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
第十五期(总第354期)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明办 2020年8月15日
我校受邀参加职业教育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研讨会
7月31日,由教育部主办的职业教育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研讨会在国家开放大学召开,京外代表以远程视频方式参会,我校作为煤炭院校代表受邀参加视频会议,会议由教育部职成司副司长谢俐主持。
会上,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荆德刚致辞,他表示了对国家开放大学深入融入未来职业教育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王扬南从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的发展历史、修订原则、作用成效等对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做了介绍;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介绍了以职教理念推动专业转型,促进本科专科专业对接的思考和想法;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冯旭介绍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及人才培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政企培训与认证部校企合作总监闫建刚介绍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趋势下的人才培养趋势;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发表讲话,从教育部层面,着重介绍了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的现实背景,重要意义及主要举措,并对专业升级与数字改造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各职业院校要紧跟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发展需要,突出技术技能人才关键,全面做好各项工作。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原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作了题为《新经济 新技术 新职业 新专业》的主旨报告,鲁会长新经济的形态、新经济的特征、新业态新模式对我国进入新经济时代进行了深入分析,从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详细阐述了新技术的发展方向,从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对未来发展新职业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围绕未来新职业发展,提出了未来职业教育新专业设置及传统专业改造升级的科学思考。她表示,在以人工智能为技术路径的数字经济时代,新经济、新形态、新时代对人力资本提出了新的要求,宏观院要立足宏观,跳出教育整合多个学科研究教育问题,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鲁会长强调指出,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民之大计,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类型担当的职业教育,新时代要在理念认识、目标定位、体系建构、产教科融合、经费投入、师资队伍等方面实现突破,使职业教育更好适应数字经济、服务数字经济,更好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
会后,校长李树伟当即召开会议,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要求,一是要充分认识到此次研讨会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学校作为煤炭院校代表参加会议,要全面学习研究会议精神,及时召开学校专业升级及数字化改造专题研讨会;二是要科学规划,全面做好专业建设及升级改造工作。职教20条实施一年多来,众多利好举措落实落地,专业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要认真分析学校当前专业建设现状,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更好服务行业发展。
校领导王任远、张立方、刘翱翔及教务处、学生处、科研处、宣传部、各院部负责人参加会议。
(供稿/宣传部 撰稿 摄影 编审/尚英杰 审核/宋婷婷)
学校纪委组织召开以案促改工作推进会
为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高校工委、教育厅党组《关于在教育系统集中开展以案促改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工作部署,巩固深化2017年以来我校以案促改工作成效,强化对权力监督制约,持续净化校园政治生态,8月3日上午,学校在办公楼二楼东召开2020年以案促改工作推进会。学校纪委副书记、监察审计处处长李慧超主持会议并讲话,各二级学院党组织负责人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李慧超详细解读了《学校集中以案促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并从警示教育、查摆剖析、整改问题、建章立制等方面对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工作做了具体安排部署。会议要求各单位严格按照方案规定的时间节点和方法步骤,扎实认真开展以案促改工作,深入剖析查摆,列出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对关键环节严格把关,坚持“四个决不放过”。针对实际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形成有效管用的体制机制,把集中开展以案促改作为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有力抓手。
据悉,为确保学校以案促改形成常态、取得长效。学校纪委将切实履行监督责任,协助党委抓好落实,做好以案促改工作的督察督办。同时,把以案促改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和述职述廉内容,杜绝消极应付、敷衍塞责,确保以案促改工作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供稿/纪委 撰稿/李佳奕 摄影 编审/尚英杰 审核/宋婷婷)
我校召开全国文明校园迎评动员会
8月3日上午,我校全国文明校园迎评动员会在办公楼二楼东会议室召开。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宋伟毅、总法律顾问、宣传部部长李金磊,机关各处室、各教学院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上,宋伟毅指出,自06年学校成为全国文明单位建设单位以来,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已升华为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内涵发展、提高校园文明的一项重要举措,深深的植根于教职工的日常生活当中。他强调,今年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已经启动,此项工作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声誉,更是关系到每一位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他要求,一要强化领导,统筹协调。创建全国文明校园领导小组要切实发挥好总牵头、总协调、总督导的职责作用,认真研究测评体系。各部门、系部要积极配合,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协同作战、合力攻坚。二要广泛动员,营造氛围。各单位要广泛动员,形成人人关心创建、人人支持创建、人人为创建做贡献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广大党员要站在创建工作的最前线,树立旗帜,团结广大教职工做好迎评各项准备工作。三要明确责任,落实奖惩。各单位要认真对照测评指标,制定出本单位落实的工作方案,确保每项工作明确责任专人、明确完成时限,学校将把创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年度考核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最后,李金磊对照《2020全国高校文明校园测评细则》文件,对接下来全国文明校园迎评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
(供稿/宣传部 撰稿 摄影 编审/尚英杰 审核/宋婷婷)
我校选手在集团“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进基层”理论宣讲大赛和“学习强国”答题挑战赛中获奖
为继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走深走细走实,全面展示广大干部职工深入贯彻新思想、认真落实“六个坚持”“四个必须”的生动实践,集团于近日组织了“学习强国”万人答题挑战赛、“助力四项工程 推动高质量发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进基层理论宣讲大赛,并对大赛中涌现出的优秀选手进行了表彰。
我校推选的3名选手均获奖并受到集团表彰。夏焱、孙冰通过日常学习积累,在集团“学习强国”答题挑战赛中取得了好成绩;冯泽星以“我是党员,我先上!”为题,在集团“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进基层”宣讲大赛中,倾情讲述了疫情期间因公殉职的余斌同志感人事迹。
在参加集团大赛前,我校精心组织开展了“豫学习 豫出彩”第二届“学习强国”答题挑战赛和“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进基层”宣讲人选送活动。通过比赛活动的开展,使全校党员干部教职工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增强了勇于担当和善于作为意识,为学校高质量转型发展凝聚了强大精神力量。
(供稿/宣传部 图片 撰稿/程慧洁 编审/尚英杰 审核/宋婷婷)
我校与河南平煤神马聚碳材料公司举行产教对接人才培养座谈会
8月3日下午,河南平煤神马聚碳材料公司总经理刘武松一行五人来访我校,就新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召开座谈会。校长李树伟,副校长张立方,尼龙化工学院、安全培训中心、教务处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会。
会上,刘武松总经理介绍详细了聚碳材料公司项目目前的建设情况。他表示,自今年3月份开始,公司10万吨聚碳酸酯、13万吨双酚A项目已全面启动,计划2021年9月正式投产。日前,公司已招聘100余名学生委托学校进行三个多月的化工专业理论、实操培训,整体效果良好,对学校为企业发展提供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李树伟对刘武松总经理一行冒着酷暑来校回访和洽谈表示欢迎。他指出,为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为化工企业定向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到人才与企业无缝对接、零距离上岗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计划与聚碳材料公司合作开展实施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学员在我校化工及相关专业学生中择优选取,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培养,学校为学生安排导师、企业为学生安排师傅。他表示,这种模式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技术技能型创新型人才,更是实现化工专业学生高质量就业,贴合高职教育改革目标,使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企业得到满意人才的关键一步,对落实集团公司提出的“百千万”工程,有着重要的现实和实际意义。
双方针对校企深度合作、联合培养、双元育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探讨,对新型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达成了一致的合作意见。本次合作是我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创新办学模式的重要探索,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产教融合奠定了良好基础。
会后,在副校长张立方的陪同下,刘武松一行又在学校办公楼二楼会议室参加了聚碳材料公司学员代表座谈会,刘武松详细了解了学员在校学习情况,并就学员学习情况提出了具体要求。
(供稿/尼龙化工学院 撰稿/张璐 摄影 编审/尚英杰 审核/宋婷婷)
我校组织2020年应征入伍大学生参加体检
为提升兵员质量,做好大学生应征入伍相关工作,按照湛河区武装部具体征兵安排,8月9日,学校组织今年应征报名的90余名大学生在湛河区人民医院进行了体检。
本次体检采取封闭式管理,医务人员按照国家征兵体检各项标准,从内外科、心电图、超声、放射、检验、五官等方面,认真细致开展体检工作,严把征兵体检质量关,严格组织纪律,严格执行“谁体检、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做到体检结果准确,确保征兵体检工作顺利完成。
据悉,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征兵工作,要求相关部门提前全面筹划,加强组织协调。同时,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入伍咨询微信群、专线电话咨询、印发宣传、制作征兵宣传排版等方式进行多渠道、全方位征兵宣传活动。在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下,我校共有96名大学生踊跃报名参军入伍,立志携笔从戎,投身国防事业。
(供稿/武装保卫处 摄影/高新民 撰稿/王军杰 编审/尚英杰 审核/宋婷婷)
我校组织学习收看集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课”
8月12日下午,我校在办公楼二楼东会议室组织收看集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课”(视频)会议。校领导班子成员、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共同学习收看。
会上,大家通过视频学习了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张友谊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
集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代表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论述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实现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进行研讨发言。
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毛主持会议并带头作研讨发言。他指出,作为特大型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带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职工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带领企业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当前,集团高质量转型发展已经进入非常关键的攻坚期,必须认清形势,把握机遇,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一是把准未来发展方向,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二是坚定改革信心决心,不断激发动力活力。三是发挥第一动力作用,积蓄创新驱动势能,聚焦聚力“六个一批”,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建成世界一流的创新型企业。四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党建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转型发展高质量。
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杜波在研讨发言中指出,实现转型发展高质量必须做到定位准确、目标明确,做到安全发展高质量,做到经济运行高质量,做到产业转型高质量,做到改革创新高质量,做到共建共享高质量。只有这些工作都实现了高质量,创出了新局面,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要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政府国资委的坚强领导下,持续深化“六个坚持”,奋力提升质量效益,扎实干出一番业绩,以实际行动谱写集团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篇章,为中部崛起、中原出彩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集团基层单位党委(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代表通过视频连线形式作研讨发言。
省政府国资委党委巡听旁听小组副组长、宣传教育处处长曹红作总结点评时,对集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课”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她指出,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党委历来重视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坚持理论学习与企业实际相结合。此次学习研讨准备充分,确保了学习质量。坚持学以致用,大家的发言既有深刻的学习体会和认识,又有联系企业发展实际的认真思考。方法灵活,进一步创新的学习方式,既提高了理论学习的实效性,又增强了理论学习的互动性,取得了明显成效。
曹红强调,希望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党委持之以恒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以更加长远的战略眼光,正确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抓住“六稳”“六保”重大政策机遇,把握“保”“稳”“进”“蓄”四个方面,以国企使命扛起重任,为赢得大战大考提供坚实保障;以国企担当率先出征,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挥引领作用;以国企力量精准发力,为全省经济企稳回升蓄势能、强支撑,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李毛就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政府国资委党委巡听旁听小组要求,集中力量推动集团高质量转型发展强调,要以坚定的信念支撑高质量转型发展,以宏大的视野引领高质量转型发展,以充足的干劲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身处高质量转型发展非常关键的攻坚期,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省政府国资委党委的大力支持下,锤炼本领、担当奋进,以实干实绩实效,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增光添彩。
我校参会人员专心聆听“示范课”,认真笔记,积极思考,并在会议结束后交流讨论,纷纷表示要以这次“示范课”为契机,按照上级党委学习安排,结合自身学习工作,积极查漏补缺,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方法,主动发挥“关键少数”的表率示范作用,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运用到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有效助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供稿/宣传部 撰稿/程慧洁 摄影 编审/尚英杰 审核/宋婷婷)
我校召开校园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培训会
为进一步扎实推进学校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8月11日下午,我校在图书馆报告厅召开了校园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培训会。会议特邀河南省化工行业安全管理专家,河南神马氯碱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刘红民来校培训指导。纪委书记李清锋出席主持会议并讲话。学校各部门党政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实验实训室安全管理员、保卫处全体人员及软件公司管理技术人员代表等16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就此次培训工作李清锋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视,全面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将安全培训学习提高到使命担当上来;二是要强化责任担当,全员主动作为,各部门负责人作为部门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担起本部门双重预防工作职责,带头全力推进培训学习和体系建设;三是要端正学习态度,严肃培训纪律,珍惜培训机会,变“要我学”为“为我学”,积极主动参与此次安全培训学习;四是要坚持学以致用,注重培训实效,要进一步将安全知识转化为安全管理能力,全面保障培训学习的成效。
随后,刘红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践经验,分别就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背景、构成、流程、重点概念术语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解析,并根据当前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中存在的误区,提出了在校园安全管理中要培养以人为中心的预防意识、培养高校安全的社会窗口预防意识、培养综合联动的预防意识、培养风险和隐患的动态预防意识、培养师生全员参与的集体安全意识。同时,刘红民就我校目前正在开展的风险点排查和危险源辨识及风险等级划分工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为我校下一步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理清了思路。
最后,李清锋做总结讲话,他指出,高校安全工作十分重要,高校建设双重预防体系意义重大,全校各单位在本次培训结束后,要及时召开本单位内部培训会,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学校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文件、原理和相关要求,提高全员双重预防体系参与度和驾驭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本单位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问卷调研和全员职工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试卷答题工作,进而全面提高我校教职工的安全综合素质,为我校安全管控能力水平的提升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供稿/武装保卫处 摄影/高新民 撰稿/陈景伟 编审/尚英杰 审核/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