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风采 >> 正文

我院2015年第四季度“十大好人好事”暨“善行义举榜”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04-24 [来源]: [浏览次数]:

编 者按:身边的人,真实的事。他们体现的都是“凡人善举”,所传递给我们的是中华民族“积德行善”的传统价值理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时代精神的写照。这些 “凡人”,平凡、善良、真实。让我们向“凡人”学习,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从能够做到的事情做起,把“善举”叠加,积小善为大善,进一步提升道德 的感召力量,共同构建美好的精神家园。

平职学院第四季度“十大好人好事”

1、背上的温暖

在我们的校园里,经常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在从宿舍楼到教学楼、实训楼的往返路上,几位男生推着一个坐轮椅的同学有说有笑的身影。平时,一名身高马大的男生背着一个同学上下课,或者去图书馆,旁边常常还会有其他同学“保驾护航”。这群男孩就是学院2015级计算机应用技术3班的韩冰、张庆威、张金科、陈昌浩、姚康等同学。而和他们形影不离的坐着轮椅的男孩,则是同班的同学王向东。王向东幼时因患病双腿致残,但他自强不息,通过顽强拼搏,2015年 高考后被我院录取。进入学院后,受到了学院多方面的关爱,但身体上的不便,王向东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很多困难。看到这些,以班长韩冰为首的几位同学自发成立 了帮扶小组,承担起了照顾王向东日常生活学习的任务。之后,韩冰等同学又加入了学院志愿者协会,成为了“王文强”志愿服务队成员,用爱心传递着青春正能 量!他们的事迹也被平顶山电视台、《平顶山日报》、《中国平煤神马报》等媒体报道。

2、冬日暖阳

入 冬以来,在校园里、宿舍中总可以看到一些同学利用课余时间三三两两的围坐在一起,没有嬉戏打闹,也没有谈笑风生,安静而忙碌的织着围巾,不时还有不会的同 学虚心请教编织技术。原来这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响应平顶山市志愿者协会的号召,在学院广大青年志愿者及团员学生中举行的“爱心围巾送山区”暖冬行动。活 动开展以来,市志愿者协会提供的毛线等编织物品被很快认领一空。学院众多学生积极参与,纷纷表示要把浓浓的爱意和关心编织进围巾里。化工学院护理专业6班的张珊、张康医、王迪三位同学,听说是为山区贫困儿童编织围巾,就牺牲了自己的课余时间,日夜赶工,赶织出5条围巾。活动开展期间,我院的同学们共编织110余条爱心围巾和110余个祝福卡送至市志愿者协会,在元旦之前给孩子们送到了手中,在寒冷的冬天为受助者送去春天般的温暖。

3、宿管阿姨的凡人小事

入冬以后,天气渐冷。学院公寓中心召集管理员开会,要求管理员对自己楼上的学生被褥情况进行排查,对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被子和褥子,以免学生受凉。这次会议之前,学院新2#楼的宿管阿姨们早已把30余套上届大三学生留下的被褥进行了拆洗、晾晒,缝好并送到了需要的学生手中。她们说“我们对孩子多一分关心,父母就能少一分担心。”日常工作中,新2#楼的阿姨们都无微不至地像妈妈一样照顾学生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宿管人员值班室里备有针线包、常用的药品。有的学生衣服破了,阿姨们帮忙缝补;有的学生被褥自己不会拆洗,阿姨们帮忙拆洗;有的学生生活费不够了,阿姨们借给孩子;有的孩子心情不好了,阿姨们帮忙疏导排解……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何法丽阿姨,看到楼上有一名学生身有残疾,手脚不灵便。坚持每天扶这名学生上、下楼,并时常帮他洗被罩、床单,尽可能地帮他多做一些事情。何法丽说“这些都没什么,都是应该的,遇上这样的事,哪个阿姨都会帮忙的。”

4、为了师生的安全

2015年11月23日晚,我市迎来今冬第一场雪。学院北大门受寒冷天气影响,造成路面结冰,凌云路上坡陡路滑。24日一大早,为了尽快清除积雪,保障从北大门进出的教职工生安全出行和道路畅通,保卫处组织十多名干部职工,手拿铁锹、扫帚等清扫工具,集中清扫北大门和凌云路上的积雪。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大家将学院北大门和凌云路上的冰雪清除干净。看到清理后干净的路面,一位上班路过的教职工对正在清雪的保卫人员说:“你们真是辛苦了,这么冷的天,一大早上就把这路上的积雪清扫这么干净,让我们安全出行,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5、“爱心驿站” 图书交换

日常学习生活中,同学们身边不看的剩余图书怎么处理?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爱心驿站”志愿服务队一直坚持的图书交换活动,不但把同学们手中不用的书籍重新变废为宝,而且有效的促进了同学们阅读习惯的养成。2015年11月4日—11日,“爱心驿站”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开展了以“知识传递,爱心接力”为主题的第七届图书交换活动。为开展好这次活动,“爱心驿站”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走宿舍,收‘废’书”,号召全院师生把自己闲置的书籍捐赠出来,供同学们相互交换,前期共收集了上千册图书。活动中,志愿者们还精心设计了图书卡片,作为爱心图书交换的媒介。以书换书,以书会友,为同学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读书平台。通过一对一交换形式,换取自己有用的书籍,达到延续图书价值,学习科学知识,传递爱心的目的。据统计,本次活动共有一千余册图书进行了交换。

6、荣誉背后

2015年10月27日,河南省教育厅下发教高〔2015〕929号文件“关于公布2015、2016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我院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教学团队”荣获省级教学团队。荣誉的背后,凝聚着团队建设成员的辛勤汗水。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任务下达后,时间紧、任务重,团队成员贠亚男、孙慧峰、黄靓、成兰、马超、李俊堂分工合作,加班加点,在每天完成教学、学生管理等常规工作后,连续两周每天加班至晚上10点。 因为是省教育厅第一年启用网上评审系统,资料要求全部整理为电子档上传。在上报的前一天晚上,因近千页电子文档体积过大,无法成功上传到评审系统,团队成 员贠亚男、孙慧峰、成兰等主动表示,哪怕通宵工作,也要解决掉难题。团队成员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实在困的不行了就把凳子拼起来眯一会,醒来接着干,经过 通宵努力,终于在天亮前成功完成了所有评审资料的上传,而团队成员接着又开始了新一天的日常教学和工作。

7、甘心付出为学生

邓斌,我院电力工程学院一名普通教师。2015年10月24 日晚上12点左右,2015级机电一体化13班一名学生突然身体疼痛难忍,正在学生宿舍楼值班的邓斌老师得知后,迅速将其送到校医院,经校医初步诊断后建议到市内医院通过仪器做进一步检查。邓斌老师立即带着学生到平顶山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经彩超检查后确诊为肾结石堵塞尿管引发剧烈疼痛,因治疗需要,医生建议到市内一所医院利用超声波马上碎石。邓斌老师又立即带着学生赶到该医院,联系值班医生安排碎石。经过一个小时的碎石治疗,学生疼痛缓解。在此期间,邓斌老师不辞辛苦,跑上跑下,并替学生支付了医药费。等学生病情稳定,邓斌老师回到学校后已经是凌晨四点左右。早上8点,几乎一夜未眠的邓斌老师又站在了讲台上。

8、源于爱的奉献

2016年元旦前夕,学院相关院部纷纷组织了迎新年晚会。而对于资源开发学院团总支、学生会的同学们来说,这次组织的元旦晚会特别有意义。筹备之初,他们就议定好要组织一场慈善元旦晚会,在新年之际为我市社会福利院的孤残儿童送去新年的祝福和温暖。2015年12月24日晚,资源开发学院慈善元旦晚会上,青年志愿者们通过门票收入和现场募集的方式,筹得善款680余元,全部用于购置孤残儿童所需生活用品。12月26日是休息日,资源开发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在该院团总支志工部组织带领下,购买了卫生纸、尿不湿、衣服、玩具、食品等生活物资,来到平顶山市社会福利院看望慰问孤残儿童,陪着孩子们一起玩耍,帮管理员照看年龄较小且行动不便的孩子,给他们送去了关爱和温暖。当天,平顶山晚报和平顶山电视台城市频道也对志愿者们的活动进行了现场采访。

9、关爱老人,从我做起

曲永志,我院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2014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曲永志这样认为,当代大学生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全面发展。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2015年11月,第一场冬雪来临,因担心下雪路滑,作为团总支志工部部长的他离开寝室,和几位同学一起来到离学校几公里远的北渡镇风兰敬老院,和那里的管理人员一起打扫院内的积雪,并为老人们配置好取暖用具。11月29日,他又组织带领20余 名学弟学妹来到敬老院,慰问那些孤寡老人,向他们嘘寒问暖,帮助他们打扫卫生,剪指甲,按摩,捶背,给他们送去一份关爱与温暖,让敬老院充满着爱的温馨。 曲永志同学表示,以后要在学习之余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关心照顾那些孤寡老人以及残疾人,他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社会就会变得无比精彩。

10、拾金不昧的好青年

韩彦锟,我院机械学院2014级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2015年10月6日,国庆节放假返校时,韩彦锟在学院门口发现一个黑色皮夹,捡起一看,里面有现金1500余元、3张 银行卡,还有身份证、驾照、电话缴费单等重要物品。对学生而言,面对壹仟余元现金,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但韩彦锟同学首先想到的是失主,失主丢了这么多钱还 有相关的重要证件,一定心急如焚,应该尽快找到失主,归还失物。他从钱夹中话费缴费单上查找到失主号码,试着依照上面的电话号码拨打了过去,很快联系上了 失主,并于当天下午将钱夹、现金及其它物品悉数归还。当失主拿回失物时非常感激,主动拿出部分现金表示感谢,但被韩彦锟婉言谢绝。

平职学院第四季度“善行义举榜”

(敬业奉献)

刘阳

2015年12月30日,我院2016“奋进平职”元旦晚会在五彩缤飞的灯光中,在对美好未来的共同期待中隆重拉开帷幕。晚会中,歌 舞《美猴迎春》、舞蹈《保卫黄河》大气恢宏的场面,激情四射的舞蹈动作和深沉、悲壮、激昂、雄浑的气势,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的完美结合,也将晚 会带入高潮,受到了在场师生的一致好评。尤其是舞蹈《保卫黄河》,在把师生思绪融入到节目中时,也让在场观众时刻牢记祖国惨痛的抗战历史,不忘国耻,热爱 祖国,珍惜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

作为这两个舞蹈的编排指导教师,在呈现精彩歌舞节目的背后,我院艺术学院教师刘阳内心五味杂陈。接到演出节目编排的任务后,为了准备好学院的元旦晚会节目,刘阳老师一连两个多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牺牲了大量业余时间。为编排好这两个舞蹈,刘阳从题材的选择,内容的确定,主题的提炼,结构的安排,直至最后的编舞和排练, 不遗余力,放弃很多个人事情,放弃了很多家人团聚的时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师生能看到高质量的精彩演出,刘阳吃住在学院,对节目的不足之 处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利用课余时间,她带领学生每天刻苦训练,一次又一次的起跳,导致多次肌肉拉伤;在重感冒的情况下,为了让最美的舞蹈呈献给师生,她始 终坚持在排演现场。元旦晚会上,刘阳和她的学生团队一起,用真情演出,呈现视觉盛宴的同时,诠释了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辛勤付出,终有收获。她编排指导的舞蹈《保卫黄河》在元旦晚会节目评比中获得第一名,歌舞《美猴迎春》也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

陈卫红

陈 卫红,我院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辅导员。他热爱岗位、关心学生,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将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精神很好的融入到本职 工作中。了解是教育的前提,为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爱好、脾气、特长、品行。每届新生入校时,他都准备一份《学生档案》,并且注意跟学生交流沟通, 他所带班级的每个学生他都聊过天。就这样他充分掌握了班级每个学生的情况。“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他尊重学生的个性,客观的面对学生之间的差异,平等对待性格有差别的学生,辩证看待成绩有悬殊的学生,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班级的大家庭内都有充分显示自我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辅导员的关注。

在学院大力推进“四进”“五个一”工程工作中,他针对学生特点,采取积极措施,从学习与纪律的重要性出发,用生动的案例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对暂时落后的同学,采取家长、任课老师、辅导员“三位一体”沟通跟踪方法,不断促进学生进步。通过开展技能竞赛、读书演讲、羽毛球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调动起来,自觉从寝室里走出来,到图书馆、运动场和实验室。他所带的班级,本学期出勤率达到99%,迟到率为0。为帮助学生创业,他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到教学和学生管理中,对有创业意向的同学针对性地帮助和指导,2015级工商的藏族学生扎代和来自山西的李佳同学,在他的引导下对创业产生了兴趣。学院大学生创业广场建成后,陈卫红帮助他们对项目进行了前期调研和策划,形成创业方案,并成功成立了“白哈达爱心洗衣房”,成为我院大学生创业园批准的第一个开业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