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风采 >> 正文

聚焦震区变化:一路感受拥军情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04-24 [来源]: [浏览次数]:

昨晚(19日),记者随前往汶川增援的济南军区某红军师夜宿金川。天下大雨,几乎一夜无眠。今晨大雨骤停。帐篷外出现的一幕,让人心头一震。昨晚,部队在沙滩宿营,被金川县沙耳乡金盛院“农家乐”女经理秦远丽看到了。她立刻回家,发动8户邻居忙了一宿,今天一早就带着4辆车,给部队送来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因为付钱的事,部队干部费了老大的劲儿。地方驾驶员陈林对记者说:“部队越是不收钱,老百姓越是想表达个心情。”陈林是随“铁军”部队开进的地方车队经理助理。100多台军车上有许多来自成都市汽车运输集团公司的驾驶员。由于地形陌生、山路险峻,他们给来自中原地区的部队以很大帮助。陈林说,公司这次出动了24名驾驶员,从5月13日至今随部队执行任务已达几十次。这或许是战时跨区运输保障的一条路子。车队到达理县,许多村民站在路边,见到军车就送水果。有的大卡车车窗高,村民们就踮起脚尖把水果举过头顶,战士们不要,他们干脆扔进去。在理县米亚罗镇,突然出现了一个为官兵献哈达的仪式。组织这个仪式的米亚罗镇中学校长郭勇说:“我们希望用这种方式,为子弟兵壮行、祝福!”这时,旁边一位七八岁的小女孩抱着爸爸的腿说:“我不想让叔叔走。”他的父亲、一位名叫苏拉的藏族汉子说:“叔叔要去救灾啊。”苏拉搂住代理排长王金光的肩膀:“我家的房子全塌了,住的帐篷就是部队搭的。”经过近3天的紧急搬迁,到今天为止,汶川处于次生灾害威胁的受灾群众已转移7万多人,下一步安置群众的任务还很重。记者目睹了最后一批群众转移的过程。城东半山处的姜维城,传说是三国名将姜维的点兵台,是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地震后,一批群众到此暂居。但由于山体出现裂缝,不得不再次紧急撤离。济南军区某高炮团200多名官兵帮助他们抬着家具、抱着被褥,从山上搬家。一位82岁的羌族老太太舍不得她的猪,怎么也不愿走,政委汪立宏当即表示部队把猪买下来,老人终于点头答应。新的安置点在城西南8公里的青沙坪。260顶帐篷隐藏在茂密的枇杷林里。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枇杷,官兵们大汗淋漓,不摘一个。记者离开时,帐篷小学里传出孩子们清脆的声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清脆的童声,在滔滔岷江河畔回响着,格外动听。 (记者 李学勇 林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