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理念,提升自我,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由学院教务处组织的2017年暑期教师培训于7月28日圆满结束,在这一个月的培训当中,我们前半个月观看了几位专家的视频报告,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教学策略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高职在线课程建设及微课的设计制作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后半个月我在传感技术实训室进行了实操训练,提高了操作技能。在培训期间我能做到不畏酷暑,严格遵守学习纪律,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离开会场,培训期间积极做笔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收益匪浅,现总结如下:
培训时间:2017年7月3日—2017年7月28日。
培训地点:学院图书馆报告厅、电力工程学院会议室、电力工程学院传感技术实训室。
通过听取姚小玲等教授结合自身多年的授课经验讲述怎样以学生为中心高效率的上好每一节课,自己有以下体会:
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暴露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填压式学习剥夺了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知识的权利。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整个课堂活动的中心和主体,教师作为知识的讲解者和传授者拥有绝对的权利控制课堂活动的内容以及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和学习的内容。这样,学生就只能机械式的学习和听讲教师讲解的知识,在整个课堂活动中,学生始终要跟随教师的思路和设计的规定模式进行大脑的思维活动,使得学生自身的创造性和主动思维的脑力活动被压制。
2)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丧失严重。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始终是整个学习活动的推动者,教师不停地在讲台上讲解新的知识,学生只能坐在下边听讲。学生作为被动接受者并没有选择知识的权利,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独立思考和发挥个人思维模式解决问题的机会,从而使得整个教学活动并不能发挥学生最佳能量和状态,严重削弱了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
3)形成了严重的教育淘汰局面,导致了人才培养“金字塔”的格局。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一味地充当知识的灌输者,学生却不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形成了“讲台是教师的舞台,台下是学生丧失斗志的刑台”,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在讲台上激情洋溢的讲解,换来的却是学生睡觉,说话,玩游戏,玩手机等各种形态的厌烦课堂表现。最终,一节课程,也只有极其少数的学生能够坚持下来,学到一些东西,这样就导致了一大部分学生随着对课堂教学兴趣的丧失,逐渐地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被淘汰,在某种程度上就中断了自己求学求知的机会。
4)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学生就业能力下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两个相辅相成的环节,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同时,实践也是学生消化,理解,应用理论知识的平台;反过来,理论知识又是实践操作的前提和条件。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教学条件的限制,或者教师个人的意识形态等影响,导致了人为地分离了这两个教学环节,出现了学生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匮乏的尴尬局面。使得我们的培养的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导致了学生就业能力的下降。
通过本次培训,使我认识到了现有的教学理念已经严重的阻碍了教学的发展,同时,这次培训使我第一次接触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也是未来教学方法的趋势。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推动者,而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不停地推荐知识,而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辅助者。
通过培训,我获得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传授给我们很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以及怎么样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为以后的教学方法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为我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方式和手段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对课堂的要求,同时,还造成了课堂气氛沉闷,枯燥,学生课堂积极性低。
作为教师,应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创造性地为自己的课堂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教学”,“视频动画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试验教学”,“实物模型教学”等,积极主动地为自己的课堂创造条件。
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可以改变学生听课的态度,课堂活动的气氛以及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学是一个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去改进自己的教学,经过不断的教学反思最终形成一个合理的教学过程。
在听取陈明选等几个专家的讲座后,我了解到了信息化基础理论、未来课堂、微课的设计流程、类型以及发展等。使我对微课程的制作有了浓厚的兴趣,为我们更好的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手段。并对微课的制作有一些自己的体会:
4、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即使很简单,很容易的内容。
5、要给学生提供提示性信息(例如:用颜色线标识,屏幕侧边列出关键词,用符号图形标注等)。
6、微课程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它教学活动环境配合,记住:在微课程中适当位置设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便于学生浏览微课程时转入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单统一调度下学习微课程。
7、微课程应有恰当的提问,问题的设计要恰当安排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核心问题,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考。
8、每一个微课程结束时要有一个简短的总结,概括要点,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
9、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要说清楚是什么,还要说清楚不是什么, 让学生明确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关键技能的教学,要清楚地说明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
10、用字幕方式补充微课程不容易说清楚的部分,注意:只须呈现关键词语,不必像电视剧一样将所有的台词都打出字幕,这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认知负荷。
11、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要根据学习单的指导来看视频,看完视频以后要回到学习单来讨论、练习),要告诉学生使用微课程的技巧,(例如,遇到没有听懂的地方可以暂停重听)。
12、在学习单上将微课程和相关的资源与活动超链接起来,方便学生在学习单的统一调度下跳转学习。
13、一门课程开始的时候,要清楚地介绍这个课程的评价方法和考试方式,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学习。
14、开始时,要介绍主讲老师本人的情况,让学生了解教师。
15、注意研究借鉴可汗在讲与你的类似课程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16、留心学习其他领域的设计经验,注意借鉴、模仿与创造,例如,从电影、电视、广告等大众媒体中找到可以借鉴的创意。
在听取崔景柱等几位教授的讲座后,使我更加看清了前路,明确了方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几位教授、专家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师德的内涵:一是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二是教师对待受教育者的道德;三是教师对待同事和教师群体的道德;四是对待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员的道德。通过学习,我有以下体会:
1、要不断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提升自身内涵。只有提升自己的修养,塑好自己的形象,才能用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2、要不断加强业务培训学习,提升自身业务。社会不断进步,知识不断更新,要树立终身学生的理念,不断“充电”。通过自学,参加培训,校本研究等多种渠道,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及时吸取新的知识理论,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以更好的适应教育的发展需要。
3、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升自身能力。把学到的新知识、新理论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融入到工作中,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探讨印证理论,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不断摸索、不断修正、不断总结,着力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在电力工程学院传感技术实训室我进行了两周的技能训练,结合自己所教的专业课程及机电专业学生所需的传感器应用及分析能力,我在传统基本技能实训的基础上又开发了9个应用型实训。在这两周内我和同事共动手操作了25个传感器基本技能项目,在此基础上又结合机电专业知识设计了9个综合应用型实训项目,并编写了这9个应用项目的实训指导书。如下表所示:
| | | 16.被测体材质、面积大小对电涡流传感器的特性影响测试
| | |
2.了解了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一般原则。
5.锻炼了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开发了传感技术综合性实用项目,对培养学生传感技术综合分析能力有极大帮助。
1.对自己所教课程研究合适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
2.研究教师角色的不断变化,提供有效的实践教学(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去创造),达到开发学生必要的职业技术和就业技能的教学目标。
3.努力研究和开发教学尤其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使用的资源。
4.研究对专项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的评估方法。
总之,通过假期学习,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学到了教学上平时无法学到的东西,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教学策略”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微课的制作过程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有极大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