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风采 >> 正文

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动手能力 美化学习环境 激发奋斗精神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04-24 [来源]: [浏览次数]:

公益劳动,是大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是塑成大学生品格的重要方法。

2012年10月以来,我院化工系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安排本系2012级新生5个班的学生进行公益劳动, 从10月底开始,化工系大一学生开始了这样的公益劳动。每天晚上都去教室打扫卫生,并且每天白天还不定时的去教室进行简单清扫维护。公益劳动以班组为单位,每班一个教室、每班分三组轮流进行打扫,同学们经过两个多月辛勤的劳动,保持了所管教室的黑板、桌椅、灯管、风扇、地面等洁净如新,整洁美观。

煤加二班第三小组,看到教室里的灯具、电扇上面有灰尘,就主动要求去打扫。他们从后勤处借来了梯子,同学站在梯子上擦拭,下面的同学都过来帮忙扶梯子,同学们不顾天气的寒冷,依然坚持用湿抹布擦拭日光灯、电扇。使它们保持原色,干净无尘。

环境一班第一小组,他们看到教室地面上的口香糖牢固的粘在地面,他们就从宿管管理员那里借来小铲子,就清除这些顽固的口香糖。由于工具并不充裕,每个班只有每天晚上轮流清理,最后他们几乎没有放过一块残留的口香糖。在打扫过程中,同学们的双手冻得通红,但是他们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通过公益劳动,同学们不仅提高了劳动技能,体会了劳动的快乐,同时也提高了思想品德认识。

———12级应用化工专业学生张樊说,公益劳动让我们亲身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劳动创造世界的真理,抵制了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

———12 级煤炭深加工与利用学生袁晨峰说,这是我们为周围的人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前在家做家务时总是偷懒,可是上公益劳动这门课的时候,大家在一起,为了完成一些简单而有意义的任务,几乎争先恐后,那种劲头可不是平常的做做家务。

———12级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学生步杰说公益劳动课能够为我们这些不常劳动、不太爱劳动的孩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劳动平台,使我们认识到劳动其实是一件很开心、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现在的任务虽然是以学习为重,但是“环境不好,何以学习好”。

———12级应用化工专业学生谢红帆说希望公益劳动课可以一直继续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它的意义,从中学会更多人生道理。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的内心也能得到升华;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自己的精神境界也能够得到净化。

洁净、优雅的环境促使人们产生好的心情,好的心情促使人们更好的工作、学习。这次活动不仅是使教室变得更加清洁,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用实际行动提高环保意识,传播“服务奉献”这种公益劳动精神,倡导更多的同学们积极参与进来美化我们的校园,同时锻炼自我,塑造自我,使每位同学成为一个敢于实践、具有优良品格、勤劳奋斗的新型大学生。

自2011年以来,根据学院要求,学院各专业人才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设置必修的公益劳动课程,一般要求三年内进行1-2周,每周26学时,1学分。这彰显了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特点,同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化工系各专业在校期间设置1周公益劳动,本学期化工系在教务处的支持下率先进行公益劳动教学尝试,取得较好效果。据悉,化工系将继续开展大学生公益劳动活动,并且逐步将其范围深入到室外卫生、寝室内务、校外服务、专项实践等方面,使这项工作逐步深化,成为化工系人才培养、素质教育的特色之一。(温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