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2022-2023-02学期大值班    2023/03/03
教务处
学院主页 教务主页 本处简介 教学机构 支部建设 规章制度 教学服务 工作流程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教务主页>>新闻中心>>新闻动态>>正文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图片新闻 
多元化教师培训,助力教育教学改革——李溪源
2017-07-29 17:06   审核人:

多元化教师培训,助力教育教学改革——暑期教师培训总结

李溪源

美国人曾这样嘲讽教师培训:“所谓教师培训就是教师用枯燥乏味的讲课, 告诉教师们如何避免在课堂上枯燥乏味地讲课。”这种状况在以往的教师培训中也同样存在,导致培训的低效及低认同度。本次教务处组织的为期4周的暑期教师培训采用了集精品在线开放课集中学习、系部选课学习、分组专业技能培训等为一体的多元化教师培训,取得了不俗的效果。现将自己四周来的培训收获总结如下:

一.教务处精选的高校教师培训学习系列讲座,主讲内容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姚小玲教授、北京工业大学赵丽琴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安桂清副教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教学策略》,江南大学陈明选教授的《在线课程建设与微课设计、制作》等辅导报告,并分单位、分专业、分主题进行了研讨、交流。能通过网络课程聆听名师授课是一件幸事,在聆听姚小玲教授《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教学策略》第一讲时,我就被姚教授优秀的口才和大方的仪态所吸引。姚教授讲课可以说是妙语连珠、声情并茂、驾驭自如。有几句话特别精彩也特别有理——“善良加沟通就是人际关系”、“要成功,就要有听和说两只翅膀,才能在人生的天空中高高翱翔”等等。姚教授讲述的“发现教学,情景教学,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给了我很多感悟,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陈明选教授的《在线课程建设与微课设计、制作》密切联系当下职业教育研究热点,以“互联网+”的内涵解读为切入点,以多年来在教学创新研究与实践的丰富经验,运用翔实数据及生动案例深入分析了“互联网+”时代学校课程与教学的诉求,指出了“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创新与深度学习的重要意义与实现路径,并就如何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度的阐述。“慕课”、“微课”、“翻转课堂”一个个信息化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在陈教授口中愈发鲜明、生动起来,二.机械工程学院精选的系列讲座内容包括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孙玉玲教授的《高校教师教学方法与教学措施》和清华大学教授范钦珊的《高校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理工)两门课 。“互动当中无坚不摧的就是幽默”,这是我在听范钦珊教授讲授《高校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这门课程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当时他还问一个问题:中国人为什么喜欢把二厢车改成三厢车?现场的老师说出了很多种猜测,结果等范教授说出是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说法时,大家笑成一团。范教授还特别强调,一个老师如果不懂幽默,他的授课会大打折扣,对此我深有体会。我在讲授《焊接工艺》和《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两门专业课程时,学习起来枯燥无味,想给学生讲个笑话让他们集中一下注意力,但又不敢太过尝试。这次听了范教授的课,给我的启示就是:不必处处幽默,掌握好度,合适的地方幽默一下,一样会出彩。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当中学习,是我们每个教师应力求达到的目标。

也给我今后的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三.机制类专业教师专项实训阶段,团队成员实施了零件机械加工全过程培训,从识图、绘图到测绘工具的使用;从手工电弧焊接到数控机床操作、特种加工设备操作;从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到夹具的设计等,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辗转机械设计实训室、焊接实训室、机械制造实训工厂等校内实训基地,各展所长,特别是老教师把自己浸淫多年的教学心得和体会倾囊相授。比如朱玉丽老师在讲授机械制图测绘时所讲的游标卡尺的快速校0以及螺纹螺距的测量技巧,边兵兵老师与张丽娟老师总结的普通机床机械加工工艺与数控机床加工工艺的区别于共性,王尔湘老师与刘卷生老师分析的液压与气压传动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特点等等,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要么是平时教学中极易出现的误区,要么是自己某项知识的提炼总结,似一场饕殄盛宴,时间虽短,收益颇丰。

本次暑期培训,使我明白了许多:教师真正的成长离不开广博的知识,离不开自身的素养,离不开把握、驾驭课堂的能力,离不开有效、优质的课堂教学,人格的魅力,离不开民主、开放的管理能力,更离不开探索、研究的精神。“学然后知不足”,培训让我认识了自己的不足,找出了困惑和差距,同样也给我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和不懈的追求。四周的培训很快就结束了,多元化教师培训的效果必将愈发凸显,对我院教育教学改革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助力。

上一条:抓住机遇,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罗玉华
下一条:知难而进 奋力拼搏 瓦检工国赛赛场显身手——刘保福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