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为什么要把直接服务青年作为“1+100”青年工作的重要内容?
服务青年是共青团工作的生命线。《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提出了共青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四维工作格局,服务青年是凝聚青年的基础,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青年群众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共青团自身凝聚力的重要来源。开展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工作,就是要通过实实在在的联系服务工作,切实增强青年的获得感,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
一是注意倾听和发现团员青年工作学习生活中存在的思想困惑、现实关切,及时、有针对性地给予回应,做他们的知心人、贴心人。二是定期对所联系团员青年面临的思想困惑、实际困难和对共青团工作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分析,形成问题清单,汇聚青年智慧力量改进团的工作,及时将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和建议反映给基层党政领导或职能部门。三是针对青年面临的具体问题,依法依规、力所能及帮助所联系团员青年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送去实实在在的微服务、真实惠。
要按照联系团员青年线上日常有声音、有互动、有话题,线下每个季度有活动、每年有面对面交流的总体要求开展工作,服务青年关键在实,不在于数量指标。为帮助团干部养成工作习惯,目前总体上要求团干部应每季度开展五个一的工作,积极为青年办实事、解难事。
团干部要结合自身工作领域和能力特点,依托青年所在团组织和工作单位,积极争取党政支持,整合社会资源,依法依规、力所能及帮助所联系团员年青年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送去实实在在的微服务、真实惠。要推动互助服务,注重为所联系团员青年创造相互熟悉的机会、搭建沟通联系渠道,推动所联系团员青年发挥各自优势,开展互帮互助。
基本原则是力所能及、依法依规开展服务。不在事情大小、关键在增强青年获得感;切忌大包大揽、违规办事。不能对青年的合理呼声、现实困难视而不见,要善于借助团组织力量,善于整合资源、善于调动青年主观能动性开展工作。
一是时间保证。要在工作时间上,对团干部开展直接联系青年工作予以保障。二是工作指导。要在工作方法、工作资源、典型案例等方面,对团干部予以指导、支持。三是工作协调。对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较为集中的街道(社区)或单位,团组织可以通过结对共建等方式,为团干部开展工作予以支持。
一是在线收集。通过微信群、QQ群等新媒体手段,即时收集青年的需求、困难、问题。二是访谈交流。结合线下活动,通过面对面访谈、座谈交流等形式,了解青年面临的困难和需求。三是发放问卷。可以结合实际,设计调查问卷,在一定范围内发放。
64.对于青年提出的无法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应该如何处理?
要充分倾听青年需求,帮助青年一起分析问题无法解决的原因,帮助他们理性看待问题和困难,形成合理预期。
65.对于青年普遍性需求、困惑、问题,应当如何处理?
对于普遍性问题,可进行分类梳理,在认真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向当地团组织、党组织提交调研报告,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团干部要结合自身工作领域,对这些普遍性问题进行研究,在工作谋划、推动时加以重点考虑。
66.与所联系青年较为集中地区的团组织、党组织,应该如何联系沟通?
团干部应主动到当地团组织、党组织进行拜访,与团组织保持经常性沟通,加强在工作和活动中的协调配合。与党组织要进行定期沟通,反应青年情况和诉求,听取党组织领导要求和意见,争取党政的指导和支持。
67.如何推动“青年之声”“青年之家”与“1+100”工作融合?
在推进“1+100”工作中,可依托“青年之声”收集青年诉求、发布活动信息、推送经典文章,依托“青年之家”阵地资源开展活动,实现线上“青年之声”打捞声音、线下“青年之家”承接服务。各级团组织可结合“青年之声”“青年之家”融合试点,结合考虑“1+100”工作推进,抓出点上经验,加强面上推广。
一是客观数据。依托全国团干部教育管理网,建立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工作管理系统,通过团干部的日常工作记录,了解每名团干部联系青年频次、开展活动次数、与青年互动情况等,掌握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工作的实现度和活跃度。二是青年获得感。通过实地调研、面对面交流,考察团员青年对直接联系青年工作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