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
第六期(总第249期)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明办2016年3月25日
“弘扬雷锋精神,共建美丽平职”
——记我院青年志愿者雷锋月志愿服务活动花絮之二
随着我院“学雷锋活动月”系列活动的深入开展, “雷锋精神”如缕缕春风,吹遍了学院的每个角落……
2016年3月12日,我院青年志愿者们参加了由团市委、集团公司团委举办的爱心义务植树活动,为初春的鹰城大地播撒新绿。植树现场,一派热火的繁忙景象。志愿者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劳动之中,干劲十足地将挖坑、栽种、填土、浇灌每道工序做的一丝不苟。经过一番热火朝天地劳动,植树株数多达50余棵,一颗颗树苗矗立在山上、迎风挺立,把一片荒山装点得生机盎然。此次活动不但锻炼了志愿者们的团结协作意识,也为社会各界和广大青年团员树立“植绿、爱绿、护绿”的生态文明观念营造良好氛围。
2016年3月13日,我院“旭日春蕾”志愿服务队来到贾庄市残联开展以“弘扬志愿精神、关爱特殊儿童”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送上了为孩子们准备的小礼品,开始给孩子们共同游戏,随后又把孤儿院室内卫生做了进一步的打扫,几个小时下来,屋子里的欢笑声不绝于耳。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容时,志愿者们也感到真心的欣慰。
2016年3月16日,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爱心驿站”志愿服务又开始了在一号、二号教学楼大厅的校园茶水供应活动。每天早课前志愿者都会把开水打好,以便广大师生喝到暖心的热水,每瓶热水都是志愿者们的一份爱心,通过微不足道的付出,不仅让志愿者从付出中收获快乐,也让广大师生们收获了温暖,感受到了平职大家庭的温馨。
“雷锋精神”永驻人们心中,随着“学雷锋风尚月”活动的开展,志愿者深深地体会到了奉献精神的乐趣。“我们将会开展更多的志愿服务活动,吸引更多的同学们参与到其中,让校园处处充满正能量。”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胡蛟龙同学说道。(许培)
平职学院首开国学应用班,66名弟子着传统汉服行拜师礼
2016年3月14日上午10时,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首届国学应用班在该校升旗广场隆重举行开班典礼。从该校资源开发学院和机械工程学院2015级学生中选拔出的66名“弟子”身着传统汉服,向老师行拜师礼仪。学院院长任文杰和学院在家领导出席典礼。
在偌大的广场,数百名师生来宾,见证了典礼的整个过程。典礼过程由老师为学生正衣冠开始,贯穿入学堂、拜孔像、拜恩师、净心净手、敬献戒尺、击鼓明智等几个环节,最后,以师生诵读国学名篇《大学》而结束。典礼过程环节相扣、解说精当,立意上遵传统启学规制而多有创新,营造出礼学、敬贤,尊师、崇教等庄重氛围,其过程本身也是对学生的一种熏陶和教育。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任文杰出席典礼并祝词。
致辞说:“同学们,中国文化的灵魂,源于修之身。也就是说,中国文化,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我们如何以我们的生命,以我们的身体和心灵,去格物而致知,乃至于知至,由修身而身修,以心灵和身体去体悟宇宙,“心感体悟”万事万物,这是我们觉悟的开始,也是真知灼见生发的起点。”
他希望国学应用班的同学们,以继承和弘扬传统国学经典,培养人文情怀与社会责任感为念,以学习传统国学文化精髓为本,以运用修行品质为重,努力做到孝亲、尊师,重友,做到知行合一,修己安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认真甄别,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健康、教人为善的优秀部分继承并发扬光大,把属于封建残余、时代糟粕的部分加以科学的批判。正确的吸收与继承是深入学习的前提和关键。领会爱国主义的精神实质,把个人成长与中华复兴有机结合。牢记我院校训的深刻内涵,把我院精神贯穿到成长过程的每一环节。努力把自己锻造成为德业双修的学习型、员工型、全面发展型“三型”技术技能人才。
2015级机械学院机电一体化学生付亚明家长付建忠在典礼仪式上发言。
承担“国学运用班”教学任务的该院文化教育部主任邱燕介绍,首届66名学生,是从2015级学生中选拔出来的,都对国学有深厚的兴趣,以后,循例每年都会开设,并考虑适当增加学生数量。开办“国学运用班”是按照学院“立德树人”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教学的要求,丰富教学活动而安排的。主要是通过对国学经典的学习研修,引导学生明德明理,向学向善,行循规、懂是非,改变高职生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不良行为倾向,探索立德树人的新途径。
据该校教务处负责人介绍,为支持办好国学运用班,他们从全校范围内选拔组成以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会理事杨鸿杰博士为首的优秀教师团队,精心设计了以儒家、道家、佛教、《易经》、国学礼仪等模块为主的教学内容,并制定了十个方面严格的学习、修行班规。根据规定,国学班学生在不改变其正常的专业学习的同时,集中周六一天的时间,对其进行国学内容教学和修炼。在教学方式上,着重围绕提升学生国学修养和运用而展开,既重国学知识、更突出方法和实际操作。
“参加国学班,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我要好好把握这次学习机会,去打开心灵的窗户,去叩问生命的意义,去探寻人生之路该如何把握,去寻找我们来时的路……”资源开发学院2015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王海伟身着一身汉服说。
据了解,针对高职生开办国学运用班,在同类院校中尚不多见,在平顶山地区的高校中属首家。(裴朝阳)
我院国学应用班开班典礼受关注
【编者按】静观古今中外,凡善为贾者,其识必广;凡善取利者,其智亦高。商以智为本,而智以人为枢,故欲战略领先者,必先修一国之学,运用国学之智慧达到善思、善行的至高境界。
2016年3月14日,我院举办首届国学应用班开班典礼,66名身着汉服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入学堂、拜孔像、拜恩师、净心净手、敬献戒尺、击鼓明智,以师生诵读国学名篇《大学》而结束。典礼过程环节相扣、解说精当,立意上遵传统启学规制而多有创新,营造出礼学、敬贤,尊师、崇教等庄重氛围,其过程本身也是对学生的一种熏陶和教育,得到许多媒体关注,微信浏览量一天的时间就达到2000多人。
我院国学班立足国学经典与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志趣与潜质,指导学生感悟文明精华,提升审美品位,陶冶涵养性情,追求和谐生活相结合,力争将我院学生培养成为德业双修的“三型人才”,进而在全院营造出“人人学国学、人人讲国学、人人诵国学”的浓厚氛围,形成开展国学教育的合力,聚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能量。
河南日报:http://www.henandaily.cn/2014/2474/103869404/index.html
平顶山日报:http://epaper.pdsxww.com/pdsrb/html/2016-03/15/content_74186.htm
平顶山晚报:http://www.pdsxww.com/news/2016-03/15/content_2756497.htm
“明德讲坛”系列讲座之“技术标兵”报告会
2016年3月15日,平职学院“明德讲坛”迎来了新学期首场报告会。我院2012届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优秀毕业生、“郑州市2015年度技术标兵”王文龙带着满满的感恩与祝福回到母校,与大家分享他的成长经历,和学弟学妹们交流学习与生活。
王文龙于2012年7月学院夏季毕业生招聘会上应聘至郑州旭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所在的岗位是维修机械包机人。去年底他取得了机修钳工国家二级技师资格证书,在郑州市第十届职工技术运动大赛中表现优秀并获得郑州市工会和公司的奖励,也因此晋升为公司主管技术员,受到中央电视台和河南卫视的特邀采访。
报告会上,王文龙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和感受,用朴实无华的语言,鲜活生动的事例,分享了他这四年来的成长。“四年的工作经历告诉我:为人要谦虚要实干,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注重细节高效率的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同学们积极互动,气氛热烈获益良多。(毛素文)
平顶山日报:宿管中心的阿姨们为9000多名学生撑起一个“家”
衣服破了,请阿姨帮忙修补;心里烦了,找阿姨倾诉;学习累了,参加公寓中心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在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宿管中心的宿管人员让9000多名学生们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馨和亲人般的温暖。该学院学生公寓管理中心(简称公寓中心)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使宿舍不仅是学生的学习、休息之地,还成为德育教育的“第二课堂”。
严格管理,阿姨们都是“多面手”
平职学院公寓中心的宿管阿姨们不仅承担着保洁工作、楼门值班等工作,每个人还能说会写,且都有一双慧眼。只要陌生人走近楼门,她们一眼就能认出,闲杂人员休想“混”入宿舍楼。宿管阿姨们能够成为“多面手”,得益于该学院严格、规范的管理。
3月21日,该学院公寓中心主任张焱介绍,该中心宿管人员90%是外聘的农民工,为让她们胜任工作,为全院学生提供称职、温馨的服务,公寓中心采用了多种方式对她们进行规章制度、服务礼仪、劳动技能等培训,并举办劳动技能大赛、“慧眼识字”比赛、知识竞答等活动考查培训结果。
多年来,公寓中心始终坚持每周一管理员工作例会制度,坚持对职工开展全方位的业务知识、服务礼仪培训。2014年下半年至今,公寓中心对职工持续、系统地开展了《责任胜于能力》一书的培训及学习,使职工服务更加文明、规范。
公寓中心还要求宿舍管理员学期初有工作规划,学期末有工作总结;每月必须写月末总结,每周写两篇不少于300字的学习心得,并把写作情况作为年终考评项目,占考评总分的20%。此外,每学期开学前邀请学工部部长、卫生所大夫、保卫处负责人举办针对性比较强的讲座,让每位职工掌握一些工作中必需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职工素质明显提高,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爱岗敬业,给学生一个温馨的家
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做学院的好职工,做学生的好“妈妈”,这是平职学院宿管人员的真实写照。
每个公寓楼值班室都备有针线包、常用药品。哪个孩子的衣服脏了,宿管人员为他洗;有些孩子不会自己拆洗被褥,宿管人员帮着拆洗并缝好;有的孩子生病了,宿管人员陪他看医生,端水喂药,并从家里做好饭带过来;对于身有残疾、行动不便的孩子,宿管人员帮他打理日常生活……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只要学生有困难,宿管人员能帮的一定帮,不能帮的想方设法也要帮。
“阿姨不仅关心我们的生活,还关心我们的心理状态。谁有了心事儿,她准能看出来,然后主动聊天,安慰我们、鼓励我们……”该学院毕业生霍妍妍到郑州工作后,还念念不忘9号楼的宿管人员王玉红,称赞她是一位热心、善良的好阿姨。
2011级毕业生、来自青海的巴文虎上学期间手臂受伤,宿管阿姨丁雪花为他敷药、洗衣等,像妈妈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巴文虎感激不尽,去年,他千里迢迢赶回来看望丁雪花,一见面就给了丁雪花一个大大的拥抱……
“阿姨这个称呼,是学校师生对宿管人员的尊称,更是对她们每个人的认可。”张焱说,这些年,公寓中心先后涌现出“雷锋妈妈”魏秀芝、丁雪花等先进典型。
张焱拿出公寓联合会主办的内部刊物《我爱我家》。这本只有十几页的简易杂志创刊于2013年3月,有公寓信息、明星闪耀、阿姨随笔、板报摘录和征文选登等几个栏目,详细记载了宿管阿姨们的工作情况。记者翻了翻,深深地感受到宿管人员工作的繁琐,同时也深深地被她们敬业的工作态度感染了。
张焱说,宿管人员不仅承担着学生公寓的管理、卫生清扫工作,更是为学生提供着“诚心、真心、爱心、细心、温馨”的服务工作,可以说每位职工都是视生如子的好“妈妈”。在2015年河南省教育厅开展的“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师德主题征文活动中,公寓中心由各位管理员“妈妈”的工作日记连缀而成的《一篇特殊的征文》荣获了一等奖。
润物无声,打造德育“第二课堂”
3月10日,由平职学院公寓联合会举办的第五届公寓文化节拉开帷幕,篮球比赛等文体活动为学生的课余生活增添了别样色彩。同时,公寓联合会还启动了“读书启迪智慧智慧滋养心灵”读书活动,并将举办读后感评选、演讲等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张焱说,学生公寓既是学生休息的场所,还是进行德育的“第二课堂”。近年来,公寓中心依托公寓联合会这个学生自治组织,通过定期出版《我爱我家》、举办公寓文化节、星级寝室评比等活动,寓教于乐,持续进行养成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让公寓真正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公寓中心还设立24小时服务电话,设立服务点,积极开展星级寝室评选活动,调动学生整理内务的积极性和自律性……通过一系列措施,各公寓楼逐渐形成了层层争文明、室室争先进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生活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环境。平职学院学生公寓管理中心连续8年获得中平能化集团“文明窗口”单位荣誉称号,新苑1号学生公寓保持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张焱连续多次获得学院“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今年,公寓中心获得了“平顶山市五一巾帼奖”,得到了市总工会颁发的“工人先锋号”匾牌。(本报记者邢晓蕊 图片:赵玉坤)
转自《平顶山日报》2016年3月22日版
学院领导深入一线调研指导招生工作
2016年3月21日至23日,我院党委书记蔡志刚奔赴周口、商丘、开封、洛阳等地市、县区调研指导招生工作。
近年来,为了让广大考生更方便、更准确地了解学院的招生信息,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考生的原则,学院组织广大教职工在妥善安排好本职的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前提下,深入到广大生源地学校,为考生详细讲解学院的办学情况,提供招生咨询等服务。
蔡志刚每到一处都先去看望慰问教职工,与大家亲切交谈,鼓舞大家克服疲劳,振奋精神,尽心尽力为广大考生提供优质服务,并与大家一起研究招生宣传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商讨应对措施。蔡志刚强调,招生宣传事关学院形象,也关系到广大考生能否全面准确了解学院,不能有半点马虎,要本着为考生负责、为学院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
蔡志刚指出,这次学院部分班子成员深入招生宣传一线,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广大教职工下去之后工作进展的怎么样、生活上是否有困难,生源地市的学校、考生还有什么需求,以更好地加以研究解决。同时,也是要带头落实学院党委提出的推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常态长效和着力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当了解到有很多教职工为了做好招生宣传工作付出大量心血时,蔡志刚深受感动,对同志们进行了充分肯定,向同志们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蔡志刚叮嘱大家,出门在外,在做好工作的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有什么问题和困难要及时反映,学院会在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学院是同志们共同的家,永远是同志们的坚强后盾。
在调研过程中,蔡志刚还与部门生源地市学校的领导、教师进行了座谈交流。党委副书记张立方、工会主席刘翱翔参加调研。(陈贯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