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下午,学院首届“富士康”杯大学生实践演讲比赛决赛在2号教学楼701报告厅成功举行。经过预赛选拔,最终12名同学从126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并参加决赛阶段的比赛。经过激烈竞争,机械工程系2011级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李艳同学摘取一等奖桂冠,机械工程系2010级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的尼龙,电力工程系2011级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张静荣获二等奖,许发扬等同学分获三等奖和优秀奖。

富士康(烟台)科技工业园为比赛冠名,并提供奖品。烟台富士康工业园区专理陈新友等观看学生演讲,并为获奖学生颁奖。学院就业处有关领导、各系部主管学生实习就业工作的领导出席演讲赛,近700名学生观看了比赛。

12名进入决赛的同学,声情并茂讲述了他们在寒暑假期间,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富士康等企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经历和收获。表达了对社会的认识、对职业的理解、对现代化企业岗位工作标准的认知。同学们普遍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进了对合格的职业人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认识,为自己成长成才积累了经验。
李艳同学在演讲中说:“到烟台富士康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收获了人生路上的第一桶金,用自己的劳动挣得了生活费。同时,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学会了节俭生活,珍惜父母的血汗钱。”李艳说,“谁说我们年少轻狂,经受不住暴雨的洗礼?我们这一代大学生也一样有富士康的竞争意识,也一样有不甘居人后的霸气!感谢学院和企业给了我们实践锻炼的机会,让我们思想成熟,让我们意志坚强,更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尼龙同学在演讲中指出:“当下,对求职者来讲,面试官最常问的就是:大学生?有实习、工作经验吗?没有的话,Go away!可见,用人单位不是训练场,他们需要的是有实践工作经验的熟手,一到企业就可以上岗,就可以创造财富,而不是让企业拿财富来培养你。而我们缺的就是实践经验。所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累工作经验才是王道。”
“社会实践让我学会了感恩。记得2010年寒假我们出发前,梅处长激励我们:到深圳不一定成功,但一定会成长!至今令我难忘。”“当我在雪花纷飞的烟台岁末,接到千里之外电话线那一端父母的牵挂和叮咛,我忽然明白了,即将踏入社会的我再也不能什么事都依靠父母,而我要做的就是对社会负责,对父母负责,对自己负责,要做个有责任心的人。作为儿子,长这么大,自己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应该为家承担些什么责任,倒是背负着父母的牵挂。寒假社会实践,让我学会了用自己的收获报答父母养育恩,让我明白了,男儿当承担家庭重任,报效家国……”机械工程系11级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许发扬同学用“感恩”“承担”“责任”表达了不少同学参加实践活动的感想。
最后,就业处处长梅胜利对社会实践活动作了总结,外语系副书记刘玉对12位选手的演讲进行了点评。
梅胜利指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完的一笔财富。“阅历+能力+学历=综合竞争力”、“让同学们零学费上大学”、“微笑迎接挑战,自信拥抱未来”、“关爱父母,尽一份家庭责任”是我们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回顾几年来的活动开展,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积极意义:有利于同学们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增强同学们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对自身成长产生紧迫感。通过社会实践,可以看到自身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学会客观地去认识和评价自我,逐渐摆正位置,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前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大大减少了学生在就业时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等情况的发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个人素养和心理承受能力,完善个性品质;有利于大学生把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锻炼实际动手的能力;有利于架起学校与社会沟通的桥梁;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待人接物、处理同事和领导的关系,协调工作、学习和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