍、教室、餐厅重点活动区域的安全作了周密部署。他们在宿舍楼周围拉起了警戒线,使道路分流,对进出学生及携带物品消毒、身份核查;他们组织和引导学生统一进出餐厅,错峰就餐,保障返校学生无肢体接触,保持安全距离。他们在工作之余不忘强身健体,适当的展开恢复性训练和特色学习。国旗护卫队全体成员用朴实的作风讲述着他们爱国、爱校的平凡故事。

高倩(事迹:主动请缨,以校为家)

3EF28

我校为助力集团各单位复工复产,学校安全培训中心将集中三个月时间在三个校区同时开展培训工作。聚炭新材料入职培训班在我校七矿校区开课,开课期间,封闭式培训,无周末、无假期,安培中心高倩老师主动请缨,担任班主任,全程陪护学员,照顾学员的学习与生活。同时,她还分管一般从业人员培训、智慧课堂线上培训等工作。就这样,高倩同志以校为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教师应有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李俊堂(事迹:爱生如子,以情育人)

188B4

5月31日晚8:30分,刚刚结束了一天工作回到家中的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李俊堂接到了求救电话,电话中得知刚返校的17级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卓展鹏同学呕吐不止,并伴有低烧。此时,李俊堂迅速到校,把学生带到医务所就诊,在病情无好转的情况下,李俊堂老师在张广雷、秦红勋两名同志的协助下,将学生送至总医院,为其挂号、缴费、抽血、化验……,最终确诊为急性肠胃炎,经三个多小时的输液治疗后,李俊堂老师把学生送回到宿舍已是凌晨2:00钟。他整夜未眠,直到第二天天一亮他再次来到宿舍探望学生,看学生恢复健康才露出开心的笑容。他爱生如子,时刻牵挂着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和成长。

近年来,学校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合拳”,深入开展“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从爱国主义、社会责任、传统美德、生命安全、法治观念五个方面入手,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责任和道义担当,培养更多有远大理想、有家国情怀、能勇担重任的时代新人,用育人业绩体现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供稿/文明办 撰稿/韩娜 编审/尚英杰 审核/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