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此时,澳大利亚云集1100人,合照了一张大照片,创下了当时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条纪录,于小小环球,并未引起什么轰动,却“深深刺激”了某些国人之心。现在好了,就在6月16日,中国某地召集了1202名靓女,摆成一个巨大的五环,终于一举夺回了这项“吉尼斯”,成就了中国的又一个“世界之最”。
然而这一条新闻,居然也没有引出国人的狂喜———舆论之间,大多不屑,网络之上,强烈反弹。什么原因呢?因为今日之中国人,对于林林总总的“吉尼斯”,早已不觉新鲜。近年以来,中国的“之最”实在太多,而某些国人的热情又实在太高。馒头做到十吨,虽则无人可吃,但也算个“第一”;被子做到百尺,虽则无人敢盖,总也属于“最长”。如果说一些外国人有兴趣于“吉尼斯”,还在于它的“好玩”。而一些中国人的热衷于“吉尼斯”,则在于它的可以拿来“长自己志气”,所以中国在世界经济的赛场上尚未取金夺银,但咱们在“吉尼斯”上的“世界纪录”,却已堪称可以“灭他人威风”了———无怪乎奥运赛事在即,全球好手跃跃欲试,而中国选手将艰难面对之前,我们先夺一项“人数最多”的“吉尼斯”来,大概足以“振奋人心”?这种已入膏肓的“吉尼斯”病,在奥运前夕复又重演,当然没有什么新意,也就不足为大多数国人道了。
当然这次的“吉尼斯”还是有它的“新意”的,千人摆出了五环的样式,大概是为了迎接奥运会吧!这当然是一份好心,但这样的“迎接”,于北京奥运的精神,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要举办的,是“绿色奥运”,而千余人的兴师动众,这样的铺张破费,大概是颇不“环保”的吧!我们要举办的,是“科技奥运”,不知道一千多人的团团围摆,有什么“科技”含量。
但不管怎么说,千人五环,总是为了为奥运壮声势吧,这是不能全盘否定它的。但有一点却是值得提出来的,那便是今天的我们,怎样来迎奥运。四川特大地震,受难者的呼叫犹响在耳,艰难的救灾斗争还方兴未艾,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以节俭、肃穆的姿态主办奥运会,甚至在开幕式上引入救灾元素,不但应势合情,而且为国际社会所理解、所认同。我们不要再搞那种千人五环的“吉尼斯”,不要再重复那种没有创意也不合时宜的老一套,还是以扎扎实实的行为,来为奥运会营造一个节俭、安全、和谐的氛围吧。(凌 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