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风采 >> 正文

2015年第一季度“十大好人好事”暨“善行义举榜”揭晓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04-24 [来源]: [浏览次数]:

编者按:近期,由各党总支部、直属党支部推荐和初评,宣传部、文明办组织评选,我院2015年第一季度“十大好人好事”与“善行义举榜”入选人物揭晓。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在美丽温馨的平职校园,有些事情我们可能司空见惯,有些事情我们可能认为很小,但其中的瞬间,传递出的确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德,一种温暖和感动。在这里,谨向参评和入选的先进群体和好人致敬!

2015年第一季度“十大好人好事”

1、李二旭:千里奔波,一切为了学生

李二旭,资源开发学院老师。2015年4月18号上午,该院2012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李雪剑在开封进行毕业设计实习时,不小心被工地上的铁条划伤眼睛。在医院检查结果为右眼角膜裂伤,直接进行了手术。当李二旭老师得知李雪剑同学受伤的消息后,很是担心。汇报领导后,当天下午就请假坐车来到开封看望李雪剑同学,并带去了学院的慰问。医院里,李二旭老师详细询问了李雪剑同学的伤情,仔细嘱咐其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希望他早日康复。针对李雪剑同学的意外事故,李二旭老师返校后,第一时间联系保险公司和保险办理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沟通,确保李雪剑同学事后理赔工作的开展。期间,李二旭老师多次通过电话,询问李雪剑同学恢复情况,并叮嘱其做好后期治疗与复查。

2、王俊鹏:解急济难,甘做“雷锋”的好青年

2015年春节前夕,我院2014级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二班王俊鹏同学坐火车回老家。列车上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这时,一个孩子响亮的哭喊打破了车中的欢快气氛。一个小孩不小心被滚烫的开水烫到手臂。看到孩子手和手腕处的水泡。孩子的家人手忙脚乱的寻求着帮助。车上的乘务员得知消息,工作人员马上用列车上的喇叭告知旅客此时的情况,希望旅客如果自身有带药品的话,尽快过来帮忙。喊话之后并没有旅客拿药过来,孩子家人非常着急。此时王俊鹏想到在老家的表哥家离火车站不是太远,就立即给表哥打电话,让就近买些药膏和消炎药品过来,同时也把这件事告诉了那个孩子家人。火车到站了,治疗药物顺利地送上了车,涂到了孩子的伤口上,孩子停止了哭喊,孩子的家人一直表示感谢的同时,要拿出钱来酬谢,却被王俊鹏婉言谢绝了。常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如今,王俊鹏同学的行动,恰恰是“雷锋精神”的延续和发扬。

3、王玉红:让孩子们感觉到“家”的存在

今年学院单招工作中,学生公寓中心主9#楼负责近300名女生的接待住宿工作。接到任务后,作为管理员的王玉红,带领服务人员打扫房间,搬运被品,整理床铺,加班加点,按时、高效、高标准地完成了工作任务。由于住宿的都是外地市考生,王玉红担心有些学生对学校不熟悉,出去以后找不到“家”。就提前为学生制作了随身携带的“温馨提示”卡,卡片上写有服务电话和考生入住的房间号,极大方便了考生。从10日到13日,王玉红带领服务人员出板报、查人数、保洁打扫,经常忙到晚上11点多。11日晚,在清点考生人数时发现509、637宿舍各有一名学生发烧,服务员赶忙给她们加盖被子,悉心照料。13日从凌晨两点多陆续就有考生需要坐车走,送走一个个考生,王玉红一夜几乎没有合眼。

4、张黎英:忘我工作的大忙人

作为学院校产总公司服装厂的一名管理人员,张黎英经常加班加点,有时连续几十天不休节假日已司空见惯。服装厂所接的外贸合同有时交货时间要求很紧,但每一次她都积极组织、科学调配,在完成学院工作的同时,没有耽误一次外贸合同的交货时间,受到用户称赞和好评,提高了学院服装厂的信誉度。在今年单招学生及家长的接待住宿被品配备上,张黎英同志接到任务后,当天就到外地进料,把好进料关,随车回来后马上带领车间同志加班加点工作,仅用了两天时间就完成了500床的被品配备工作,按要求提前完成了任务。有时看似平凡的工作,但有了那一份责任的担当,会让我们从中体味到的是感动。

5、电力工程学院志愿服务队:奉献爱心,传递正能量

2015年4月2日,电力工程学院参加了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志愿者服务活动,该院派出的志愿者服务队根据擅长的技能,开设了家用电器维修、心理咨询、爱心捐助、法律援助等服务项目。服务过程中,志愿者主动的上门维修居民的家用电器;为一些家庭中行动不便的患者上门服务;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帮助居民解决一些法律方面的困扰等等,用大爱之心和温暖之手回报社会。

6、技工学校团总支:架起爱心桥梁

行走在美丽的校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一是捡到东西不知往哪儿送,二是丢了东西不知到哪儿找。大家往往自发地将捡拾到的钱物交到班主任办公室、学生会团总支办公室、广播站等部门,或是自己主动发布招领启事,但有时并不能及时、有效地联系到失主。为了在校园中大力弘扬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让捡到财物者有可送的处所,让丢失财物者有寻回的希望,技工学校团总支专门设立了“失物招领处”。张雷、李高振、潘栋梁等老师和学生,认真负责,失物认领,准确无误。自开建以来,先后成功为数十名同学找到钱包、钥匙、饭卡、身份证等物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小小的“失物招领处”带给我们的是平凡的感动。

7、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计算机维修小组:尽己所能,服务师生

由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的同学们自发组成的计算机维修团队成立于2005年,一届届传承下来“发挥专业特色,爱心维修电脑,提高实战技能,服务全院师生”的服务理念,使他们做到了凡是全院师生计算机出现问题,就有求必应,义务进行维修。长期以来,计算机维修小组的成员经常活跃在校园内,随时随地解决老师及同学们的难题,也有很多同学主动来询问关于故障方面的知识。他们定期设置在升旗广场上的服务台,一群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总是忙着为需要帮助的师生登记。更多的时候,他们会在服务台完成分工。一部分人继续值班为同学们服务,一部分同学携带工具,按照电脑报修登记薄上的名单和事先已经联系好的约定,分别奔赴学院各个地方,义务为全院师生做好计算机维修维护服务。

8、南大门安保服务岗:认真负责的“外人”

学院南大门安保服务岗,三班6名保安队员,工作认真负责,敢于严格管理,多次受到领导好评。特别是学院矿山机电综合实训大楼开工建设以来,在各种施工车辆、送货车辆及外来办事车辆急剧增多的情况下,南大门安保服务岗的工作量增大,但该岗点保安队员,不讲条件,克服困难,在加强车辆管理、严格门卫管理、维护大门口秩序、校园重大活动、热情服务师生和处置突发事件中,能够严格管理,认真负责,积极维护校园门卫秩序,服务师生,保持了学院南大门及周边安全,维护了校园良好秩序。南大门保安,是一个认真负责、团结和谐、领导放心的集体,李兴旺、孙秋凤、刘山林、李水、王冠军、肖新民6名队员中,有5人次荣获学院和保卫处优秀外聘员工称号。

9、物业公司水电队:敬业奉献的“红管家”

2015年1月23日,学院的学生已经离校开始放寒假,物业公司组织相关人员在关闭供水系统进行例检时,发现供水总表出现异常,每天的用水量不减反增。于是,水电队队长李现昌和班长张李波马上带领人员对全院供水管道进行认真排查。经排查发现分别在9号宿舍楼、图书楼、院士楼等3个部位,接近排污管道处,由于主供水管道腐蚀,漏水严重。从1月30日起,水电队全体人员放弃假期,全部参加抢修。在寒冷的天气里经过16天艰苦奋战,共更换供水管道450米,终于在2月15日,也就是农历腊月廿七,把漏水的管道全部更换完毕,确保了开学前的正常供水,同时也挽回经济损失2万余元。维护工作一结束,水电队的同志们说“这下,可以过个放心年了”。

10、网络教育学院教学科:为了学员,我们甘愿无私付出

网络教育学院教学科共5人,承担着网络中技教育3000余人,工学结合大专1000余人的教学管理工作。为满足教学需要,2015年1月网络教育学院为了使新设备尽快投入新学期教学工作,从1月29日直到3月6日,教学科全体员工春节假期中,在周昕老师的带领下仅仅休息一周时间就匆忙赶到学校,投入到新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中。有时为了赶工期,设备货到后,教学科的同志配合技术人员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钟。期间,一个个软件的安装,一个个镜头的定位,一个个麦克的试音,保证了新设备如期投入使用。立足岗位,严细管理,务实创新,他们以优良的作风赢得了企业及学员的称赞。

第一季度“善行义举榜”入选人物

史万才

他是一名中共党员,在98洪灾、汶川地震、云南地震等危难时刻,他都积极向灾区捐款。对待同事,史万才经常说,我们几百里、几千里为了工作走到一起,本身就是一种缘分,在一起就要好好相处,相互帮助。史万才是优秀辅导员,从教以来经常资助学生钱物,可从不求回报。他常说做教师一定要好好工作,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家长,对得起学校,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待家庭,他尽到为子为婿为夫为父的责任,经济上常接济补贴亲戚朋友,但他对自己却很苛刻,除了棉衣外,自己买的衣服和鞋子从来都没有超过100元。

史万才,我院电力工程学院一名普通的教师。他下过井、做过技术员,最终走上大学的讲台。认识他的人都说他这个人性格随和、吃苦耐劳,是个有责任的人,是个乐意助人好人。

李栋梁

古人云:为子女者,孝行第一。他的父母亲在农村,常年身体不好。在收、种季节,他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回家帮助他们。父亲不在后,他在生活上尽量满足母亲需要,隔三差五带上全家回家看望母亲,给她精神上的慰藉。每当母亲生病时,他悉心照顾。在他的影响下,孩子们也特别孝敬老人。如今他的母亲过着幸福的生活,村子里不少人羡慕他母亲。

2011年,他的妻子突然脑出血,病情十分危急,他想尽一切办法为妻子医治。四处求人的时候,有很多好心人劝他,别努力了,脑出血就是手术成功,后遗症也是很麻烦的。但他不离不弃,多方筹借了23万多元手术款使得手术成功实施。术后,妻子还是留下后遗症,连平常的家务都不能做。但他还是一如既往的照顾她,关心她。他始终坚信,有她在,我们全家很温暖,很幸福。

他就是我院电力工程学院一名普通的教师,李栋梁。一个孝老爱亲,夫妻恩爱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