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风采 >> 正文

我院积极探索校园网络育人工作新途径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04-24 [来源]: [浏览次数]:

我院贯彻中央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及教育部具体要求,通过拓展渠道、文化引领和加强队伍建设等多项举措,积极拓展网络育人工作新途径,培育“四有”好网民。

整合媒介资源,提升网络育人亲和力。积极推动校园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促进学校主页、新闻网、校报、官方微博微信等媒体的协同建设、资源共享,形成校园官方全媒体平台,扩大信息发布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重点建设官方微博、微信和“掌上平职”校园新媒体信息系统,结合学校实际,打造图文影音并茂、师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形式。

通过“招生就业网”“厚德网”等专题网站,形成集思想引领、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校园文化于一体的网络社区。成为广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在网上倾听学生的疑难困惑,传递师长的祝福和期待,勉励学生努力学习、健康成长,增进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升网络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

文化引领,增强网络育人互动性。打造一批网络品牌活动。为帮助学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以“明德书院”建设为平台,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掀起线上学习热潮。组织时政话题评论、人生奋斗感悟等主题论坛,引导学生在参与表达和情感互动中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以“戏曲进校园”活动为契机,学院与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文工团,平煤股份六矿合作,参与排演孝廉豫剧《薄太后》。计算机学院06级学生拍摄的“中国好班长:背上的同学情”等多个微视频在“梨视频”“中青在线”等网站发布,点击量逾万次,产生了良好影响。

强化队伍建设,突出网络育人全员性。建立专业教师、辅导员、思政教师和学生骨干组成的网络育人队伍。引导辅导员、思政教师队伍建立互联网思维,熟悉新媒体技术,鼓励他们借助微信、微博等平台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展开互动交流,疏导心理问题、解决学业困难。党委学工部、学生处、院团委指导学生会、网络促进会等团学组织,积极开展“我是中国好网民、传播青春正能量”签名等活动,倡导文明上网,积极培育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的校园“四有”好网民。(信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