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我刚和一个单位达成意向,准备到他们那里工作。”5月18日,在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综合馆内,该院2010级矿山机电专业的聂梦栩高兴地向家人报喜。5月18日,在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大型招聘会上,38家企业为毕业生提供了1930余个岗位,除去前期已就业的学生,该院1500余名学生参会,仅一上午,就有855名学生签约或达成就业意向。
聂梦栩学的是理工科,在上学期间,他拿到了维修电工、制图员、计算机和英语四级等专业资格证,为了增加应聘的砝码,他甚至考取了C类机动车驾驶证。聂梦栩告诉记者,应聘时,用人单位看了他取得的资格证书和专业课程,尤其对他在上学期间的实习经历很感兴趣。谈到学校组织的校外实习经历,聂梦栩感到最大的收获就是培养了良好的心态,他认为这也是应聘成功的主要原因。
在招聘会现场,记者发现,与以往大学校园招聘简历满天飞的现象相比,这次学生求职更趋理性,“海投”现象明显减少。2010级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段玉洁同学告诉记者:“感觉今年就业压力比较大,理想的工作不是很好找。我打印了几份求职简历,分别投给了河南中信投资集团、中石油平顶山销售公司和平顶山弘诺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主要想应聘会计岗位。我觉得简历不能乱投,找到适合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最重要。”
记者注意到,前来招聘的单位不仅有平煤神马集团、晋煤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还有映瑞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外资企业和雅戈尔服饰有限公司、河南飞宇集团等民营企业。学生在选取应聘单位时也更加务实,很多学生都表示愿意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锻炼自己。
据了解,近年来,国内就业压力持续加大,新增长求职者的数量保持较高水平。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春节过后,该学院就业处人员就走出校园,主动走进市场,联系就业单位。在此次招聘会之前,该学院已有3000余名毕业生找到了工作。该学院就业处处长龚建民对记者说:“这次学院联系了省内外38家国有、外资、民营企业入场招聘,涉及煤炭、机电、机械、自动化、经管、艺术等专业,提供的岗位数量超过了来应聘的学生数量。”(原载5月20日《平顶山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