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暑期教师培训即将结束,这次培训时间安排紧凑,目标明确,内容丰富,让我感觉受益匪浅。作为思政部的一名青年教师,我深切感受到了学院领导对于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的重视,对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高度重视,所以我倍加珍惜。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教育部将2017年定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要打赢一场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学院也召开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题动员会,迎接了教育部专家的检查听课,这些举措让我们感觉到肩上的责任和压力更重。
今年暑假学院委派多名思政课教师外出学习,我也有幸参加了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围绕“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着力提升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这一主题,分别开展了专题报告、观摩交流、实践研修等三个板块的培训内容。
我聆听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程美东教授所作的“坚持立德树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报告,提出思政课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融入到课堂教学,促进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切实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引导学生自觉承担历史赋予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增强“四个自信”。教师必须“真信、真懂、真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使思政课成为学生愿意听、听得懂、有收获的课程,把思政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
正如蔡书记在本次培训启动仪式上所说,培训给了我们每一位教师一次很好的充电机会,要明确培训目的,充分认识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的重要性;要善于学习实践,在提高自身素质上狠下功夫;要锤炼师德师风,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在校培训期间,我聆听了思政课专家姚晓玲教授所作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加深了我对“有效教学”的理解,让我重新树立了新的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她的“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对我的启发很大。她讲到了“沟通从心开始,沟通能力的提高”,她那饱满的激情、诙谐的语言、渊博的学识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应该朝着这样的方向去努力,在工作中,应当扎扎实实,不断充电,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自觉地运用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在学习中深刻反思,认真消化,并付诸于实践。只有坚持不懈,才能积累经验,增强智慧和提升能力。
在外出培训期间,有来自全国不同高职院校的6位教师围绕不同内容分别进行了15分钟的课堂教学展示。通过观摩这些优秀教师的课程,我深刻感受到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始终敬畏讲台、珍惜讲台、热爱讲台,用足用好课堂,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第二要以崇高的职业使命感、荣誉感、责任感,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方法,特别是推动思政课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使“配方”更新颖、“工艺”更精湛,“包装”更时尚,贴近学生的学习特点、思想实际、社会现实,大力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话语的感染力、教学手段方法的吸引力,着力提高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第三要充分激发激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教学教条、刻板、沉闷的状况,使思政课活起来、动起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暑期培训即将结束,非常感谢学院领导,让我们有这样学习的机会。我将用我学之所得,转化为自身的教学技能,提高自身理论修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艺术和教学水平,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用教学上的成果来回报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