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护理学院
2019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二〇一九年八月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护理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2019版)
院(部) |
: |
护理学院 |
编 制 人 |
: |
王亚培、张 静、孙延安 |
审 核 人 |
: |
李宏慧 |
制订日期 |
: |
2019.8 |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
二〇一九年七月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一)专业名称:护理
(二)专业代码:620201
二、入学要求
招生对象:本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中专毕业生
培养层次:普通大专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三年
四、职业面向
表1-1 护理专业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所属专业类 (代码) |
对应行业 (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62 |
6202 |
84 841 842 843 849 |
2-05-08 GBM1-98 |
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养老 机构、康复中心 等临床护理人员 |
全国护士执业 资格证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护理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较系统地掌握护理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护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坚持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使教学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全面提高护理教学工作质量,面向各级医疗机构、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单位,培养出: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及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1.素质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并取得计算机文化基础证书。具有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能利用工具书阅读一般的英文资料。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具有爱岗敬业、严谨务实、勇于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操守。
2. 知识
①掌握基础护理、临床护理常用护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②具有对危重病人的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
③各系统疾病的护理评估、治疗要点、护理措施。
④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理生理,辅助检查、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⑤妇产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常见病病人的护理措施
⑥儿科病人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并制定护理计划。
3. 能力
①会基础护理、临床护理常用护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②能对危重病人的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
③能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开展精神卫生方面的服务;
④能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整体护理和保健服务、康复指导和进行卫生宣教;
⑤能在医院、科室护理管理工作;
⑥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护理科学研究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学分及学时:3学分,48学时。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加深对新时代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明确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光荣而又重大的历史使命;提高思想、政治、道德、法律方面的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思想上有所触动、心灵上有所感悟、行为上有所体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使大学生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课程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代新人的历史责任,人生观、人生价值、正确对待人生矛盾,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的起源和本质、传统美德、革命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基本法律知识等内容。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学分及学时:4学分,60学时。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运用毛泽东思想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发奋学习的积极性。
(3)课程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3.形势与政策
(1)学分及学时:4学分,62学时。
(2)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学生基本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理论观点、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把理论渗透到实践中,指导自己的行为。
(3)课程主要内容:根据教育部社政司和和河南省教育厅下发的每学期《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主要围绕党和国家推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当代国际、国内形势的热点、焦点问题,并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来确定,组织实施我校全校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紧紧围绕国内外形势、重大事件、重要时事和我国的对外政策,围绕我省建设,以提高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认知能力为着力点,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大局。
4.体育与健康
(1)学分及学时:8学分,124学时。
(2)课程目标:通过理论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质、健康与体育的关系,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通过技能学习,发展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敢于竞争的优良品质,分为五个局域目标。①运动参与目标②运动技能目标③身体健康目标④心理健康目标⑤社会适应目标。
(3)课程主要内容:课程实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第一学期按照行政班级上课,主要学习内容以田径和身体素质为主;第2—4学期每学期学生自主选择一项体育项目进行学习,开设项目主要有:篮球、足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体育舞蹈、武术等项目,使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能掌握2个及以上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5.大学英语
(1)学分及学时:8学分,124学时。
(2)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重点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课程从高等教育“育人”本质要求出发,充分发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人文关怀作用,着力将德育教育贯穿于英语课堂,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整个课程体系,全面渗透到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全过程。
(3)课程主要内容: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为依据来组织英语教学内容,其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句法、语义和语用等语言知识,其应用技能主要指听、说、读、写、译等五项语言综合运用技能,其中听、读为接受性技能,说、写、译为产出性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以活动为主线,以主题为纲,加强知识学习,突出语言技能的操练,正确运用学习策略,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6.计算机应用基础
(1)学分及学时:4学分,64学时。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了解微型计算机的组成,能熟练使用打字软件快速完成文字录入,掌握Windows 7操作系统使用,具备使用Word 2010完成文档的编辑和排版的能力,具备使用Excel 2010完成数据报表的录入和快速计算的能力,具备使用PowerPoint 2010快速完成演示文稿制作的能力,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具备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应用能力,具备网络信息搜索与获取能力等。
(3)课程主要内容: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7操作系统,Word 2010,Excel 2010,PowerPoint 2010,网络基础知识,常用工具软件应用,网络信息搜索与获取。
7.职业生涯规划
(1)学分及学时:1学分,16学时。
(2)课程目标:本门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3)课程主要内容:主要讲授职业生涯认知、自我资源盘点、决策与行动和自我生涯发展;专业认知主要讲授专业发展概况、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就业情况;职业认知主要讲授职业概况、职业素质能力要求、职业发展特点和行业发展历程;团体训练通过适应性训练辅导,实现学生由高中角色到大学角色的顺利转变,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职业探索实践通过学生对职业的实践调查,深化对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识,进一步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
8.创新创业基础
(1)学分及学时:2学分,38学时。
(2)课程目标:本课程高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工作理念为目标而开设的一门设计创新类课程,课程以多门学科的发展历史为背景,使学生认识工作、科学和技术,以创新理念与方法为理论指导,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工作实际问题,树立学生的工作创新意识,能从创新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在团队合作过程需要注重的交往礼仪,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后续创新实践乃至就业创业奠定理念基础。
(3)课程主要内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学业规划)设计、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创业基础理论教育、毕业生就业指导等理论知识传授以及实践指导等,帮助学生建立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择业、创业观,提高就业能力,掌握就业技巧,能够顺应时代要求,及时就业或创业。
9.就业指导与职业素养
(1)学分及学时:1学分,15学时。
(2)课程目标: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3)课程主要内容:认识职业世界、职业素养、职业个性、职业选择、就业准备、职场技巧。引入大量案例,从案例入手论述和介绍职业素养与就业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每节课都配有思考与训练题及讨论题,供学生检查的学习效果。
10.军事理论
(1)学分及学时:2学分,30学时。
(2)课程目标: 通过对军事理论课的学习,使学生既能学到大量现代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知识,对军事思想、军事科技、高技术战争、国际战略环境和我国国防建设等方面有一个基本了解,又能认清国防与国家安危存亡、民族荣辱兴衰的密切关系,提高对国防的地位、作用的认识,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既能加深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的理解,激发爱党、爱国和爱军的热情,又能接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既能了解国际风云变幻及对我国构成的威胁与挑战,又能学习党的对外关系的方针和政策,明确自己所担负的历史责任,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
(3)课程主要内容:该课程是对大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主要包括中国国防、世界军事形势、军事思想、新军事变革、军事高技术、高技术战争、军兵种知识、空天战及人民防空等内容。着力介绍现代最新军事科学技术、国防知识与国防建设,以及未来战争的知识等。
1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学分及学时:2学分,32学时。
(2)课程目标:坚持以心理学及相关理论为依据,努力做到科学性与应用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坚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耐挫性,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意志品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养的目的,从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3)课程主要内容:做心灵阳光的本质安全人,适应崭新环境,悦纳提升自我,提高情绪智力,培养健全人格,学会与人交往,压力及应对方法,恋爱心理及调适,学习心理及调适,网络安全,财产安全,校园安全等。
12.应用文写作
(1)学分及学时:2学分,30学时。
(2)课程目标:掌握应用文写作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常用应用文的文种、写作结构和写作要求,使学生能选择恰当的文种处理公务和日常事务,在写作实践的基础上,找出应用文文体写作的基本规律,具备举一反三的写作能力。
(3)课程主要内容:该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以日常文书、行政公文、事务文书、职业文书等常用文种的学习为主,通过对常用文书的摹写实践和写作语言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处理日常问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实现能力培养与价值引导的统一。
13.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1)学分及学时:2学分,30学时。
(2)课程目标: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教会学生生存的智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3)课程主要内容:该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集文学鉴赏、文化知识、艺术欣赏、美学美育等为一体公共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实现学生文学欣赏、艺术修养、美感品质的逐步提升,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14.大学语文
(1)学分及学时:2学分,30学时。
(2)课程目标:在中学语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其学会熟练运用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日常的写作,能够将语文知识与本专业课程相结合进行创作性的学习。
(3)课程主要内容:该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重语文教学的语言性、文学性和人文性三大知识维度,使学生掌握有关语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提高和强化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二)专业(技能)课程
1.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1)课程学分及学时:5学分,80学时。
(2)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具有极强的动手能力,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同时培养学生掌握人体器官的观察方法,确定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毗邻关系,熟悉某些器官的体表投影,熟练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骨性、肌性和皮肤标志,能用显微镜观察法或者电化教学手段观察并理解主要器官的微细结构,学会测试人体功能活动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进行保健护理和卫生宣教。
(3)课程主要内容:主要从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等内容讲授人体的各系统组成以及功能,人体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基本功能及功能调节,使学生掌握与专业有关的正常人体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基本知识,认识机能与结构的联系、机体的整体统一性及其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
2.生理学
(1)课程学分及学时:4学分,64学时
(2)课程目标:通过对《生理学》的学习,理解和应用现代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水平和整体水平,特别是从整体水平理解人体的各项正常生理功能,并阐明其发生机制和活动规律,以及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活动的影响,同时为学习相关后续的基础、眼视光技术专业相关课程奠定基础。
(3)课程主要内容:生理学发展的阶段,生命的基本特征和生理机能的调节方式。物质跨膜转运、生物电理论和肌肉收缩原理等理论解释相关生理现象。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神经系统对运动、感觉机能的调节和植物神经的内脏调节理论,脑的高级功能,视觉、听觉的信号传导过程及其机制,前庭器官的功能。血液的理化性质,血液凝固和抗凝的机制,人体血型的分类及输血的原通过心肌生物电现象、生理特性、心动周期、血压的形成与调节、心血管功能的调节、微循环和个别器官的循环的学习,心血管功能的特点。呼吸运动过程及原理、气体交换及气体运输的原理和呼吸运动的调节理论。
3.病理学
(1)课程学分及学时:4学分,60学时
(2)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掌握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的总体规律,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奠定扎实的基础,从而具备一定的临床分析能力以及合作、沟通及协调能力,为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掌握各系统疾病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掌握各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治疗要点;了解各系统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课程主要内容: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讲授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的机制、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所出现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在临床上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即临床表现)以及疾病的转归与结局,同时阐述了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发热、缺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肿瘤等病理变化机制、特点以及对机体造成的影响。
4.药理学
(1)课程学时及学分:3学分,45学时
(2)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灵活、开放的人文精神,关系、爱护、尊重服务对象和认真严谨热情的工作作风,牢固的专业思想,正确的学习目标,良好的学习态度,具备对个人家庭社区药学服务对象开展用药咨询的基础知识,具有对常见病病人用药期间的病情变化与药物作用进行观察和初步分析的能力,对选用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初步的评估,具有学习药理的能力和和运用药理知识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监护和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应,防止和减少不良反应和事故的发生,以达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目的。
(3)课程主要内容:主要讲授临床常用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药物代谢过程、药物用途、不良反应、用药监护,以及药物的相互作用,常用制剂、用法与剂量等。使学生能运用药理学知识和技能,在临床护理中正确执行处方、医嘱、观察药物疗效、监测不良反应并做出初步的应急处理,使学生能在临床药疗过程中结合系统化整体护理的需要。
5.护理学导论
(1)课程学分及学时: 2学分,32学时
(2)课程目标:使学生对护理专业内涵的理解更深刻,从而产生对护理事业的挚爱,对护理工作产生由“职业”飞跃到“事业”的认同感,进而能够全身心地服务于患者。本课程主要是针对高职护理专业刚入学新生,旨在引导护生对护理专业有一正确认识,建立明确的内在的护理专业信念,培养职业认同感,激发学习兴趣,自觉学好护理专业。培养具有较高道德力、亲和力、服务力、发展力的新型护理人才。
(3)课程主要内容: 主要讲授护理学的发展史,护理学的知识体系和范畴的内容和护理工作任务,人的成长与发展的原则和规律,健康与疾病,护理理念,健康教育,护士与患者,护患沟通,护理专业团队合作,护理工作方法,护理思维的形成,依法执护,护理生涯规划,护士职业形象设计等内容。
6.生物化学
(1)课程学时及学分:2学分,32学时
(2)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能培养认真、严谨、创新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科学探索精神,同时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生物化学研究进展的兴趣。学生可养成对科学的认真态度以及拥有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积极进取精神。加强心理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化、框架化、网络化训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课程主要内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包括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核酸的结构与功能、酶的结构与功能;注意了解研究前沿:蛋白质组学。物质代谢及调节,包括:糖代谢、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生物氧化和物质代谢调节,联系临床应用,如糖脂代谢与肥胖,感受生化知识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遗传信息传递,包括: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调控和基因工程。
7.临床营养学
(1)课程学分及学时:2学分,32学时
(2)课程目标:使学生熟悉和掌握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素及其代谢的基本理论,理解合理营养的卫生要求与膳食要求,掌握不同生理与病理情况的营养需求。能够从事社区营养咨询、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能够胜任医院营养科的一般工作,具有继续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
(3)课程主要内容: 主要讲授营养学基础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能量、维生素、矿物质、水、膳食纤维,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等不同种类健康人群的营养特点,营养调查与营养评价,医院膳食,肠内肠外营养,常见的营养疾病等内容。
8.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
(1)课程学时及学分:4学分,64学时
(2)课程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的基本知识,了解与护理学专业相关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理论的实际应用和新进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热爱护理专业,具有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善于沟通,乐于创新,敢于接受挑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耐心、同情心和爱心;具有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积累必要的知识,并为今后从事的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课程主要内容:主要讲授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抗原物质的种类、特性;以及机体免疫系统与抗原物质作用产生免疫应答的规律、免疫应答的生理和病理效应、免疫学技术的应用,以及研究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其内容包括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抗原物质、抵抗力、遗传变异和培养条件、致病物质、所致疾病、致病机制和免疫性,以及传染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原则等内容。
9.健康评估
(1)课程学时及学分:2学分,32学时
(2)课程目标:学会对常见症状的健康评估、体格检查、护理病历书写,使学生理解常见症状发生的机理及临床意义,能初步运用实验诊断和心电图诊断的知识解决护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具备乐观、开朗的性格、宽容的胸怀,赤诚美好的心灵;倡导细致观察、反应敏捷、有条不紊的工作作风;树立认真负责、虚心好学精神;尊重、关心和爱护病人,一丝不苟为病人服务的精神。
(3)课程主要内容:主要讲授健康评估的内容与方法、常见临床症状、正常与异常心电图知识、常用标本的实验室检查的方法、参考值、临床意义以及影像检查的基本常识,讲授整体护理的发展趋势、基本概念、相关理论、独特理论、护理程序和步骤及常见的护理诊断和护理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格式与内容。培养学生树立整体护理的理念,使学生能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临床常见病确立护理诊断。
10.基础护理学
(1)课程学分及学时:6学分,93学时。
(2)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能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运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提供整体护理;能运用护理的基本知识进行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和健康指导;能规范地进行各项基本护理技术操作;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较强的应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护理程序解决临床护理问题,为临床实习和毕业后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3)课程主要内容:主要讲授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学基本概念及其关系、现代护理学基本理论、护理程序及生活护理、保健护理、科常用护理技术、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疾病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知识解决护理工作中的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具有熟练的生活护理、保健护理、疾病护理基本技能,临床常用护理文件的书写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无菌观念、责任观念、用药的核对观念和安全观念、爱伤观念。
11.护理礼仪
(1)课程学时及学分:2学分,30学时
(2)课程目标:提升学生礼仪培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具有良好礼仪修养的护士。规范学生工作中的礼仪。培养学生慎独精神、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能应用护理礼仪理论和实践;具有规范、熟练的基本行为;能融洽地进行护患沟通;能恰当地进行职业形象设计。熟悉仪容、服饰礼仪的基本要求;掌握护理工作中的礼仪相关知识及其基本要求;掌握护理职业形象的规范要求;掌握护理工作中的沟通技巧;了解护理礼仪的重要性及日常生活中的礼仪。
(3)课程主要内容:护士礼仪与职业形象的培养,仪容礼仪,服饰礼仪,基本行为礼仪,工作中的行为礼仪,言谈的基本礼仪,护理工作中的言谈礼仪,基本交往礼仪,在医院内的交往礼仪,接待礼仪,送别礼仪,各工作部门护理工作礼仪,护理操作礼仪涉外交往礼仪,涉外交往的基本原则,世界主要国家的礼仪习俗,节日礼仪习俗,宗教礼仪习俗。
12.护理心理学
(1)课程学时及学分:2学分,30学时
(2)课程目标: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形成对心理现象的科学认识,培养正确的心理发展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培养正确的健康观,培养对护理职业的热爱。理解人的心理现象、发展规律以及人的社会表现,理解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理解护理人员角色及其职业适应,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心理需要以及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护理,掌握心理护理的基本技能,能够对各种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护理。
(3)课程主要内容:主要介绍护理心理学的性质、对象、任务及研究方法,心理学基础、护士职业心理素质及其优化,健康、应激与心理社会因素,临床心理评估,心理护理,临床心理护理方法,不同年龄不同疾病阶段的心理护理,临床病症及治疗的心理护理,心身疾病病人的心理护理,生物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心理护理等。
13.老年护理学
(1)课程学分及学时:2学分,30学时
(2)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老化理论和衰老变化,掌握老年人的护理评估、健康保健,掌握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熟悉常见老年慢性病和精神疾病的护理,了解康复护理,掌握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课程主要内容: 主要讲授老年学、老年医学及老年护理的发展,老年人的健康评估,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及护理,老年人心理与护理,老年人的健康保健,老年人的健康教育,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护理,老年病人的安全用药与护理,老年病人的康复护理等内容。
14.社区护理学
(1)课程学时及学分:2学分,30学时
(2)课程目标: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养成高情感性的人际沟通能力,逐步形成独立的工作能力。说出社区、社区卫生服务、社区护理的基本特点。知道家庭、社区人群、慢性病人、传染病人的特点。知道健康教育的特点与要求,并能说明其在社区护理中的重要性。知道预防接种、健康检查与计划生育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够对社区传染病人进行有效隔离与护理服务。能够对社区伤、残患者提供康复护理指导与健康宣教。
(3)课程主要内容: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内容、特点;社区护理的工作范围。社区护理的历史、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职业因素与健康、自然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社区健康评估的方法。家庭的概念和类型、家庭访视的目的与意义、家庭访视的种类和程序、家庭访视中的注意事项、家庭病床的概念、家庭护理的概念、家庭护理的特点。健康教育的概念、社区健康教育的内容、能制定社区健康教育计划。社区儿童保健、社区妇女保健、中、老年人保健的具体内容。慢性病的高危因素、心脑血管病病人的社区管理与护理、糖尿病病人的社区管理与护理。社区康复护理的基本方法。社区康复护理的对象和内容、社区康复护理的特点与实施原则。
15.精神科护理学
(1)课程学分及学时:2学分,30学时
(2)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各类精神疾病的护理常规、分级护理管理、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熟悉各种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了解精神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能够正确地进行精神疾病的症状评估、风险评估和病史采集,制定准确、恰当的护理措,进行科学的专科健康教育。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学会“治疗性沟通”,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3)课程主要内容: 主要讲授精神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精神科护理的基本内容与基本技能,精神障碍患者危急状态的防范与护理,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情感障碍患者的护理,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的护理,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患者的护理,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精神疾病治疗的护理,精神疾病的家庭护理社区防治与康复等内容。
16.护理学导论
(1)课程学分及学时: 2学分,32学时
(2)课程目标:使学生对护理专业内涵的理解更深刻,从而产生对护理事业的挚爱,对护理工作产生由“职业”飞跃到“事业”的认同感,进而能够全身心地服务于患者。本课程主要是针对高职护理专业刚入学新生,旨在引导护生对护理专业有一正确认识,建立明确的内在的护理专业信念,培养职业认同感,激发学习兴趣,自觉学好护理专业。培养具有较高道德力、亲和力、服务力、发展力的新型护理人才。
(3)课程主要内容: 主要讲授护理学的发展史,护理学的知识体系和范畴的内容和护理工作任务,人的成长与发展的原则和规律,健康与疾病,护理理念,健康教育,护士与患者,护患沟通,护理专业团队合作,护理工作方法,护理思维的形成,依法执护,护理生涯规划,护士职业形象设计等内容。
17.急危重症护理学
(1)课程学时及学分:2学分,30学时。
(2)课程目标:培养“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强化训练整体护理观念,养成认真、细致、热情、主动实施护理措施的工作意识,热爱护理工作,不怕脏不怕累,乐于奉献,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对患者要有同情心和爱心,尊重患者,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具有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工作精神,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能掌握各种监测与治疗设备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各种常见急症抢救的技术和方法。
(3)课程主要内容:心电监护技术,心肺复苏术,压力套组及压力包的使用,止血、包扎、固定术,除颤术,院前救护、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常用急救与监护技术、监护技术对急危重病人应急处理抢救、实施急救与监护技术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测、对急危重病人进行紧急处理。
18.外科护理学
(1)课程学时及学分:7学分,109学时
(2)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外科护理技能来解决外科护理岗位中常见病、多发病护理问题的能力,为日后从事外科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独立判断、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使用沟通技巧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具有严谨、慎独的工作作风,敏锐的观察力。学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情评估、遵医嘱进行术前准备,急症患者应急处理。独立完成手术室护理工作,如无菌操作技术、常用手术器械的使用、简单手术的配合。学会使用常用的外科急救设备。知道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理生理,辅助检查。说出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说出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术前准备内容、术后护理要点、健康宣教。列举不同手术名称、部位、体位和配合要点,不同麻醉的部位、体位和护理要点。
(3)课程主要内容:外科护理学绪论、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患者的护理、外科休克患者的护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患者的护理、外科营养支持疗法患者的护理、麻醉患者的护理、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外科感染病患者的护理、损伤患者的护理、移植患者的护理、颅脑疾病患者的护理、颈部疾病患者的护理、胸部疾病患者的护理、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与腹部损伤患者的护理、胃肠疾病患者的护理、肝胆胰疾病患者的护理、周围血管患者疾病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骨与关节疾病患者的护理
19.内科护理学
(1)课程学时及学分:7学分,109学时
(2)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独立判断、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人际交往水平和有效沟通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掌握身体各个系统疾病的发病原因、身体评估要点、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等理论知识。了解身体各个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熟悉疾病对应的护理诊断。掌握特殊疾病典型的实验室检查项目。能根据患者的发病症状体征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给予完善的护理措施;能对不同系统疾病的患者依据护理程序的要求制定完善的护理方案;会跟不同种类疾病的患者及其家属做出正确有效的健康宣教,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
(3)课程主要内容: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循环系统病人的护理,消化系统病人的护理,泌尿系统病人的护理,内分泌系统病人的护理,血液系统病人的护理,神经系统病人的护理、风湿性疾病患者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传染疾病患者的护理。
20.妇产科护理学
(1)课程学时及学分:4学分,64学时
(2)课程目标: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具有求实、严谨、创新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掌握妇产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常见病病人的护理措施。熟悉常见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并制定护理计划。了解妇产科护理的概念、范畴和发展趋势。能运用护理程序为不同健康需求的妇女提供妇产科的专业护理,能运用有效的沟通技术促进护患关系、加强医护合作、护护合作。
(3)课程主要内容: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知识,正常妊娠分娩及产褥期母儿的保健与护理,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分娩期并发症及产褥感染妇女的护理,妇科病人的护理评估及妇科检查的护理配合,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病人的护理,月经失调病人的护理,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疾病病人的护理
21.儿科护理学
(1)课程学时及学分:4学分,60学时。
(2)课程目标:强化专业理念,热爱儿科护理工作,对儿童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有为护理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运用儿科知识开展健康指导、卫生咨询、预防儿科常见疾病。掌握儿科护理的基本概念,培养应用型的高等护理专科人员。掌握现代护理模式,全方位地体现以病儿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对于实践课的操作内容要求动手比例达85%以上。对于临床实习课程内容要求掌握护理程序。
(3)课程主要内容: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保健要点,小儿生长发育规律特点和预防接种,小儿健康评价方法,儿童保健管理,营养与营养性疾病病儿的护理,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病儿的护理,小儿常见疾病病儿的护理包括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等病儿的护理。
七、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根据我院护理专业目前在校生数量,目前配备护理专业教师为45人,能达到师生比为1:24(不含公共课)。
护理专业带头人为副教授,从事护理学教学与管理二十余年,对于护理专业发展有身后的造诣,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在护理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同时专业教师具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护理专业双师型占专业教师比为65%。
兼职教师应主要来自于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平煤医疗集团总医院,解放军989医院,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承担护理专业部分专业课程教学以及实习实训指导等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作为校内实践教学的延伸,与医院携手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实现实训条件的社会沟通,达到资源共享,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置身于现实工作场景中,进一步加强第一岗位任职能力及关键能力的培养。
护理专业与河南平顶山第一人民医院、平煤集团总医院、解放军第989医院、平顶山第二人民医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更好地培养出实用人才,为医院为社会服务。
校外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接受学生工学交替实习;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参与教学方案设计,指导学生实习。搭建职业场所能力训练的平台,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完成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强化职业岗位技能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利用校内实训室资源,在实训环境中达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适应能力训练的目的。
平煤集团在校内建立了平职卫生所和药房,可供学生进行基础护理相关课程的实训教学,满足学生实践性学习的要求。
(三)教学资源
1.教学参考书
教材名称 |
主编姓名 |
出版社名称 |
出版日期 |
《基础护理学》 |
周春美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6.11 |
《外科护理学》 |
熊云新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7.11 |
《内科护理学》 |
李丹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7.11 |
2.参考网站
中国卫生人才网 |
http://www.21wecan.com/ |
中国护士网 |
http://www.chinanurse.cn/index.html |
中国护理网 |
http://www.nursesky.com/huli/ |
医学教育网 |
http://www.med66.com/?c=17779002 |
(四)教学方法
①示范讲解法:
教师对操作流程进行示范操作,边做边讲解。
②情景模拟法:
模拟医院的病房环境,模拟医院的疾病发生情景,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基础技能分组练习如何处理医院常见的突发情况,提高学生的应急应变和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③案例分析、讨论法:
在讲授核心课程各系统疾病过程中拿出经典病例样本,学生就样本展开讨论,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在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医患沟通上进行讨论。使教学形成良好的氛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④实物演示法、视频教学法
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将实物和视频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所要学习的人体结构,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避免了单纯讲授的枯燥无味。
(五)教学评价
1. 课程考核的核心:
①完成岗位工作任务过程中能力掌握的程度(专业技术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②职业素养(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道德)
2.考核方法:
①知识考核:笔试 20%
②岗位能力考核:项目实践训练 70%
③职业素质考核: 10%
3.考核要求:
①理论考试:期末笔试,闭卷。考试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
②实践考核:有专任教师和医院指导教师,履行双重身份的职责,进行现场管理与考核,根据学生完成岗位工作的过程与工作态度几工作完成的质量等进行综合评定。
(六)质量管理
通过教师评学、学生评教、企业岗位评价(通过能力考核),也就是说,要教师评学和学生评教相结合、学习者自评和互评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完成本课程的质量管理。
1.对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可以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如表6-1所示。
表6-1 评学表
班级 |
|
教师姓名 |
|
系(部) |
|
项目 |
评价指标 |
评价标准 |
学习方面 |
1.学习目的明确 |
A |
B |
C |
2.学习态度端正 |
|
|
|
3.学习方法正确 |
|
|
|
4.学习氛围浓 |
|
|
|
5.学习自觉性强 |
|
|
|
6.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 |
|
|
|
7.作业认真并按时交 |
|
|
|
纪律方面 |
1.按时到班上课 |
|
|
|
2.课堂纪律好 |
|
|
|
3.遵守校规校纪 |
|
|
|
4.遵守考风考纪 |
|
|
|
思想品德方面 |
1.尊敬老师,团结同学 |
|
|
|
2.礼貌待人,态度谦和 |
|
|
|
3.爱护公物 |
|
|
|
4.遵守社会公德 |
|
|
|
合计 |
|
|
|
|
对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
|
|
|
|
2.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包括企业顶岗实习指导人员)的教学过程是否体现了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是否达到了职业岗位标准的技能培养要求,教学方法是否适应高职教育特点,对教学内容是否能根据生产实际进行及时调整,是否注重了学生情感态度的教育。
表6-2 课堂教学学生评分表
班级 |
|
教师 |
|
课程 |
|
项目 |
评价指标 |
标准分 |
实得分 |
备课 |
教学准备充分,内容充实,态度严谨 |
10分 |
|
讲课 |
讲课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讲解难点深入浅出,紧密结合实际,能传授新知识,学识渊博 |
15分 |
|
普通话标准,语言生动,逻辑性强 |
10分 |
|
富有启发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
10分 |
|
合理运用教具、多媒体和电教授课 |
5分 |
|
辅导 |
辅导答疑认真,耐心 |
10分 |
|
作业 |
按时收交,认真批改,有批语 |
10分 |
|
育人 |
能够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意见 |
10分 |
|
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注重能力培养 |
10分 |
|
板书 |
板书工整,设计合理,汉字规范,版面美观 |
10分 |
|
合计 |
|
100分 |
|
表6-3 系(部)教师自评表
项目 |
评价指标 |
标准分 |
实得分 |
德 |
热爱学校,热爱教育事业 |
10分 |
|
爱岗敬业,工作责任心强 |
8分 |
|
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
7分 |
|
勤 |
精心备课,精益求精 |
6分 |
|
相互听课,互相学习 |
6分 |
|
不断学习,自我提高 |
7分 |
|
耐心细致,百问不厌 |
6分 |
|
能 |
讲课精练,重点突出 |
5分 |
|
深入浅出,学生易懂 |
5分 |
|
知识渊博,能传授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 |
5分 |
|
驾驭课堂能力强,学生听课积极性高 |
5分 |
|
教学效果好,不断进行教研、教改 |
5分 |
|
绩 |
优质课、精彩课取得优异成绩 |
7分 |
|
学生评议效果好 |
8分 |
|
积极发表教研、科研论文 |
7分 |
|
合计 |
|
100 |
|
表6-4 教研室评分表
教师姓名 讲授课程
任课班级 评课时间
项目 |
评课指标 |
标准分 |
实得分 |
敬业精神 |
认真备课、批改作业、辅导或答疑,严格管理课堂 |
10 |
|
教研活动 |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学院组织的大型教学活动 |
7 |
|
积极听课,相互提高 |
10 |
|
教学能力 |
教学量、信息量大,讲课速度适当 |
7 |
|
知识准确,熟练,讲解清楚 |
5 |
|
容易接受,牢固掌握 |
5 |
|
教学方法和手段 |
能注意启发,促进思维,培养能力 |
3 |
|
精讲巧练,讲练结合 |
3 |
|
方法得当,教与学双边活动好 |
3 |
|
使用教具恰当有效,教学手段丰富 |
4 |
|
语言简明、生动,有逻辑性 |
3 |
|
普通话标准(非普通话不得分) |
2 |
|
板书工整,设计科学合理,版面美观 |
2 |
|
能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和电教教学 |
3 |
|
教学责任心 |
讲解熟练,耐心,工作认真 |
5 |
|
严格要求,严格管理 |
5 |
|
教学效果 |
注重教书育人、德育渗透 |
4 |
|
学生课堂纪律好,注意力集中 |
4 |
|
学生能领会掌握讲授内容 |
6 |
|
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时间分配合理 |
4 |
|
教案 |
环节齐全,内容丰富 |
5 |
|
合计 |
|
100 |
|
表6-5 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考评表
序号 |
姓名 |
四评得分 |
按比例汇总 总得分 |
成成绩 |
备注 |
学生 评价 |
教师 自评 |
教研室 评价 |
系综合 评价 |
1 |
|
|
|
|
|
|
|
|
2 |
|
|
|
|
|
|
|
|
3 |
|
|
|
|
|
|
|
|
4 |
|
|
|
|
|
|
|
|
5 |
|
|
|
|
|
|
|
|
注:系综合评价占35%,学生评价占35%,教师自评占10%,教研室评价占20%;
3.课程评价标准(比重)
核心能力考核40%
基本能力考核20%
知识能力考核20%
情感态度考核10%
综合能力考核10%
八、毕业要求
(一)毕业学分要求
1.本专业修够148学分方能毕业。
2.公共必修课共39学分。
3.专业课、职业技能课、专业核心课等必修课共109学分。
4.学生必须修读全校公选课4学分,其中艺术类课程选修2学分。
(二)毕业标准
学生思想品德符合要求,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完成各教育教学环节,考核成绩合格,修满规定课程学分和素质学分,获得国家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1-2个,准予毕业。
九、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1.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进程表(附件1)
2.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表(附件2)
3.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进程表(附件3)
4.教学学时分配表(附件4)
5.教学历程表(附件5)
6.总周数分配表(附件6)
7.公共基础课程(限选)开设一览表(附件7)
8.任意选修课程开设一览表(附件8)
编制人:王亚培、张静、孙延安
行业企业参与编制人:高槟楠、毛红杰、孙玉红
院部领导(审核):李宏慧
教务处领导(审定):姚新兆
主管院长(批准执行):张立方
附件1: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进程表
表一
课程 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安排 |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周学时 |
考核方式 |
备注 |
总计 |
理论 |
实践 |
第1学年 |
第2学年 |
第3学年 |
1 |
2 |
3 |
4 |
5 |
6 |
考 试 |
考 查 |
16周 |
15周 |
16周 |
15周 |
17周 |
15周 |
公 共 基础 课 |
必修课 |
02301001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48 |
36 |
12 |
3 |
|
|
|
|
|
|
1 |
|
0230120031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60 |
40 |
20 |
|
4 |
|
|
|
|
|
2 |
|
023010022 |
形势与政策 |
4 |
62 |
31 |
31 |
1 |
1 |
1 |
1 |
|
|
|
1-4 |
|
024040021 |
体育与健康 |
8 |
124 |
44 |
80 |
2 |
2 |
2 |
2 |
|
|
|
1-4 |
|
421010062 |
大学英语 |
8 |
124 |
62 |
62 |
4 |
4 |
|
|
|
|
1-2 |
|
|
016040021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4 |
64 |
30 |
34 |
4 |
|
|
|
|
|
|
1 |
|
119010011 |
职业生涯规划 |
1 |
16 |
10 |
6 |
1 |
|
|
|
|
|
|
1 |
|
020010201 |
创新创业基础 |
2 |
38 |
22 |
16 |
|
|
1 |
|
|
|
|
3 |
在线学习 22学时 |
021010021 |
就业指导与职业素养 |
1 |
15 |
10 |
5 |
|
|
|
1 |
|
|
|
4 |
|
007010031 |
军事理论 |
2 |
30 |
16 |
14 |
|
2 |
|
|
|
|
|
2 |
|
024030051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2 |
32 |
18 |
14 |
2 |
|
|
|
|
|
|
1 |
|
限选课 |
024030061 |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
2 |
30 |
24 |
6 |
|
2 |
|
|
|
|
|
2 |
三选二 (见附件7) |
024030011 |
应用文写作 |
2 |
30 |
20 |
10 |
|
|
|
2 |
|
|
|
4 |
024030021 |
大学语文 |
2 |
30 |
24 |
6 |
|
2 |
|
|
|
|
|
2 |
|
艺术类课程 |
2 |
32 |
22 |
10 |
|
|
2 |
|
|
|
|
3 |
八选一 (见附件7) |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
2 |
32 |
22 |
10 |
|
|
2 |
|
|
|
|
3 |
任选一门 (见附件7) |
|
党史类 |
2 |
32 |
22 |
10 |
|
|
2 |
|
|
|
|
3 |
|
国史类 |
2 |
32 |
22 |
10 |
|
|
2 |
|
|
|
|
3 |
合计 |
|
47 |
737 |
407 |
330 |
17 |
15 |
8 |
6 |
|
|
|
|
|
总计 |
周学时 |
17 |
15 |
8 |
6 |
|
|
|
|
|
课程门数 |
7 |
6 |
5 |
4 |
|
|
|
|
|
注:《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在第1-4学期开设,第1学期3学时,2-4学期2学时,不计学分,不进入教学进程表。《劳动教育》在1-4学期开设,安排在每周二下午进行,共计4个学分。
附件2:
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表
表二
课程 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安排 |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周学时 |
考核方式 |
备注 |
总计 |
理论 |
实践 |
第1学年 |
第2学年 |
第3学年 |
1 |
2 |
3 |
4 |
5 |
6 |
考 试 |
考 查 |
16周 |
15周 |
16周 |
15周 |
17周 |
15周 |
专业 必修课程 |
222030111 |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
5 |
80 |
50 |
30 |
5 |
|
|
|
|
|
1 |
|
★ |
122030051 |
生理学 |
4 |
64 |
48 |
16 |
4 |
|
|
|
|
|
1 |
|
|
122030101 |
药理学 |
3 |
45 |
35 |
10 |
|
3 |
|
|
|
|
2 |
|
|
122030061 |
病理学 |
4 |
60 |
40 |
20 |
|
4 |
|
|
|
|
2 |
|
|
222030221 |
护理学导论 |
2 |
32 |
20 |
12 |
2 |
|
|
|
|
|
1 |
|
|
122030041 |
生物化学 |
2 |
32 |
22 |
10 |
2 |
|
|
|
|
|
|
1 |
|
122030071 |
临床营养学 |
2 |
32 |
22 |
10 |
|
|
2 |
|
|
|
|
3 |
|
122030091 |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 |
4 |
64 |
44 |
20 |
|
|
4 |
|
|
|
3 |
|
|
222030111 |
健康评估 |
2 |
32 |
16 |
16 |
|
|
2 |
|
|
|
|
3 |
|
222030121 |
基础护理学 |
6 |
93 |
61 |
32 |
|
3 |
3 |
|
|
|
2-3 |
|
★ |
222030181 |
护理礼仪 |
2 |
30 |
24 |
6 |
|
2 |
|
|
|
|
|
2 |
|
222030191 |
护理心理学 |
2 |
30 |
20 |
10 |
|
|
|
2 |
|
|
|
4 |
|
222030231 |
老年护理学 |
2 |
30 |
20 |
10 |
|
|
|
2 |
|
|
|
4 |
|
222030241 |
社区护理学 |
2 |
30 |
20 |
10 |
|
|
|
2 |
|
|
|
4 |
|
222030251 |
精神科护理学 |
2 |
30 |
20 |
10 |
|
|
|
2 |
|
|
|
4 |
|
222030211 |
急危重症护理学 |
2 |
30 |
20 |
10 |
|
|
|
2 |
|
|
|
4 |
|
222030141 |
外科护理学 |
7 |
109 |
65 |
44 |
|
|
4 |
3 |
|
|
3-4 |
|
★ |
122030151 |
内科护理学 |
7 |
109 |
65 |
44 |
|
|
4 |
3 |
|
|
3-4 |
|
★ |
222030161 |
妇产科护理学 |
4 |
64 |
44 |
20 |
|
|
4 |
|
|
|
3 |
|
★ |
222030171 |
儿科护理学 |
4 |
60 |
34 |
26 |
|
|
|
4 |
|
|
4 |
|
★ |
合计 |
|
68 |
1056 |
690 |
366 |
13 |
12 |
23 |
20 |
|
|
|
|
|
总计 |
|
|
|
|
|
|
|
|
|
|
|
|
|
周学时 |
13 |
12 |
23 |
20 |
|
|
|
|
|
课程门数 |
4 |
4 |
7 |
8 |
|
|
|
|
|
注: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用“★”标注在备注栏中,一般为6-8门
附件3:
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进程表
表三
课程 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 数 |
学时 |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周学时 |
备注 |
第1学年 |
第2学年 |
第3学年 |
1 |
2 |
3 |
4 |
5 |
6 |
16周 |
15周 |
16周 |
15周 |
17周 |
15周 |
专业 技能 课程 |
313040831 |
国防与入学教育 |
2 |
2 |
60 |
30 |
|
|
|
|
|
|
322030231 |
基础临床护理(一) |
2 |
2 |
60 |
|
30 |
|
|
|
|
|
322030232 |
基础临床护理(二) |
1 |
1 |
30 |
|
|
30 |
|
|
|
|
322030261 |
妇产科护理实训 |
1 |
1 |
30 |
|
|
30 |
|
|
|
|
322030271 |
儿童护理与新生儿监护 |
1 |
1 |
30 |
|
|
|
30 |
|
|
|
322030281 |
急救与重症护理 |
1 |
1 |
30 |
|
|
|
30 |
|
|
|
322030291 |
临床护理实践技能(一) |
17 |
17 |
510 |
|
|
|
|
30 |
|
|
322030292 |
临床护理实践技能(二) |
15 |
15 |
450 |
|
|
|
|
|
30 |
|
合计 |
40 |
|
1200 |
|
|
|
|
|
|
|
附件4:
教学学时分配表
表四
项目 |
学时数 |
百分比 |
理论教学学时分配 |
公共基础课中的理论教学学时 |
407 |
37.1% |
专业(技能)课中的理论教学学时 |
690 |
62.9% |
合计 |
1097 |
100% |
实践学时分配 |
公共基础课中的实践教学学时 |
330 |
17.4% |
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学时 |
366 |
19.3% |
专业技能课程学时 |
1200 |
63.3% |
合计 |
1896 |
100% |
总学时 |
2993 |
实践教学学时占总教学学时的比例 |
63.3% |
附件5:
教学历程表
表五
学 年 |
学 期 |
周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一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注:~理论教学;○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机动;:考试;●顶岗实习;
/毕业设计;☆入学教育与军训;〓放假;◎毕业教育。
附件6:
总周数分配表
表六
学 年 |
学 期 |
理论教学 |
实习实训 |
课程设计 |
顶岗实习 |
毕业设计 |
考 试 |
入学教育 |
军训 |
毕业教育 |
机动 |
总计 |
一 |
1 |
16 |
|
|
|
|
1 |
1 |
1 |
|
1 |
20 |
2 |
15 |
2 |
|
|
|
1 |
|
|
|
2 |
20 |
二 |
3 |
16 |
2 |
|
|
|
1 |
|
|
|
1 |
20 |
4 |
15 |
2 |
|
|
|
1 |
|
|
|
2 |
20 |
三 |
5 |
17 |
|
|
|
|
|
|
|
|
3 |
20 |
6 |
15 |
|
|
|
|
|
|
|
|
5 |
20 |
合计 |
|
|
|
|
|
|
|
|
|
|
120 |
附件7
公共基础课程(限选)开设一览表
表七
课程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设学期 |
备注 |
1 |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
2 |
2 |
三选二 |
2 |
应用文写作 |
2 |
3-4 |
3 |
大学语文 |
2 |
2 |
4 |
美学基础 |
2 |
3 |
八门课程任选一门 (非艺术类专业学生至少选修1门) |
5 |
音乐鉴赏 |
2 |
3 |
6 |
美术鉴赏 |
2 |
3 |
7 |
影视鉴赏 |
2 |
3 |
8 |
舞蹈鉴赏 |
2 |
4 |
9 |
书法鉴赏 |
2 |
4 |
10 |
戏剧鉴赏 |
2 |
4 |
11 |
戏曲鉴赏 |
2 |
4 |
12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2 |
2-4 |
任选一门 在线学习 |
13 |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 |
2 |
2-4 |
14 |
延安精神概论 |
2 |
2-4 |
15 |
红船精神与时代价值 |
2 |
2-4 |
16 |
东北抗联精神 |
2 |
2-4 |
17 |
中国红色文化精神 |
2 |
2-4 |
18 |
延安精神特色素质教育 |
2 |
2-4 |
19 |
中国传统文化撷英 |
2 |
2-4 |
20 |
世界舞台上的中华文明 |
2 |
2-4 |
21 |
中国近代史 |
2 |
2-4 |
附件8
任意选修课程开设一览表
表八
课程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设学期 |
授课方式 |
1 |
高等数学 |
4 |
60 |
2 |
集中面授 |
2 |
集邮与收藏 |
2 |
32 |
1-4 |
集中面授 |
3 |
社交礼仪 |
2 |
32 |
3 |
集中面授 |
4 |
普通话达标 |
2 |
32 |
2 |
集中面授 |
5 |
英语口语 |
2 |
32 |
4 |
集中面授 |
6 |
英语阅读与欣赏 |
2 |
32 |
2 |
集中面授 |
7 |
中国传统文化 |
2 |
32 |
3 |
集中面授 |
8 |
演讲与口才 |
2 |
32 |
3 |
集中面授 |
9 |
茶道与茶艺 |
2 |
32 |
2 |
集中面授 |
10 |
西游记的智慧启迪 |
2 |
32 |
3 |
集中面授 |
11 |
老子的人生智慧 |
2 |
32 |
3 |
集中面授 |
12 |
时装表演 |
2 |
32 |
1 |
集中面授 |
13 |
吉他演奏 |
2 |
32 |
1 |
集中面授 |
14 |
形体训练 |
2 |
32 |
1 |
集中面授 |
15 |
公共关系学 |
2 |
32 |
1 |
集中面授 |
16 |
市场营销 |
2 |
32 |
1 |
集中面授 |
17 |
领导力与高效能组织 |
2 |
32 |
1 |
集中面授 |
18 |
微机维修技术 |
2 |
36 |
1-4 |
集中面授 |
19 |
Flash |
2 |
36 |
1-4 |
集中面授 |
20 |
Photoshop |
2 |
36 |
1-4 |
集中面授 |
21 |
C语言程序设计 |
2 |
36 |
1-4 |
集中面授 |
22 |
影视后期编辑与合成 |
2 |
36 |
1-4 |
在线学习 |
23 |
解码国家安全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24 |
关爱生命——急救与自救技能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25 |
创新思维训练 |
1 |
18 |
1-4 |
在线学习 |
26 |
领导力与高效能组织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27 |
职场沟通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28 |
职业素质养成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29 |
职熵——大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提升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30 |
职场菜鸟礼仪指南 |
2 |
35 |
1-4 |
在线学习 |
31 |
大学生就业21问 |
1 |
14 |
1-4 |
在线学习 |
32 |
企业文化——职场新人升级攻略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33 |
轻松玩转职场——职场沟通与写作技巧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34 |
职业沟通技能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35 |
应用写作技能与规范 |
2 |
34 |
1-4 |
在线学习 |
36 |
Campus English——校园英语,我的大学 |
2 |
35 |
1-4 |
在线学习 |
37 |
高等数学-高职高专 |
3 |
42 |
1-4 |
在线学习 |
38 |
大学生爱国教育十讲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39 |
上大学,不迷茫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40 |
有礼同行,伴礼一生——大学生礼仪修养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41 |
走进故宫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42 |
伟大的《红楼梦》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43 |
中国历史地理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44 |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品格与修养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45 |
中国历史地理概况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46 |
城市与文化遗产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47 |
中国茶文化与茶健康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48 |
中国茶世界之旅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49 |
中原文化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50 |
民间美术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51 |
古诗词鉴赏 |
2 |
31 |
1-4 |
在线学习 |
52 |
中国音乐史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53 |
弟子规与人生修炼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54 |
中国饮食文化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55 |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56 |
神话传说故事与中国文化 |
1 |
16 |
1-4 |
在线学习 |
57 |
丝绸之路文明启示录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58 |
走进意大利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59 |
日本礼仪 |
2 |
31 |
1-4 |
在线学习 |
60 |
俄罗斯风情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61 |
师魂 |
1 |
16 |
1-4 |
在线学习 |
62 |
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 |
2 |
36 |
1-4 |
在线学习 |
63 |
海洋文明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64 |
奇妙的力量——思维力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65 |
《道德经》与管理智慧 |
2 |
29 |
1-4 |
在线学习 |
66 |
品读经典:《诗》《老》《庄》选粹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67 |
生态文明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68 |
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社会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69 |
食品安全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70 |
地球历史及其生命的奥秘 |
2 |
36 |
1-4 |
在线学习 |
71 |
eye我所爱-呵护你的眼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72 |
环境保护导论 |
1 |
17 |
1-4 |
在线学习 |
73 |
探索神奇的植物世界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74 |
常见感染病 |
2 |
29 |
1-4 |
在线学习 |
75 |
关爱父母健康 |
1 |
18 |
1-4 |
在线学习 |
76 |
果蔬营养与生活 |
2 |
34 |
1-4 |
在线学习 |
77 |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
1 |
18 |
1-4 |
在线学习 |
78 |
健康之美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79 |
小穴位 大健康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80 |
近视防控 |
1 |
14 |
1-4 |
在线学习 |
81 |
实验安全你我他 |
1 |
14 |
1-4 |
在线学习 |
82 |
中外美术评析与欣赏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83 |
外国建筑赏析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84 |
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85 |
欧美电影文化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86 |
电影作品读解 |
2 |
33 |
1-4 |
在线学习 |
87 |
漫谈岩土中的工程艺术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88 |
科学的精神与方法 |
1 |
14 |
1-4 |
在线学习 |
89 |
名企风采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90 |
名企之魂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91 |
学问海鲜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92 |
民族健身操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93 |
服装色彩搭配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94 |
英语口语直通车 |
1 |
18 |
1-4 |
在线学习 |
95 |
英语口语趣谈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96 |
演讲学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97 |
主题英语 |
2 |
31 |
1-4 |
在线学习 |
98 |
英语演讲与辩论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99 |
冲上云霄——飞机鉴赏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100 |
小咖啡大世界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101 |
office高效办公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102 |
《红楼梦》“三书” 浅说 |
2 |
34 |
1-4 |
在线学习 |
103 |
中国旅游线路地理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104 |
Excel经管应用 |
2 |
29 |
1-4 |
在线学习 |
105 |
心理咨询基本技能训练 |
1 |
15 |
1-4 |
在线学习 |
106 |
一起学说普通话 |
1 |
16 |
1-4 |
在线学习 |
107 |
生活中的语言与语言学 |
1 |
14 |
1-4 |
在线学习 |
108 |
意象的艺术:汉字符号学 |
2 |
31 |
1-4 |
在线学习 |
109 |
地球科学概论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110 |
揭秘微观世界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111 |
视频压缩通信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112 |
数字图像处理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113 |
建筑设计入门 |
1 |
14 |
1-4 |
在线学习 |
114 |
急救在身边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115 |
护理基本技能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116 |
国际商务英语 |
1 |
16 |
1-4 |
在线学习 |
117 |
导游业务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118 |
旅游礼仪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备注:
1.学生在校期间任意选修课程不低于2门,获取学分不得低于4学分。
2.授课方式中的“集中面授”是指校内课堂教学;“在线学习”是指在爱课程、智慧树等各类在线开放的课程学习平台上自主学习,获取学分。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护理专业(国际方向)
人才培养方案
(2019版)
二级院(部) |
: |
护理学院 |
编 制 人 |
: |
王亚培、张 静、孙延安 |
审 核 人 |
: |
李宏慧 |
制订日期 |
: |
2019.8 |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
二〇一九年七月
护理专业(国际护理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一)专业名称:护理(国际护理方向)
(二)专业代码:620201
二、入学要求
招生对象:本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中专毕业生
培养层次:普通大专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三年
四、职业面向
表1-1 护理专业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所属专业类 (代码) |
对应行业 (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62 |
6202 |
84 841 842 843 849 |
2-05-08 GBM1-98 |
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养老 机构、康复中心 等临床护理人员 |
全国护士执业 资格证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随着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对医疗保健和社区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各类医护人员和社区卫生保健人员的严重短缺,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共同问题,据统计,欧美等国家缺护士20万名,需从第三世界国家引进约10万名注册护士,如何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积极开拓护理服务领域的国内外劳动市场,培养具有国际资格的国际涉外护理人才,是目前国际护理专业面临的首要任务,但与国外护理教育相比,我们在护理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有必要借鉴国外护理的经验,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较快我国国际护理方向的课程改革。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坚持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使教学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全面提高护理教学工作质量,面向各级医疗机构、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单位,培养出: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及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由素质、知识、能力三个方面的要求组成。
在素质方面,对照相关要求,并结合专业特点确定。在知识、能力方面,对应人才培养目标,对照有关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和通过企业调研、职业能力分析提出的有关具体要求,研究确定并分条目列举。
1.素质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并取得计算机文化基础证书。具有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能利用工具书阅读一般的英文资料。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具有爱岗敬业、严谨务实、勇于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操守。
4. 知识
①掌握基础护理、临床护理常用护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②具有对危重病人的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
③各系统疾病的护理评估、治疗要点、护理措施。
④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理生理,辅助检查、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⑤妇产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常见病病人的护理措施
⑥儿科病人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并制定护理计划。
5. 能力
①会基础护理、临床护理常用护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②能对危重病人的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
③能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开展精神卫生方面的服务;
④能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整体护理和保健服务、康复指导和进行卫生宣教;
⑤能在医院、科室护理管理工作;
⑥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护理科学研究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学分及学时:3学分,48学时。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加深对新时代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明确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光荣而又重大的历史使命;提高思想、政治、道德、法律方面的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思想上有所触动、心灵上有所感悟、行为上有所体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使大学生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代新人的历史责任,人生观、人生价值、正确对待人生矛盾,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的起源和本质、传统美德、革命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基本法律知识等内容。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学分及学时:4学分,60学时。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运用毛泽东思想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发奋学习的积极性。
(3)课程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3.形势与政策
(1)学分及学时:4学分,62学时。
(2)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学生基本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理论观点、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把理论渗透到实践中,指导自己的行为。
(3)课程主要内容:根据教育部社政司和和河南省教育厅下发的每学期《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主要围绕党和国家推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当代国际、国内形势的热点、焦点问题,并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来确定,组织实施我校全校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紧紧围绕国内外形势、重大事件、重要时事和我国的对外政策,围绕我省建设,以提高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认知能力为着力点,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大局。
4.体育与健康
(1)学分及学时:8学分,124学时。
(2)课程目标:通过理论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质、健康与体育的关系,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通过技能学习,发展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敢于竞争的优良品质,分为五个局域目标。①运动参与目标②运动技能目标③身体健康目标④心理健康目标⑤社会适应目标。
(3)课程主要内容:课程实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第一学期按照行政班级上课,主要学习内容以田径和身体素质为主;第2—4学期每学期学生自主选择一项体育项目进行学习,开设项目主要有:篮球、足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体育舞蹈、武术等项目,使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能掌握2个及以上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5.大学英语
(1)学分及学时:4学分,124学时。
(2)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重点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课程从高等教育“育人”本质要求出发,充分发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人文关怀作用,着力将德育教育贯穿于英语课堂,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整个课程体系,全面渗透到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全过程。
(3)课程主要内容: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为依据来组织英语教学内容,其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句法、语义和语用等语言知识,其应用技能主要指听、说、读、写、译等五项语言综合运用技能,其中听、读为接受性技能,说、写、译为产出性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以活动为主线,以主题为纲,加强知识学习,突出语言技能的操练,正确运用学习策略,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6.计算机应用基础
(1)学分及学时:4学分,64学时。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了解微型计算机的组成,能熟练使用打字软件快速完成文字录入,掌握Windows 7操作系统使用,具备使用Word 2010完成文档的编辑和排版的能力,具备使用Excel 2010完成数据报表的录入和快速计算的能力,具备使用PowerPoint 2010快速完成演示文稿制作的能力,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具备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应用能力,具备网络信息搜索与获取能力等。
(3)课程主要内容: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7操作系统,Word 2010,Excel 2010,PowerPoint 2010,网络基础知识,常用工具软件应用,网络信息搜索与获取。
7.职业生涯规划
(1)学分及学时:1学分,16学时。
(2)课程目标:本门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3)课程主要内容:主要讲授职业生涯认知、自我资源盘点、决策与行动和自我生涯发展;专业认知主要讲授专业发展概况、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就业情况;职业认知主要讲授职业概况、职业素质能力要求、职业发展特点和行业发展历程;团体训练通过适应性训练辅导,实现学生由高中角色到大学角色的顺利转变,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职业探索实践通过学生对职业的实践调查,深化对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识,进一步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
8.创新创业基础
(1)学分及学时:2学分,38学时。
(2)课程目标:本课程高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工作理念为目标而开设的一门设计创新类课程,课程以多门学科的发展历史为背景,使学生认识工作、科学和技术,以创新理念与方法为理论指导,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工作实际问题,树立学生的工作创新意识,能从创新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在团队合作过程需要注重的交往礼仪,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后续创新实践乃至就业创业奠定理念基础。
(3)课程主要内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学业规划)设计、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创业基础理论教育、毕业生就业指导等理论知识传授以及实践指导等,帮助学生建立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择业、创业观,提高就业能力,掌握就业技巧,能够顺应时代要求,及时就业或创业。
9.就业指导与职业素养
(1)学分及学时:1学分,15学时。
(2)课程目标: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3)课程主要内容:认识职业世界、职业素养、职业个性、职业选择、就业准备、职场技巧。引入大量案例,从案例入手论述和介绍职业素养与就业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每节课都配有思考与训练题及讨论题,供学生检查的学习效果。
10.军事理论
(1)学分及学时:2学分,30学时。
(2)课程目标: 通过对军事理论课的学习,使学生既能学到大量现代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知识,对军事思想、军事科技、高技术战争、国际战略环境和我国国防建设等方面有一个基本了解,又能认清国防与国家安危存亡、民族荣辱兴衰的密切关系,提高对国防的地位、作用的认识,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既能加深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的理解,激发爱党、爱国和爱军的热情,又能接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既能了解国际风云变幻及对我国构成的威胁与挑战,又能学习党的对外关系的方针和政策,明确自己所担负的历史责任,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
(3)课程主要内容:该课程是对大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主要包括中国国防、世界军事形势、军事思想、新军事变革、军事高技术、高技术战争、军兵种知识、空天战及人民防空等内容。着力介绍现代最新军事科学技术、国防知识与国防建设,以及未来战争的知识等。
1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学分及学时:2学分,32学时。
(2)课程目标:坚持以心理学及相关理论为依据,努力做到科学性与应用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坚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耐挫性,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意志品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养的目的,从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3)课程主要内容:做心灵阳光的本质安全人,适应崭新环境,悦纳提升自我,提高情绪智力,培养健全人格,学会与人交往,压力及应对方法,恋爱心理及调适,学习心理及调适,网络安全,财产安全,校园安全等。
12.应用文写作
(1)学分及学时:2学分,30学时。
(2)课程目标:掌握应用文写作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常用应用文的文种、写作结构和写作要求,使学生能选择恰当的文种处理公务和日常事务,在写作实践的基础上,找出应用文文体写作的基本规律,具备举一反三的写作能力。
(3)课程主要内容:该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以日常文书、行政公文、事务文书、职业文书等常用文种的学习为主,通过对常用文书的摹写实践和写作语言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处理日常问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实现能力培养与价值引导的统一。
13.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1)学分及学时:2学分,30学时。
(2)课程目标: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教会学生生存的智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3)课程主要内容:该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集文学鉴赏、文化知识、艺术欣赏、美学美育等为一体公共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实现学生文学欣赏、艺术修养、美感品质的逐步提升,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14.大学语文
(1)学分及学时:2学分,30学时。
(2)课程目标:在中学语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其学会熟练运用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日常的写作,能够将语文知识与本专业课程相结合进行创作性的学习。
(3)课程主要内容:该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重语文教学的语言性、文学性和人文性三大知识维度,使学生掌握有关语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提高和强化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二)专业(技能)课程
1.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1)课程学分及学时:5学分,80学时。
(2)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具有极强的动手能力,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同时培养学生掌握人体器官的观察方法,确定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毗邻关系,熟悉某些器官的体表投影,熟练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骨性、肌性和皮肤标志,能用显微镜观察法或者电化教学手段观察并理解主要器官的微细结构,学会测试人体功能活动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进行保健护理和卫生宣教。
(3)课程主要内容:主要从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等内容讲授人体的各系统组成以及功能,人体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基本功能及功能调节,使学生掌握与专业有关的正常人体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基本知识,认识机能与结构的联系、机体的整体统一性及其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
2.课程名称:生理学
(1)课程学分及学时:4学分,64学时
(2)课程目标:通过对《生理学》的学习,理解和应用现代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水平和整体水平,特别是从整体水平理解人体的各项正常生理功能,并阐明其发生机制和活动规律,以及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活动的影响,同时为学习相关后续的基础、眼视光技术专业相关课程奠定基础。
(3)课程主要内容:生理学发展的阶段,生命的基本特征和生理机能的调节方式。物质跨膜转运、生物电理论和肌肉收缩原理等理论解释相关生理现象。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神经系统对运动、感觉机能的调节和植物神经的内脏调节理论,脑的高级功能,视觉、听觉的信号传导过程及其机制,前庭器官的功能。血液的理化性质,血液凝固和抗凝的机制,人体血型的分类及输血的原通过心肌生物电现象、生理特性、心动周期、血压的形成与调节、心血管功能的调节、微循环和个别器官的循环的学习,心血管功能的特点。呼吸运动过程及原理、气体交换及气体运输的原理和呼吸运动的调节理论。
3.课程名称:病理学
(1)课程学分及学时:4学分,60学时
(2)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掌握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的总体规律,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奠定扎实的基础,从而具备一定的临床分析能力以及合作、沟通及协调能力,为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掌握各系统疾病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掌握各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治疗要点;了解各系统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课程主要内容: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讲授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的机制、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所出现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在临床上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即临床表现)以及疾病的转归与结局。同时阐述了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发热、缺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肿瘤等病理变化机制、特点以及对机体造成的影响。
4.课程名称:药理学
(1)课程学时及学分:3学分,45学时
(2)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灵活、开放的人文精神,关系、爱护、尊重服务对象和认真严谨热情的工作作风,牢固的专业思想,正确的学习目标,良好的学习态度,具备对个人家庭社区药学服务对象开展用药咨询的基础知识,具有对常见病病人用药期间的病情变化与药物作用进行观察和初步分析的能力,对选用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初步的评估,具有学习药理的能力和和运用药理知识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监护和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应,防止和减少不良反应和事故的发生,以达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目的。
(3)课程主要内容:主要讲授临床常用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药物代谢过程、药物用途、不良反应、用药监护,以及药物的相互作用,常用制剂、用法与剂量等。使学生能运用药理学知识和技能,在临床护理中正确执行处方、医嘱、观察药物疗效、监测不良反应并做出初步的应急处理,使学生能在临床药疗过程中结合系统化整体护理的需要。
5.课程名称:护理学导论
(1)课程学分及学时: 2学分,32学时
(2)课程目标:使学生对护理专业内涵的理解更深刻,从而产生对护理事业的挚爱,对护理工作产生由“职业”飞跃到“事业”的认同感,进而能够全身心地服务于患者。本课程主要是针对高职护理专业刚入学新生,旨在引导护生对护理专业有一正确认识,建立明确的内在的护理专业信念,培养职业认同感,激发学习兴趣,自觉学好护理专业。培养具有较高道德力、亲和力、服务力、发展力的新型护理人才。
(3)课程主要内容: 主要讲授护理学的发展史,护理学的知识体系和范畴的内容和护理工作任务,人的成长与发展的原则和规律,健康与疾病,护理理念,健康教育,护士与患者,护患沟通,护理专业团队合作,护理工作方法,护理思维的形成,依法执护,护理生涯规划,护士职业形象设计等内容。
6.课程名称:生物化学
(1)课程学时及学分:2学分,32学时
(2)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能培养认真、严谨、创新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科学探索精神,同时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生物化学研究进展的兴趣。学生可养成对科学的认真态度以及拥有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积极进取精神。加强心理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化、框架化、网络化训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课程主要内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包括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核酸的结构与功能、酶的结构与功能;注意了解研究前沿:蛋白质组学。物质代谢及调节,包括:糖代谢、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生物氧化和物质代谢调节,联系临床应用,如糖脂代谢与肥胖,感受生化知识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遗传信息传递,包括: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调控和基因工程。
7.课程名称:临床营养学
(1)课程学分及学时:2学分,32学时
(2)课程目标:使学生熟悉和掌握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素及其代谢的基本理论,理解合理营养的卫生要求与膳食要求,掌握不同生理与病理情况的营养需求。能够从事社区营养咨询、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能够胜任医院营养科的一般工作,具有继续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
(3)课程主要内容: 主要讲授营养学基础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能量、维生素、矿物质、水、膳食纤维,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等不同种类健康人群的营养特点,营养调查与营养评价,医院膳食,肠内肠外营养,常见的营养疾病等内容。
8.课程名称: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
(1)课程学时及学分:4学分,64学时
(2)课程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的基本知识,了解与护理学专业相关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理论的实际应用和新进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热爱护理专业,具有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善于沟通,乐于创新,敢于接受挑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耐心、同情心和爱心;具有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积累必要的知识,并为今后从事的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课程主要内容:主要讲授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抗原物质的种类、特性;以及机体免疫系统与抗原物质作用产生免疫应答的规律、免疫应答的生理和病理效应、免疫学技术的应用,以及研究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其内容包括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抗原物质、抵抗力、遗传变异和培养条件、致病物质、所致疾病、致病机制和免疫性,以及传染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原则等内容。
9.课程名称:健康评估
(1)课程学时及学分:2学分,32学时
(2)课程目标:学会对常见症状的健康评估、体格检查、护理病历书写,使学生理解常见症状发生的机理及临床意义,能初步运用实验诊断和心电图诊断的知识解决护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具备乐观、开朗的性格、宽容的胸怀,赤诚美好的心灵;倡导细致观察、反应敏捷、有条不紊的工作作风;树立认真负责、虚心好学精神;尊重、关心和爱护病人,一丝不苟为病人服务的精神。
(3)课程主要内容:主要讲授健康评估的内容与方法、常见临床症状、正常与异常心电图知识、常用标本的实验室检查的方法、参考值、临床意义以及影像检查的基本常识,讲授整体护理的发展趋势、基本概念、相关理论、独特理论、护理程序和步骤及常见的护理诊断和护理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格式与内容。培养学生树立整体护理的理念,使学生能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临床常见病确立护理诊断。
10.课程名称:基础护理学
(1)课程学分及学时:6学分,93学时。
(2)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能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运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提供整体护理;能运用护理的基本知识进行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和健康指导;能规范地进行各项基本护理技术操作;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较强的应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护理程序解决临床护理问题,为临床实习和毕业后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3)课程主要内容:主要讲授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学基本概念及其关系、现代护理学基本理论、护理程序及生活护理、保健护理、科常用护理技术、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疾病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知识解决护理工作中的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具有熟练的生活护理、保健护理、疾病护理基本技能,临床常用护理文件的书写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无菌观念、责任观念、用药的核对观念和安全观念、爱伤观念。
11.课程名称:护理礼仪
(1)课程学时及学分:2学分,30学时
(2)课程目标:提升学生礼仪培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具有良好礼仪修养的护士。规范学生工作中的礼仪。培养学生慎独精神、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能应用护理礼仪理论和实践;具有规范、熟练的基本行为;能融洽地进行护患沟通;能恰当地进行职业形象设计。熟悉仪容、服饰礼仪的基本要求;掌握护理工作中的礼仪相关知识及其基本要求;掌握护理职业形象的规范要求;掌握护理工作中的沟通技巧;了解护理礼仪的重要性及日常生活中的礼仪。
(3)课程主要内容:护士礼仪与职业形象的培养,仪容礼仪,服饰礼仪,基本行为礼仪,工作中的行为礼仪,言谈的基本礼仪,护理工作中的言谈礼仪,基本交往礼仪,在医院内的交往礼仪,接待礼仪,送别礼仪,各工作部门护理工作礼仪,护理操作礼仪涉外交往礼仪,涉外交往的基本原则,世界主要国家的礼仪习俗,节日礼仪习俗,宗教礼仪习俗。
12.课程名称:护理心理学
(1)课程学时及学分:2学分,30学时
(2)课程目标: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形成对心理现象的科学认识,培养正确的心理发展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培养正确的健康观,培养对护理职业的热爱。理解人的心理现象、发展规律以及人的社会表现,理解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理解护理人员角色及其职业适应,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心理需要以及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护理,掌握心理护理的基本技能,能够对各种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护理。
(3)课程主要内容:主要介绍护理心理学的性质、对象、任务及研究方法,心理学基础、护士职业心理素质及其优化,健康、应激与心理社会因素,临床心理评估,心理护理,临床心理护理方法,不同年龄不同疾病阶段的心理护理,临床病症及治疗的心理护理,心身疾病病人的心理护理,生物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心理护理等。
13.课程名称:老年护理学
(1)课程学分及学时:2学分,30学时
(2)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老化理论和衰老变化,掌握老年人的护理评估、健康保健,掌握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熟悉常见老年慢性病和精神疾病的护理,了解康复护理,掌握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课程主要内容: 主要讲授老年学、老年医学及老年护理的发展,老年人的健康评估,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及护理,老年人心理与护理,老年人的健康保健,老年人的健康教育,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护理,老年病人的安全用药与护理,老年病人的康复护理等内容。
14.课程名称:社区护理学
(1)课程学时及学分:2学分,30学时
(2)课程目标: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养成高情感性的人际沟通能力,逐步形成独立的工作能力。说出社区、社区卫生服务、社区护理的基本特点。知道家庭、社区人群、慢性病人、传染病人的特点。知道健康教育的特点与要求,并能说明其在社区护理中的重要性。知道预防接种、健康检查与计划生育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够对社区传染病人进行有效隔离与护理服务。能够对社区伤、残患者提供康复护理指导与健康宣教。
(3)课程主要内容: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内容、特点;社区护理的工作范围。社区护理的历史、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职业因素与健康、自然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社区健康评估的方法。家庭的概念和类型、家庭访视的目的与意义、家庭访视的种类和程序、家庭访视中的注意事项、家庭病床的概念、家庭护理的概念、家庭护理的特点。健康教育的概念、社区健康教育的内容、能制定社区健康教育计划。社区儿童保健、社区妇女保健、中、老年人保健的具体内容。慢性病的高危因素、心脑血管病病人的社区管理与护理、糖尿病病人的社区管理与护理。社区康复护理的基本方法。社区康复护理的对象和内容、社区康复护理的特点与实施原则。
15.课程名称:精神科护理学
(1)课程学分及学时:2学分,30学时
(2)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各类精神疾病的护理常规、分级护理管理、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熟悉各种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了解精神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能够正确地进行精神疾病的症状评估、风险评估和病史采集,制定准确、恰当的护理措,进行科学的专科健康教育。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学会“治疗性沟通”,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3)课程主要内容: 主要讲授精神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精神科护理的基本内容与基本技能,精神障碍患者危急状态的防范与护理,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情感障碍患者的护理,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的护理,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患者的护理,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精神疾病治疗的护理,精神疾病的家庭护理社区防治与康复等内容。
16.课程名称:急危重症护理学
(1)课程学时及学分:2学分,30学时。
(2)课程目标:培养“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强化训练整体护理观念,养成认真、细致、热情、主动实施护理措施的工作意识,热爱护理工作,不怕脏不怕累,乐于奉献,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对患者要有同情心和爱心,尊重患者,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具有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工作精神,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能掌握各种监测与治疗设备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各种常见急症抢救的技术和方法。
(3)课程主要内容:心电监护技术,心肺复苏术,压力套组及压力包的使用,止血、包扎、固定术,除颤术,院前救护、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常用急救与监护技术、监护技术对急危重病人应急处理抢救、实施急救与监护技术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测、对急危重病人进行紧急处理。
17.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
(1)课程学时及学分:7学分,109学时
(2)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外科护理技能来解决外科护理岗位中常见病、多发病护理问题的能力,为日后从事外科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独立判断、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使用沟通技巧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具有严谨、慎独的工作作风,敏锐的观察力。学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情评估、遵医嘱进行术前准备,急症患者应急处理。独立完成手术室护理工作,如无菌操作技术、常用手术器械的使用、简单手术的配合。学会使用常用的外科急救设备。知道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理生理,辅助检查。说出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说出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术前准备内容、术后护理要点、健康宣教。列举不同手术名称、部位、体位和配合要点,不同麻醉的部位、体位和护理要点。
(3)课程主要内容:外科护理学绪论、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患者的护理、外科休克患者的护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患者的护理、外科营养支持疗法患者的护理、麻醉患者的护理、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外科感染病患者的护理、损伤患者的护理、移植患者的护理、颅脑疾病患者的护理、颈部疾病患者的护理、胸部疾病患者的护理、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与腹部损伤患者的护理、胃肠疾病患者的护理、肝胆胰疾病患者的护理、周围血管患者疾病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骨与关节疾病患者的护理
18.课程名称:内科护理学
(1)课程学时及学分:7学分,109学时
(2)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独立判断、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人际交往水平和有效沟通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掌握身体各个系统疾病的发病原因、身体评估要点、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等理论知识。了解身体各个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熟悉疾病对应的护理诊断。掌握特殊疾病典型的实验室检查项目。能根据患者的发病症状体征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给予完善的护理措施;能对不同系统疾病的患者依据护理程序的要求制定完善的护理方案;会跟不同种类疾病的患者及其家属做出正确有效的健康宣教,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
(3)课程主要内容: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循环系统病人的护理,消化系统病人的护理,泌尿系统病人的护理,内分泌系统病人的护理,血液系统病人的护理,神经系统病人的护理、风湿性疾病患者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传染疾病患者的护理。
19.课程名称:妇产科护理学
(1)课程学时及学分:4学分,64学时
(2)课程目标: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具有求实、严谨、创新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掌握妇产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常见病病人的护理措施。熟悉常见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并制定护理计划。了解妇产科护理的概念、范畴和发展趋势。能运用护理程序为不同健康需求的妇女提供妇产科的专业护理,能运用有效的沟通技术促进护患关系、加强医护合作、护护合作。
(3)课程主要内容: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知识,正常妊娠分娩及产褥期母儿的保健与护理,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分娩期并发症及产褥感染妇女的护理,妇科病人的护理评估及妇科检查的护理配合,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病人的护理,月经失调病人的护理,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疾病病人的护理
20.课程名称:儿科护理学
(1)课程学时及学分:4学分,60学时。
(2)课程目标:强化专业理念,热爱儿科护理工作,对儿童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有为护理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运用儿科知识开展健康指导、卫生咨询、预防儿科常见疾病。掌握儿科护理的基本概念,培养应用型的高等护理专科人员。掌握现代护理模式,全方位地体现以病儿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对于实践课的操作内容要求动手比例达85%以上。对于临床实习课程内容要求掌握护理程序。
(3)课程主要内容: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保健要点,小儿生长发育规律特点和预防接种,小儿健康评价方法,儿童保健管理,营养与营养性疾病病儿的护理,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病儿的护理,小儿常见疾病病儿的护理包括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等病儿的护理。
21.课程名称:护理日语
(1)学分及学时:8学分,124学时。
(2)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的日语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重点培养学生实际应用日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日语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课程从高等教育“育人”本质要求出发,充分发挥日语课堂教学的人文关怀作用,着力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日语课堂,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整个课程体系,全面渗透到高职日语课程教学全过程。
(3)课程主要内容:以大家的日语教学大纲为依据来组织日语教学内容,其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句法、语义和语用等语言知识,其应用技能主要指听、说、读、写、译等五项语言综合运用技能,其中听、读为接受性技能,说、写、译为产出性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以活动为主线,以主题为纲,加强知识学习,突出语言技能的操练,正确运用学习策略,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并在平时上课期间就充分接触了解到涉外相关知识和体验,除了加强护理专业知识外,更加重视对语言和职业素养等基本工作技能和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员毕业后更容易和国际接轨,拓宽了就业渠道,使出国留学、就业更加容易,国内就业也会因为多了一份技能和良好的个人素养而多一份优势。
七、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根据我院护理专业目前在校生数量,目前配备护理专业教师为45人人,能达到师生比为1:24(不含公共课)。
护理专业带头人为副教授,从事护理学教学与管理二十余年,对于护理专业发展有身后的造诣,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在护理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同时专业教师具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护理专业双师型占专业教师比为65%。
兼职教师应主要来自于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平煤医疗集团总医院,解放军989医院,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承担护理专业部分专业课程教学以及实习实训指导等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作为校内实践教学的延伸,与医院携手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实现实训条件的社会沟通,达到资源共享,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置身于现实工作场景中,进一步加强第一岗位任职能力及关键能力的培养。
护理专业与河南平顶山第一人民医院、平煤集团总医院、解放军第989医院、平顶山第二人民医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更好地培养出实用人才,为医院为社会服务。
校外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接受学生工学交替实习;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参与教学方案设计,指导学生实习。搭建职业场所能力训练的平台,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完成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强化职业岗位技能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利用校内实训室资源,在实训环境中达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适应能力训练的目的。
平煤集团在校内建立了平职卫生所和药房,可供学生进行基础护理相关课程的实训教学,满足学生实践性学习的要求。
(三)教学资源
1.教学参考书
教材名称 |
主编姓名 |
出版社名称 |
出版日期 |
《基础护理学》 |
周春美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6.11 |
《外科护理学》 |
熊云新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7.11 |
《内科护理学》 |
李丹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7.11 |
2. 参考网站
供本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资源还有:
中国卫生人才网 |
http://www.21wecan.com/ |
中国护士网 |
http://www.chinanurse.cn/index.html |
中国护理网 |
http://www.nursesky.com/huli/ |
医学教育网 |
http://www.med66.com/?c=17779002 |
(四)教学方法
①示范讲解法:
教师对操作流程进行示范操作,边做边讲解。
②情景模拟法:
模拟医院的病房环境,模拟医院的疾病发生情景,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基础技能分组练习如何处理医院常见的突发情况,提高学生的应急应变和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③案例分析、讨论法:
在讲授核心课程各系统疾病过程中拿出经典病例样本,学生就样本展开讨论,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在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医患沟通上进行讨论。使教学形成良好的氛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④实物演示法、视频教学法
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将实物和视频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所要学习的人体结构,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避免了单纯讲授的枯燥无味。
(五)教学评价
1. 课程考核的核心:
①完成岗位工作任务过程中能力掌握的程度(专业技术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②职业素养(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道德)
2.考核方法:
①知识考核:笔试 20%
②岗位能力考核:项目实践训练 70%
③职业素质考核: 10%
3.考核要求:
①理论考试:期末笔试,闭卷。考试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
②实践考核:有专任教师和医院指导教师,履行双重身份的职责,进行现场管理与考核,根据学生完成岗位工作的过程与工作态度几工作完成的质量等进行综合评定。
(六)质量管理
通过教师评学、学生评教、企业岗位评价(通过能力考核),也就是说,要教师评学和学生评教相结合、学习者自评和互评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完成本课程的质量管理。
1.对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可以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如表6-1所示。
表6-1 评学表
班级 |
|
教师姓名 |
|
系(部) |
|
项目 |
评价指标 |
评价标准 |
学习方面 |
1.学习目的明确 |
A |
B |
C |
2.学习态度端正 |
|
|
|
3.学习方法正确 |
|
|
|
4.学习氛围浓 |
|
|
|
5.学习自觉性强 |
|
|
|
6.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 |
|
|
|
7.作业认真并按时交 |
|
|
|
纪律方面 |
1.按时到班上课 |
|
|
|
2.课堂纪律好 |
|
|
|
3.遵守校规校纪 |
|
|
|
4.遵守考风考纪 |
|
|
|
思想品德方面 |
1.尊敬老师,团结同学 |
|
|
|
2.礼貌待人,态度谦和 |
|
|
|
3.爱护公物 |
|
|
|
4.遵守社会公德 |
|
|
|
合计 |
|
|
|
|
对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
|
|
|
|
2.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包括企业顶岗实习指导人员)的教学过程是否体现了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是否达到了职业岗位标准的技能培养要求,教学方法是否适应高职教育特点,对教学内容是否能根据生产实际进行及时调整,是否注重了学生情感态度的教育。
表6-2 课堂教学学生评分表
班级 |
|
教师 |
|
课程 |
|
项目 |
评价指标 |
标准分 |
实得分 |
备课 |
教学准备充分,内容充实,态度严谨 |
10分 |
|
讲课 |
讲课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讲解难点深入浅出,紧密结合实际,能传授新知识,学识渊博 |
15分 |
|
普通话标准,语言生动,逻辑性强 |
10分 |
|
富有启发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
10分 |
|
合理运用教具、多媒体和电教授课 |
5分 |
|
辅导 |
辅导答疑认真,耐心 |
10分 |
|
作业 |
按时收交,认真批改,有批语 |
10分 |
|
育人 |
能够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意见 |
10分 |
|
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注重能力培养 |
10分 |
|
板书 |
板书工整,设计合理,汉字规范,版面美观 |
10分 |
|
合计 |
|
100分 |
|
表6-3 系(部)教师自评表
项目 |
评价指标 |
标准分 |
实得分 |
德 |
热爱学校,热爱教育事业 |
10分 |
|
爱岗敬业,工作责任心强 |
8分 |
|
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
7分 |
|
勤 |
精心备课,精益求精 |
6分 |
|
相互听课,互相学习 |
6分 |
|
不断学习,自我提高 |
7分 |
|
耐心细致,百问不厌 |
6分 |
|
能 |
讲课精练,重点突出 |
5分 |
|
深入浅出,学生易懂 |
5分 |
|
知识渊博,能传授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 |
5分 |
|
驾驭课堂能力强,学生听课积极性高 |
5分 |
|
教学效果好,不断进行教研、教改 |
5分 |
|
绩 |
优质课、精彩课取得优异成绩 |
7分 |
|
学生评议效果好 |
8分 |
|
积极发表教研、科研论文 |
7分 |
|
合计 |
|
100 |
|
表6-4 教研室评分表
教师姓名 讲授课程
任课班级 评课时间
项目 |
评课指标 |
标准分 |
实得分 |
敬业精神 |
认真备课、批改作业、辅导或答疑,严格管理课堂 |
10 |
|
教研活动 |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学院组织的大型教学活动 |
7 |
|
积极听课,相互提高 |
10 |
|
教学能力 |
教学量、信息量大,讲课速度适当 |
7 |
|
知识准确,熟练,讲解清楚 |
5 |
|
容易接受,牢固掌握 |
5 |
|
教学方法和手段 |
能注意启发,促进思维,培养能力 |
3 |
|
精讲巧练,讲练结合 |
3 |
|
方法得当,教与学双边活动好 |
3 |
|
使用教具恰当有效,教学手段丰富 |
4 |
|
语言简明、生动,有逻辑性 |
3 |
|
普通话标准(非普通话不得分) |
2 |
|
板书工整,设计科学合理,版面美观 |
2 |
|
能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和电教教学 |
3 |
|
教学责任心 |
讲解熟练,耐心,工作认真 |
5 |
|
严格要求,严格管理 |
5 |
|
教学效果 |
注重教书育人、德育渗透 |
4 |
|
学生课堂纪律好,注意力集中 |
4 |
|
学生能领会掌握讲授内容 |
6 |
|
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时间分配合理 |
4 |
|
教案 |
环节齐全,内容丰富 |
5 |
|
合计 |
|
100 |
|
表6-5 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考评表
序号 |
姓名 |
四评得分 |
按比例汇总 总得分 |
成成绩 |
备注 |
学生 评价 |
教师 自评 |
教研室 评价 |
系综合 评价 |
1 |
|
|
|
|
|
|
|
|
2 |
|
|
|
|
|
|
|
|
3 |
|
|
|
|
|
|
|
|
4 |
|
|
|
|
|
|
|
|
5 |
|
|
|
|
|
|
|
|
注:系综合评价占35%,学生评价占35%,教师自评占10%,教研室评价占20%;
3.课程评价标准(比重)
核心能力考核40%
基本能力考核20%
知识能力考核20%
情感态度考核10%
综合能力考核10%
八、毕业要求
(一)毕业学分要求
1.本专业修够148学分方能毕业。
2.公共必修课共39学分。
3.专业课、职业技能课、专业核心课等必修课共109学分。
4.学生必须修读全校公选课4学分,其中艺术类课程选修2学分。
(二)毕业标准
学生思想品德符合要求,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完成各教育教学环节,考核成绩合格,修满规定课程学分和素质学分,获得国家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1-2个,准予毕业。
九、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1.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进程表(附件1)
2.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表(附件2)
3.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进程表(附件3)
4.教学学时分配表(附件4)
5.教学历程表(附件5)
6.总周数分配表(附件6)
7.公共基础课程(限选)开设一览表(附件7)
8.任意选修课程开设一览表(附件8)
编制人:王亚培、张静、孙延安
行业企业参与编制人:高槟楠、毛红杰、孙玉红
院部领导(审核):李宏慧
教务处领导(审定):姚新兆
主管院长(批准执行):张立方
附件1: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进程表
表一
课程 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安排 |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周学时 |
考核方式 |
备注 |
总计 |
理论 |
实践 |
第1学年 |
第2学年 |
第3学年 |
1 |
2 |
3 |
4 |
5 |
6 |
考 试 |
考 查 |
16周 |
15周 |
16周 |
15周 |
17周 |
15周 |
公 共 基础 课 |
必修课 |
02301001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48 |
36 |
12 |
3 |
|
|
|
|
|
|
1 |
|
0230120031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60 |
40 |
20 |
|
4 |
|
|
|
|
|
2 |
|
023010022 |
形势与政策 |
4 |
62 |
31 |
31 |
1 |
1 |
1 |
1 |
|
|
|
1-4 |
|
024040021 |
体育与健康 |
8 |
124 |
44 |
80 |
2 |
2 |
2 |
2 |
|
|
|
1-4 |
|
421010062 |
大学英语 |
8 |
124 |
62 |
62 |
4 |
4 |
|
|
|
|
1-2 |
|
|
016040021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4 |
64 |
30 |
34 |
4 |
|
|
|
|
|
|
1 |
|
119010011 |
职业生涯规划 |
1 |
16 |
10 |
6 |
1 |
|
|
|
|
|
|
1 |
|
020010201 |
创新创业基础 |
2 |
38 |
22 |
16 |
|
|
1 |
|
|
|
|
3 |
在线学习 22学时 |
021010021 |
就业指导与职业素养 |
1 |
15 |
10 |
5 |
|
|
|
1 |
|
|
|
4 |
|
007010031 |
军事理论 |
2 |
30 |
16 |
14 |
|
2 |
|
|
|
|
|
2 |
|
024030051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2 |
32 |
18 |
14 |
2 |
|
|
|
|
|
|
1 |
|
限选课 |
024030061 |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
2 |
30 |
24 |
6 |
|
2 |
|
|
|
|
|
2 |
三选二 (见附件7) |
024030011 |
应用文写作 |
2 |
30 |
20 |
10 |
|
|
|
2 |
|
|
|
4 |
024030021 |
大学语文 |
2 |
30 |
24 |
6 |
|
2 |
|
|
|
|
|
2 |
|
艺术类课程 |
2 |
32 |
22 |
10 |
|
|
2 |
|
|
|
|
3 |
八选一 (见附件7) |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
2 |
32 |
22 |
10 |
|
|
2 |
|
|
|
|
3 |
任选一门 (见附件7) |
|
党史类 |
2 |
32 |
22 |
10 |
|
|
2 |
|
|
|
|
3 |
|
国史类 |
2 |
32 |
22 |
10 |
|
|
2 |
|
|
|
|
3 |
合计 |
|
47 |
737 |
407 |
330 |
17 |
15 |
8 |
6 |
|
|
|
|
|
总计 |
周学时 |
17 |
15 |
8 |
6 |
|
|
|
|
|
课程门数 |
7 |
6 |
5 |
4 |
|
|
|
|
|
注:《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在第1-4学期开设,第1学期3学时,2-4学期2学时,不计学分,不进入教学进程表。《劳动教育》在1-4学期开设,安排在每周二下午进行,共计4个学分。
附件2:
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表
表二
课程 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安排 |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周学时 |
考核方式 |
备注 |
总计 |
理论 |
实践 |
第1学年 |
第2学年 |
第3学年 |
1 |
2 |
3 |
4 |
5 |
6 |
考 试 |
考 查 |
16周 |
15周 |
16周 |
15周 |
17周 |
15周 |
专业 必修课程 |
222030111 |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
5 |
80 |
50 |
30 |
5 |
|
|
|
|
|
1 |
|
★ |
221030125 |
日语 |
8 |
124 |
100 |
24 |
2 |
2 |
2 |
2 |
|
|
1-4 |
|
|
122030051 |
生理学 |
4 |
64 |
48 |
16 |
4 |
|
|
|
|
|
1 |
|
|
122030101 |
药理学 |
3 |
45 |
35 |
10 |
|
3 |
|
|
|
|
2 |
|
|
122030061 |
病理学 |
4 |
60 |
40 |
20 |
|
4 |
|
|
|
|
2 |
|
|
222030221 |
护理学导论 |
2 |
32 |
20 |
12 |
2 |
|
|
|
|
|
1 |
|
|
122030041 |
生物化学 |
2 |
32 |
22 |
10 |
2 |
|
|
|
|
|
|
1 |
|
122030071 |
临床营养学 |
2 |
32 |
22 |
10 |
|
|
2 |
|
|
|
|
3 |
|
122030091 |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 |
4 |
64 |
44 |
20 |
|
|
4 |
|
|
|
3 |
|
|
222030111 |
健康评估 |
2 |
32 |
16 |
16 |
|
|
2 |
|
|
|
|
3 |
|
222030121 |
基础护理学 |
6 |
93 |
61 |
32 |
|
3 |
3 |
|
|
|
2-3 |
|
★ |
222030181 |
护理礼仪 |
2 |
30 |
24 |
6 |
|
2 |
|
|
|
|
|
2 |
|
222030191 |
护理心理学 |
2 |
30 |
20 |
10 |
|
|
|
2 |
|
|
|
4 |
|
222030231 |
老年护理学 |
2 |
30 |
20 |
10 |
|
|
|
2 |
|
|
|
4 |
|
222030241 |
社区护理学 |
2 |
30 |
20 |
10 |
|
|
|
2 |
|
|
|
4 |
|
222030251 |
精神科护理学 |
2 |
30 |
20 |
10 |
|
|
|
2 |
|
|
|
4 |
|
222030211 |
急危重症护理学 |
2 |
30 |
20 |
10 |
|
|
|
2 |
|
|
|
4 |
|
222030141 |
外科护理学 |
7 |
109 |
65 |
44 |
|
|
4 |
3 |
|
|
3-4 |
|
★ |
122030151 |
内科护理学 |
7 |
109 |
65 |
44 |
|
|
4 |
3 |
|
|
3-4 |
|
★ |
222030161 |
妇产科护理学 |
4 |
64 |
44 |
20 |
|
|
4 |
|
|
|
3 |
|
★ |
222030171 |
儿科护理学 |
4 |
60 |
34 |
26 |
|
|
|
4 |
|
|
4 |
|
★ |
合计 |
|
76 |
1180 |
790 |
390 |
15 |
14 |
25 |
22 |
|
|
|
|
|
总计 |
|
|
|
|
|
|
|
|
|
|
|
|
|
周学时 |
15 |
14 |
25 |
22 |
|
|
|
|
|
课程门数 |
5 |
5 |
8 |
9 |
|
|
|
|
|
注: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用“★”标注在备注栏中,一般为6-8门。
附件3:
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进程表
表三
课程 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 数 |
学时 |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周学时 |
备注 |
第1学年 |
第2学年 |
第3学年 |
1 |
2 |
3 |
4 |
5 |
6 |
16周 |
15周 |
16周 |
15周 |
17周 |
15周 |
专业 技能 课程 |
313040831 |
国防与入学教育 |
2 |
2 |
60 |
30 |
|
|
|
|
|
|
322030231 |
基础临床护理(一) |
2 |
2 |
60 |
|
30 |
|
|
|
|
|
322030232 |
基础临床护理(二) |
1 |
1 |
30 |
|
|
30 |
|
|
|
|
322030261 |
妇产科护理实训 |
1 |
1 |
30 |
|
|
30 |
|
|
|
|
322030271 |
儿童护理与新生儿监护 |
1 |
1 |
30 |
|
|
|
30 |
|
|
|
322030281 |
急救与重症护理 |
1 |
1 |
30 |
|
|
|
30 |
|
|
|
322030291 |
临床护理实践技能(一) |
17 |
17 |
476 |
|
|
|
|
28 |
|
|
322030292 |
临床护理实践技能(二) |
15 |
15 |
360 |
|
|
|
|
|
24 |
|
合计 |
40 |
|
1076 |
|
|
|
|
|
|
|
附件4:
教学学时分配表
表四
项目 |
学时数 |
百分比 |
理论教学学时分配 |
公共基础课中的理论教学学时 |
407 |
34.0% |
专业(技能)课中的理论教学学时 |
790 |
66.0% |
合计 |
1197 |
100% |
实践学时分配 |
公共基础课中的实践教学学时 |
330 |
18.4% |
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学时 |
390 |
21.7% |
专业技能课程学时 |
1076 |
59.9% |
合计 |
1796 |
100% |
总学时 |
2993 |
实践教学学时占总教学学时的比例 |
60.0% |
附件5:
教学历程表
表五
学 年 |
学 期 |
周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一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注:~理论教学;○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机动;:考试;●顶岗实习;
/毕业设计;☆入学教育与军训;〓放假;◎毕业教育。
附件6:
总周数分配表
表六
学 年 |
学 期 |
理论教学 |
实习实训 |
课程设计 |
顶岗实习 |
毕业设计 |
考 试 |
入学教育 |
军训 |
毕业教育 |
机动 |
总计 |
一 |
1 |
16 |
|
|
|
|
1 |
1 |
1 |
|
1 |
20 |
2 |
15 |
2 |
|
|
|
1 |
|
|
|
2 |
20 |
二 |
3 |
16 |
2 |
|
|
|
1 |
|
|
|
1 |
20 |
4 |
15 |
2 |
|
|
|
1 |
|
|
|
2 |
20 |
三 |
5 |
17 |
|
|
|
|
|
|
|
|
3 |
20 |
6 |
15 |
|
|
|
|
|
|
|
|
5 |
20 |
合计 |
|
|
|
|
|
|
|
|
|
|
120 |
附件7
公共基础课程(限选)开设一览表
表七
课程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设学期 |
备注 |
1 |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
2 |
2 |
三选二 |
2 |
应用文写作 |
2 |
3-4 |
3 |
大学语文 |
2 |
2 |
4 |
美学基础 |
2 |
3 |
八门课程任选一门 (非艺术类专业学生至少选修1门) |
5 |
音乐鉴赏 |
2 |
3 |
6 |
美术鉴赏 |
2 |
3 |
7 |
影视鉴赏 |
2 |
3 |
8 |
舞蹈鉴赏 |
2 |
4 |
9 |
书法鉴赏 |
2 |
4 |
10 |
戏剧鉴赏 |
2 |
4 |
11 |
戏曲鉴赏 |
2 |
4 |
12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2 |
2-4 |
任选一门 在线学习 |
13 |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 |
2 |
2-4 |
14 |
延安精神概论 |
2 |
2-4 |
15 |
红船精神与时代价值 |
2 |
2-4 |
16 |
东北抗联精神 |
2 |
2-4 |
17 |
中国红色文化精神 |
2 |
2-4 |
18 |
延安精神特色素质教育 |
2 |
2-4 |
19 |
中国传统文化撷英 |
2 |
2-4 |
20 |
世界舞台上的中华文明 |
2 |
2-4 |
21 |
中国近代史 |
2 |
2-4 |
附件8
任意选修课程开设一览表
表八
课程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设学期 |
授课方式 |
1 |
高等数学 |
4 |
60 |
2 |
集中面授 |
2 |
集邮与收藏 |
2 |
32 |
1-4 |
集中面授 |
3 |
社交礼仪 |
2 |
32 |
3 |
集中面授 |
4 |
普通话达标 |
2 |
32 |
2 |
集中面授 |
5 |
英语口语 |
2 |
32 |
4 |
集中面授 |
6 |
英语阅读与欣赏 |
2 |
32 |
2 |
集中面授 |
7 |
中国传统文化 |
2 |
32 |
3 |
集中面授 |
8 |
演讲与口才 |
2 |
32 |
3 |
集中面授 |
9 |
茶道与茶艺 |
2 |
32 |
2 |
集中面授 |
10 |
西游记的智慧启迪 |
2 |
32 |
3 |
集中面授 |
11 |
老子的人生智慧 |
2 |
32 |
3 |
集中面授 |
12 |
时装表演 |
2 |
32 |
1 |
集中面授 |
13 |
吉他演奏 |
2 |
32 |
1 |
集中面授 |
14 |
形体训练 |
2 |
32 |
1 |
集中面授 |
15 |
公共关系学 |
2 |
32 |
1 |
集中面授 |
16 |
市场营销 |
2 |
32 |
1 |
集中面授 |
17 |
领导力与高效能组织 |
2 |
32 |
1 |
集中面授 |
18 |
微机维修技术 |
2 |
36 |
1-4 |
集中面授 |
19 |
Flash |
2 |
36 |
1-4 |
集中面授 |
20 |
Photoshop |
2 |
36 |
1-4 |
集中面授 |
21 |
C语言程序设计 |
2 |
36 |
1-4 |
集中面授 |
22 |
影视后期编辑与合成 |
2 |
36 |
1-4 |
在线学习 |
23 |
解码国家安全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24 |
关爱生命——急救与自救技能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25 |
创新思维训练 |
1 |
18 |
1-4 |
在线学习 |
26 |
领导力与高效能组织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27 |
职场沟通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28 |
职业素质养成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29 |
职熵——大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提升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30 |
职场菜鸟礼仪指南 |
2 |
35 |
1-4 |
在线学习 |
31 |
大学生就业21问 |
1 |
14 |
1-4 |
在线学习 |
32 |
企业文化——职场新人升级攻略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33 |
轻松玩转职场——职场沟通与写作技巧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34 |
职业沟通技能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35 |
应用写作技能与规范 |
2 |
34 |
1-4 |
在线学习 |
36 |
Campus English——校园英语,我的大学 |
2 |
35 |
1-4 |
在线学习 |
37 |
高等数学-高职高专 |
3 |
42 |
1-4 |
在线学习 |
38 |
大学生爱国教育十讲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39 |
上大学,不迷茫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40 |
有礼同行,伴礼一生——大学生礼仪修养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41 |
走进故宫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42 |
伟大的《红楼梦》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43 |
中国历史地理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44 |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品格与修养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45 |
中国历史地理概况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46 |
城市与文化遗产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47 |
中国茶文化与茶健康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48 |
中国茶世界之旅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49 |
中原文化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50 |
民间美术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51 |
古诗词鉴赏 |
2 |
31 |
1-4 |
在线学习 |
52 |
中国音乐史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53 |
弟子规与人生修炼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54 |
中国饮食文化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55 |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56 |
神话传说故事与中国文化 |
1 |
16 |
1-4 |
在线学习 |
57 |
丝绸之路文明启示录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58 |
走进意大利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59 |
日本礼仪 |
2 |
31 |
1-4 |
在线学习 |
60 |
俄罗斯风情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61 |
师魂 |
1 |
16 |
1-4 |
在线学习 |
62 |
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 |
2 |
36 |
1-4 |
在线学习 |
63 |
海洋文明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64 |
奇妙的力量——思维力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65 |
《道德经》与管理智慧 |
2 |
29 |
1-4 |
在线学习 |
66 |
品读经典:《诗》《老》《庄》选粹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67 |
生态文明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68 |
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社会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69 |
食品安全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70 |
地球历史及其生命的奥秘 |
2 |
36 |
1-4 |
在线学习 |
71 |
eye我所爱-呵护你的眼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72 |
环境保护导论 |
1 |
17 |
1-4 |
在线学习 |
73 |
探索神奇的植物世界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74 |
常见感染病 |
2 |
29 |
1-4 |
在线学习 |
75 |
关爱父母健康 |
1 |
18 |
1-4 |
在线学习 |
76 |
果蔬营养与生活 |
2 |
34 |
1-4 |
在线学习 |
77 |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
1 |
18 |
1-4 |
在线学习 |
78 |
健康之美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79 |
小穴位大健康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80 |
近视防控 |
1 |
14 |
1-4 |
在线学习 |
81 |
实验安全你我他 |
1 |
14 |
1-4 |
在线学习 |
82 |
中外美术评析与欣赏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83 |
外国建筑赏析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84 |
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85 |
欧美电影文化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86 |
电影作品读解 |
2 |
33 |
1-4 |
在线学习 |
87 |
漫谈岩土中的工程艺术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88 |
科学的精神与方法 |
1 |
14 |
1-4 |
在线学习 |
89 |
名企风采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90 |
名企之魂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91 |
学问海鲜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92 |
民族健身操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93 |
服装色彩搭配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94 |
英语口语直通车 |
1 |
18 |
1-4 |
在线学习 |
95 |
英语口语趣谈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96 |
演讲学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97 |
主题英语 |
2 |
31 |
1-4 |
在线学习 |
98 |
英语演讲与辩论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99 |
冲上云霄——飞机鉴赏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100 |
小咖啡大世界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101 |
office高效办公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102 |
《红楼梦》“三书”浅说 |
2 |
34 |
1-4 |
在线学习 |
103 |
中国旅游线路地理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104 |
Excel经管应用 |
2 |
29 |
1-4 |
在线学习 |
105 |
心理咨询基本技能训练 |
1 |
15 |
1-4 |
在线学习 |
106 |
一起学说普通话 |
1 |
16 |
1-4 |
在线学习 |
107 |
生活中的语言与语言学 |
1 |
14 |
1-4 |
在线学习 |
108 |
意象的艺术:汉字符号学 |
2 |
31 |
1-4 |
在线学习 |
109 |
地球科学概论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110 |
揭秘微观世界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111 |
视频压缩通信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112 |
数字图像处理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113 |
建筑设计入门 |
1 |
14 |
1-4 |
在线学习 |
114 |
急救在身边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115 |
护理基本技能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116 |
国际商务英语 |
1 |
16 |
1-4 |
在线学习 |
117 |
导游业务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118 |
旅游礼仪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备注:
1.学生在校期间任意选修课程不低于2门,获取学分不得低于4学分。
2.授课方式中的“集中面授”是指校内课堂教学;“在线学习”是指在爱课程、智慧树等各类在线开放的课程学习平台上自主学习,获取学分。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眼视光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2019版)
二级院(部) |
: |
护理学院 |
编 制 人 |
: |
严 凯、孙龙仁 |
审 核 人 |
: |
李宏慧 |
制订日期 |
: |
2019.8 |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
二〇一九年七月
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一)专业名称:眼视光技术
(二)专业代码:630407
二、入学要求
招生对象:本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中专毕业生
培养层次:普通大专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三年
四、职业面向
表1-1 眼视光技术专业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所属专业类 (代码) |
对应行业 (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6204 |
620407 |
3587 |
4-07-06-01 |
眼镜验光员 眼镜定配工 |
眼镜验光员职业资格证 眼镜定配工职业资格证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拥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才。同时热爱眼视光技术专业,牢固掌握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能根据国际标准验配程序进行验光配镜,能运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行眼镜加工,全面掌握隐形和光学眼镜的验配技术,能够熟练完成验光、配镜、加工、打磨及维修保养工作,同时掌握初级眼保健知识,对于眼部常见疾病能进行诊断与鉴别,懂经营,会管理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1.素质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2.知识
(1)公共基础知识培养要求
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理论,体育与健康、军事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掌握高等数学、大学外语、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与职业素养、创业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熟悉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和国史。了解国家安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金融知识、社会责任、人口资源、海洋科学、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专业知识培养要求
①掌握眼视光技术专业所必需的医学基础知识。
②掌握验光的流程。
③掌握眼镜加工的理论知识及各种眼镜的特点。
④掌握屈光手术禁忌症、术前检查及术后护理的理论知识。
⑤掌握软性、硬性角膜接触镜验配的理论知识。
⑥掌握常见眼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3.能力
(1)通用能力培养
①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软件;能熟练地进行光盘、网络检索、浏览信息、下载文件、收发电子邮件。
②英语应用能力:可借助字典阅读英文专业资料及说明书,具有初步的口头交际能力。③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针对不同场合,恰当地使用普通话与他人交流;能有效运用信息撰写比较规范的常用应用文,如调查报告、工作计划、研究论文及工作总结等,且书写工整。
④自我管理能力:确定符合实际的个人发展方向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安排并有效利用时间完成阶段工作任务和学习计划;不断获得新知识、新技能来适应新的或变化着的环境。
⑤创新能力:在学习和工作中,勤于思考,善于提问,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试验、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或毕业综合实践)中善于动脑,乐于探索,有一定的创新见解。
(2)专业技术技能培养
①能运用光学原理解决临床视光工作及验光配镜中涉及的有关光学问题;能进行视光诊疗技术操作及护理;能运用人际沟通学、营销心理学原理协调视光工作中的各类问题。
②能运用屈光学原理进行临床视光工作及验光配镜;能运用各种视光器械进行视光检 查;能在临床工作中配合眼科医生进行诊治、护理及进行初级眼保健和防盲工作。
③能对各种屈光不正眼进行测定,能开出验光处方;能熟练的选择镜架、镜片及进行眼镜加工制作和调整保养;能进行隐形眼镜测量、验配、指导配戴及戴镜后护理和并发症处理。
④能运用美学常识选择合适眼镜;能进行眼镜营销及眼镜质检;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眼视光科学的最新发展方向。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学分及学时:3学分,48学时。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加深对新时代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明确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光荣而又重大的历史使命;提高思想、政治、道德、法律方面的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思想上有所触动、心灵上有所感悟、行为上有所体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使大学生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课程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代新人的历史责任,人生观、人生价值、正确对待人生矛盾,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的起源和本质、传统美德、革命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基本法律知识等内容。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学分及学时:4学分,60学时。
(3)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运用毛泽东思想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发奋学习的积极性。
(3)课程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3.形势与政策
(1)学分及学时:4学分,62学时。
(2)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学生基本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理论观点、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把理论渗透到实践中,指导自己的行为。
(3)课程主要内容:根据教育部社政司和和河南省教育厅下发的每学期《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主要围绕党和国家推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当代国际、国内形势的热点、焦点问题,并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来确定,组织实施我校全校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紧紧围绕国内外形势、重大事件、重要时事和我国的对外政策,围绕我省建设,以提高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认知能力为着力点,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大局。
4.体育与健康
(1)学分及学时:8学分,124学时。
(2)教学目标:通过理论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质、健康与体育的关系,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通过技能学习,发展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敢于竞争的优良品质,分为五个局域目标。 ① 运动参与目标②运动技能目标③身体健康目标④心理健康目标⑤社会适应目标。
(3)课程主要内容:课程实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第一学期按照行政班级上课,主要学习内容以田径和身体素质为主;第2—4学期每学期学生自主选择一项体育项目进行学习,开设项目主要有:篮球、足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体育舞蹈、武术等项目,使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能掌握2个及以上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5.大学英语
(1)学分及学时:4学分,124学时。
(2)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重点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课程从高等教育“育人”本质要求出发,充分发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人文关怀作用,着力将德育教育贯穿于英语课堂,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整个课程体系,全面渗透到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全过程。
(3)课程主要内容: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为依据来组织英语教学内容,其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句法、语义和语用等语言知识,其应用技能主要指听、说、读、写、译等五项语言综合运用技能,其中听、读为接受性技能,说、写、译为产出性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以活动为主线,以主题为纲,加强知识学习,突出语言技能的操练,正确运用学习策略,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6.计算机应用基础
(1)学分及学时:4学分,64学时。
(2)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了解微型计算机的组成,能熟练使用打字软件快速完成文字录入,掌握Windows 7操作系统使用,具备使用Word 2010完成文档的编辑和排版的能力,具备使用Excel 2010完成数据报表的录入和快速计算的能力,具备使用PowerPoint 2010快速完成演示文稿制作的能力,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具备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应用能力,具备网络信息搜索与获取能力等。
(3)课程主要内容: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7操作系统,Word 2010,Excel 2010,PowerPoint 2010,网络基础知识,常用工具软件应用,网络信息搜索与获取。
7.职业生涯规划
(1)学分及学时:1学分 16学时。
(2)教学目标:本门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3)课程主要内容:主要讲授职业生涯认知、自我资源盘点、决策与行动和自我生涯发展;专业认知主要讲授专业发展概况、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就业情况;职业认知主要讲授职业概况、职业素质能力要求、职业发展特点和行业发展历程;团体训练通过适应性训练辅导,实现学生由高中角色到大学角色的顺利转变,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职业探索实践通过学生对职业的实践调查,深化对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识,进一步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
8.创新创业基础
(1)学分及学时:2学分,38学时。
(2)教学目标:本课程高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工作理念为目标而开设的一门设计创新类课程,课程以多门学科的发展历史为背景,使学生认识工作、科学和技术,以创新理念与方法为理论指导,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工作实际问题,树立学生的工作创新意识,能从创新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在团队合作过程需要注重的交往礼仪,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后续创新实践乃至就业创业奠定理念基础。
(3)课程主要内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学业规划)设计、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创业基础理论教育、毕业生就业指导等理论知识传授以及实践指导等,帮助学生建立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择业、创业观,提高就业能力,掌握就业技巧,能够顺应时代要求,及时就业或创业。
9.就业指导与职业素养
(1)学分及学时:1学分,15学时。
(2)教学目标: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3)课程主要内容:认识职业世界、职业素养、职业个性、职业选择、就业准备、职场技巧。引入大量案例,从案例入手论述和介绍职业素养与就业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每节课都配有思考与训练题及讨论题,供学生检查的学习效果。
10.军事理论
(1)学分及学时:2学分,30学时。
(2)教学目标:通过对军事理论课的学习,使学生既能学到大量现代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知识,对军事思想、军事科技、高技术战争、国际战略环境和我国国防建设等方面有一个基本了解,又能认清国防与国家安危存亡、民族荣辱兴衰的密切关系,提高对国防的地位、作用的认识,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既能加深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的理解,激发爱党、爱国和爱军的热情,又能接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既能了解国际风云变幻及对我国构成的威胁与挑战,又能学习党的对外关系的方针和政策,明确自己所担负的历史责任,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
(3)课程主要内容:该课程是对大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主要包括中国国防、世界军事形势、军事思想、新军事变革、军事高技术、高技术战争、军兵种知识、空天战及人民防空等内容。着力介绍现代最新军事科学技术、国防知识与国防建设,以及未来战争的知识等。
1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学分及学时:2学分,32学时。
(2)教学目标:坚持以心理学及相关理论为依据,努力做到科学性与应用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坚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耐挫性,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意志品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养的目的,从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3)课程主要内容:做心灵阳光的本质安全人,适应崭新环境,悦纳提升自我,提高情绪智力,培养健全人格,学会与人交往,压力及应对方法,恋爱心理及调适,学习心理及调适,网络安全,财产安全,校园安全等。
12.应用文写作
(1)学分及学时:2学分,30学时。
(2)教学目标:掌握应用文写作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常用应用文的文种、写作结构和写作要求,使学生能选择恰当的文种处理公务和日常事务,在写作实践的基础上,找出应用文文体写作的基本规律,具备举一反三的写作能力。
(3)课程主要内容:该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以日常文书、行政公文、事务文书、职业文书等常用文种的学习为主,通过对常用文书的摹写实践和写作语言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处理日常问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实现能力培养与价值引导的统一。
13.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1)学分及学时:2学分,30学时。
(2)教学目标: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教会学生生存的智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3)课程主要内容:该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集文学鉴赏、文化知识、艺术欣赏、美学美育等为一体公共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实现学生文学欣赏、艺术修养、美感品质的逐步提升,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14.大学语文
(1)学分及学时:2学分,30学时。
(2)教学目标:在中学语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其学会熟练运用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日常的写作,能够将语文知识与本专业课程相结合进行创作性的学习。
(3)课程主要内容:该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重语文教学的语言性、文学性和人文性三大知识维度,使学生掌握有关语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提高和强化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二)专业(技能)课程
1.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1)课程学分及学时:6学分,96学时
(2)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具有极强的动手能力,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同时培养学生掌握人体器官的观察方法,确定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毗邻关系,熟悉某些器官的体表投影,熟练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骨性、肌性和皮肤标志,能用显微镜观察法或者电化教学手段观察并理解主要器官的微细结构,学会测试人体功能活动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进行一眼视光保健和卫生宣教。
(3)课程主要内容:主要从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等内容讲授人体的各系统组成以及功能,人体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基本功能及功能调节,使学生掌握与专业有关的正常人体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基本知识,认识机能与结构的联系、机体的整体统一性及其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
2. 生理学
(1)课程学分及学时:2学分,32学时
(2)课程目标:通过对《生理学》的学习,理解和应用现代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水平和整体水平,特别是从整体水平理解人体的各项正常生理功能,并阐明其发生机制和活动规律,以及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活动的影响,同时为学习相关后续的基础、眼视光技术专业相关课程奠定基础。
(3)课程主要内容:生理学发展的阶段,生命的基本特征和生理机能的调节方式。物质跨膜转运、生物电理论和肌肉收缩原理等理论解释相关生理现象。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神经系统对运动、感觉机能的调节和植物神经的内脏调节理论,脑的高级功能,视觉、听觉的信号传导过程及其机制,前庭器官的功能。血液的理化性质,血液凝固和抗凝的机制,人体血型的分类及输血的原通过心肌生物电现象、生理特性、心动周期、血压的形成与调节、心血管功能的调节、微循环和个别器官的循环的学习,心血管功能的特点。呼吸运动过程及原理、气体交换及气体运输的原理和呼吸运动的调节理论。
3. 药理学
(1)课程学分及学时:2学分,30学时
(2)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灵活、开放的人文精神,关系、爱护、尊重服务对象和认真严谨热情的工作作风,牢固的专业思想,正确的学习目标,良好的学习态度,具备对个人家庭社区药学服务对象开展用药咨询的基础知识,具有对常见病病人用药期间的病情变化与药物作用进行观察和初步分析的能力,对选用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初步的评估,具有学习药理的能力和和运用药理知识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监护和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应,防止和减少不良反应和事故的发生,以达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目的。
(3)课程主要内容:主要讲授临床常用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药物代谢过程、药物用途、不良反应、用药监护,以及药物的相互作用,常用制剂、用法与剂量等。使学生能运用药理学知识和技能,在临床诊断处理中正确执行处方、医嘱、观察药物疗效、监测不良反应并做出初步的应急处理,使学生能在临床药疗过程中结合系统化整体的需要。
4. 病理学
(1)课程学分及学时:2学分,30学时
(2)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掌握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的总体规律,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奠定扎实的基础,从而具备一定的临床分析能力以及合作、沟通及协调能力,为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掌握各系统疾病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掌握各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治疗要点;了解各系统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课程主要内容: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讲授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的机制、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所出现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在临床上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即临床表现)以及疾病的转归与结局。
5. 眼视光应用光学
(1)课程学分及学时:4学分,64学时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应用光学与眼科、视光学有关的基本理论,常见光学系统的成像原理和光学问题,了解光学在眼科的应用,为正确理解视光学理论和运用视光学技术打好理论基础。
(3)课程主要内容:主要讲授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成像理论、球面及共轴球面系统、理想光学系统、平面镜、球镜、柱镜、棱镜、光度学和色度学、像差概论;屈光不正的透镜的成像原理图,调节的定义,调节范围,明视域,散光的成像原理,散光的定义和分类,处方之间的相互转化,调节与近用镜,近用眼镜的度数,眼镜片的棱镜效果,柱镜的叠加,交叉柱镜的使用,眼镜片的棱镜作用,球镜的棱镜效果,球柱镜的棱镜效果,球镜移心的棱镜效果,球柱镜移心后的棱镜效果,眼镜片的倍率,眼镜片的相关倍率,双光镜的分类以及其特点,双光镜、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原理等光学理论,目前市场上一些和专业相关的新的光学产品。
6. 视光学基础
(1)课程学分及学时:4学分,60学时
(2)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眼视光技术专业文化,以及眼部结构,屈光不正的类型,验光、配镜的基本程序及配后护理等基础理论知识,为眼视光技术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课程是高职高专眼视光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整个眼视光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程以眼视光技术临床工作流程为主线,围绕各流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展开。《视光学基础》课程为验光技术、眼镜加工与装配和角膜接触镜验配等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做了必要的铺垫。
(3)课程主要内容:眼视光技术专业文化,眼部结构,屈光不正的类型,验光、配镜的基本程序及配后护理等基础理论。
7. 眼科学基础
(1)课程学分及学时:6学分,90学时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理解全身病在眼部的表现及眼病与全身病的关系,熟悉部分的眼科检查法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防治知识,掌握与视光技术有关的眼科常用知识,为后续视光技术课程、角膜接触镜课程的学习及从事眼视光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课程主要内容:眼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研究人体感觉器官之一的视器官疾病的一门学科,结合临床讲授视觉器官的解剖、生理、检查方法及各种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知识,着重介绍我国常见、多发眼病、致盲病以及眼与整个机体的关系,教学内容充分反映国内比较成熟的新成就。
8. 眼保健与眼病预防
(1)课程学分及学时:2学分,32学时
(2)课程目标:使学生熟悉掌握初级眼保健与眼病预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习社区健康教育、初级眼保健与眼病预防工作中的检查、护理操作,指导社区眼保健与眼病预防工作等,为从事眼视光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3)课程主要内容:眼保健与眼病预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9.课程名称:临床医学概要
(1)课程学分及学时:4学分,64学时
(2)课程目标:使学生能对临床常见疾病有概要性认识,明白全身病与眼病的联系,为今后从事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3)课程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是临床医学基础和临床常见疾病的概况和治疗要点
10. 眼屈光检查
(1)课程学分及学时:6学分,96学时
(2)课程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眼的屈光原理,屈光调节,正视眼、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斜视、弱视等的临床表现及防治原则。能运用所学的技术为眼视光功能障碍者服务
(3)课程主要内容:屈光原理,屈光调节,正视眼、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斜视、弱视等的临床表现及防治。
11. 眼镜美学
(1)课程学分及学时:2学分,32学时
(2)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美学兴趣,提高美学的技能和鉴赏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为眼视光技术专业课打下基础。
(3)课程主要内容:眼镜的造型与设计,面部美学特征与眼镜色彩的搭配,眼镜款式与人脸部特征之间的协调关系。
12. 眼视光常用仪器设备
(1)课程学分及学时:4学分,64学时
(2)课程目标:要求学生熟悉眼科常用器械的结构原理,能运用各种眼视光器械进行视功能检查。包括验光、视野、色觉、眼底、眼压、荧光造影、超声、激光等各种检查。具有初步眼科常用仪器维护保养知识,并能运用于临床眼视光专业工作及眼镜店专业配镜工作。
(3)课程主要内容:主觉验光设备、客观验光设备、视野计、色觉检查图谱、眼底镜与眼底照相机、眼压计、眼底荧光造影、眼科超声、眼科激光等仪器的结构、光学原理与维护保养知识。
13. 眼镜营销实务
(1)课程学分及学时:2学分,30学时
(2)课程目标:使学生熟悉眼镜行业中商品的采购、运输、贮存、陈列、定价、销售、服务、广告、公共关系的基本要求及方法,以及商业企业的市场预测、经营决策、经营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为今后从事眼视光技术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3)课程主要内容:主要讲授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的由来与市场观念的演进;企业战略计划与营销管理过程;市场营销环境,购买行为研究,市场调研与需求预测,市场策略;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分销策略,网络营销,促销策略;营销的组织、实施与控制;以及个人领域的市场营销等
14. 眼镜店管理
(1)课程学分及学时:2学分,30学时
(2)课程目标: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眼视光技术经营管理方向岗位群和职业能力要求,结合岗位资格证书和社会需要,本课程定位于眼镜连锁店的营运和管理知识,结合实际案例,主要围绕眼镜商品营销技巧,眼镜连锁店全方位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技能训练,为学生将来从事眼镜门店店长等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3)课程主要内容:括视光或验配中心的组织结构、技术标准、服务流程、物流采购、质量控制、薪酬绩效、继续教育、市场营销、客户关系及信息化管理等内容,还涉及营销心理学、电子商务等交叉学科内容。
15. 斜弱视和双眼视处理技术
(1)课程学分及学时:4学分,60学时
(2)课程目标:本课程重点围绕双眼视觉异常的临床检查和处理方法,这些检查的掌握和应用是临床双眼视觉问题的诊断、鉴别诊断的基础,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了解双眼视觉反射障碍及眼位偏斜后的代偿变化,掌握双眼视觉的三级功能。了解双眼视觉分析所需要做的检查,熟悉绘制双眼视觉分析表的方法,掌握双眼视觉分析所用的法则,双眼视觉异常的种类、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和训练方法。
(3)课程主要内容:主要讲授双眼视觉的形成机制;影响双眼视觉发育的因素;斜视与屈光的联系;共同性斜视、麻痹性斜视、眼球震颤和弱视的发病机制、临床检测方法及临床处理理论等。要求学生掌握共同性斜视、麻痹性斜视、眼球震颤和弱视的发病机制、临床检测及临床处理方法;熟悉斜视、弱视的分类依据、斜视的主要表现和体征、弱视形成机制;低视力的概述,低视力的诊断标准,低视力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以及目前的处理方法;
16. 验光技术
(1)课程学分及学时:6学分,96学时
(2)课程目标:能利用检影镜,为患者进行屈光不正的检查;能利用综合验光仪,为患者进行主觉验光;能利用镜片箱为患者进行主觉验光;能采用电脑验光仪验光;能利用角膜曲率计,测量患者角膜散光;能利用综合验光仪进行老视的检查;能通过检测识别主视眼;能开具近视、远视和散光等屈光不正处方。掌握检影镜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掌握综合验光仪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掌握镜片箱的结构、原理及操作流程;掌握电脑验光仪的基本原理;掌握角膜曲率计的结构原理;了解主视眼的成因和对验光的影响;掌握处方的基本要素和原则;掌握老视的定义、临床表现、矫正方法。
(3)课程主要内容:该课程按照实际岗位验光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以实际应用中屈光问诊、视力检查、电脑验光、检影验光、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及老视验光等检查流程介绍和常用技术方法学习为主,以适度够用的验光技术基本原理和相关仪器设备结构原理学习为辅,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实现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
17. 眼镜技术
(1)课程学分及学时:6学分,90学时
(2)课程目标:能熟练应用瞳距尺、瞳距仪法、角膜映光点法测量不同患者的远用与近用瞳距;能熟练为患者测量瞳高。能熟练应用方框法测量金属镜架与塑料镜架的几何中心。能熟练为不同脸形的患者正确选择镜架。能熟练为患者针对不同类型的眼镜变形作整形与校配。能熟练使用半自动磨边机加工制作全框眼镜、半框眼镜及无框眼镜;双光镜;渐进多焦点眼镜。能熟练使用焦度计检测眼镜的各类技术参数,能正确判定眼镜是否合格。能妥善处理常见的患者投诉。能熟练对加工设备作日常保养与维护。掌握瞳距与瞳高的定义;掌握单、双眼瞳距及瞳高的测量方法;掌握瞳距尺、瞳距仪的使用方法。掌握眼镜架的尺寸规格及表示方法;掌握基准线法、方框法的镜架测量方法;掌握镜架几何中心水平距的测算对各类镜片的移心量计算及定光学中心确定加工中心。掌握眼镜架的种类与特点;掌握镜架的选择的原则;掌握不同脸形的选择镜架的原则。掌握眼镜的校配方法;了解各类镜片整形工具;掌握整形钳的使用 ;掌握圆嘴钳、托叶钳、镜腿钳、鼻梁钳、平圆钳、平圆钳、螺丝刀、拉丝专用钩、螺丝紧固钳、螺丝紧固钳、无框架螺丝装配钳、切断钳及其使用;掌握配装眼镜国家标准。掌握单光镜片、双光镜片的水平与垂直移心方法与作用;掌握手工磨边、半自动磨边、全自动磨边的操作方法;掌握全框眼镜、半框眼镜、无框眼镜的加工过程;掌握开槽机、抛光机的使用方法;掌握全框眼镜、半框眼镜、无框眼镜的配装过程;掌握多焦点镜片的配装方法;掌握特殊框架的装架方法。掌握顶焦度计的测量眼镜方法;掌握测量眼镜各参数的方法;各类仪器的检测方法;了解镜片的外观检查。掌握单光眼镜的配发;掌握双光眼镜的配发;掌握渐变多焦点眼镜的配发;掌握常规问题的处理方法。掌握顶焦度计精度的检查方法;掌握定中心仪精度的检查方法;掌握模板机精度的检查方法;掌握手动磨边机精度的检查方法;掌握半自动磨边机精度的检查方法;掌握自动磨边机精度的检查方法;掌握开槽机精度的检查方法;掌握钻孔机精度的检查方法;掌握瞳距仪精度的检查方法等。
(3)课程主要内容:配镜技术的基本原理,近视眼、远视眼、散光眼、无晶体眼的配镜原则,眼镜架、眼镜片的选择,眼镜的加工制作,眼镜的调整技术,眼镜的使用和保养知识。
18. 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
(1)课程学分及学时:4学分,60学时
(2)课程目标:能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角膜接触镜,并制定验配方案;能为病人进行眼部参数(HVID、BC、BUT)测量;能利用裂隙灯显微镜对病人进行眼部健康检查;能利用角膜曲率仪测量人眼角膜曲率;能利用泪液测试试纸,进行人眼泪液分泌量检查;能进行软性隐形眼镜的诊断性试戴,具有软性隐形眼镜的验配能力;会为病人戴上和取下软性隐形眼镜和透气硬镜;会进行透气硬镜的诊断性试戴,具有透气硬镜的验配能力;能识别软性隐形眼镜和透气硬镜沉淀物并给予适当处理;能根据病人情况诊断与软性隐形眼镜和透气硬镜相关并发症及处理的能力;会指导病人配戴、保养和护理软性隐形眼镜和透气硬镜。掌握软性隐形眼镜和透气硬镜的适应症与非适应症;了解软性隐形眼镜和透气硬镜的材料、加工工艺;掌握软性隐形眼镜和透气硬镜配戴前的检查项目;掌握软性隐形眼镜的验配流程及配适评估内容;掌握透气硬镜的验配流程及配适评估内容;掌握软性隐形眼镜和透气硬镜沉淀物的种类、特点及其祛除方法;掌握软性隐形眼镜和透气硬镜并发症的临床症状及处理方法;掌握为病人戴上和取下软性隐形眼镜和透气硬镜的方法;了解自行配戴软性隐形眼镜和透气硬镜的方法;掌握软性隐形眼镜和透气硬镜的保养方法和护理流程;掌握裂隙灯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掌握泪液测试纸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3)课程主要内容:隐形眼镜的应用生理与解剖、隐形眼镜的应用光学、隐形眼镜的材料、工艺及测量、隐形眼镜的护理用品。
七、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目前我院眼视光技术专业在校生200余人,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师为6人,能达到师生比为1:20(不含公共课)。
眼视光技术专业带头人为副教授,了解眼视光行业,并且把握眼视光技术专业最新发展,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在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同时专业教师具有扎实的眼视光专业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眼视光技术专业双师型占专业教师比为80%。
兼职教师应主要来自于宝岛眼镜集团、宝视达眼镜集团,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扎实的眼视光专业知识,承担眼视光技术专业部分专业课程教学以及实习实训指导等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1.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作为校内实践教学的延伸,与企业携手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实现实训条件的社会沟通,达到资源共享,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置身于现实工作场景中,进一步加强第一岗位任职能力及关键能力的培养。
眼视光技术专业与河南宝视达眼镜集团、宝岛眼镜集团、河南同明眼科集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更好地培养出实用人才,为企业为社会服务。
校外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接受学生工学交替实习;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参与教学方案设计,指导学生实习。搭建职业场所能力训练的平台,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完成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强化职业岗位技能和关键能力的培养。
2.校内实训基地
利用校内实训室资源,在实训环境中达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适应能力训练的目的。
宝岛眼镜集团在校内建立了平职视觉健康服务中心,可供学生进行眼镜销售相关课程的实训教学,满足学生生产实践性要求。
(三)教学资源
1.参考书
①徐广第.《眼屈光学》,上海科技出版社。
②吕帆. 《双眼视觉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③虞启琏.《验光与配镜》,天津大学出版社。
④王光齐.《验光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⑤王勤美.《眼镜验光员职业资格培训教程》,海洋出版社。
⑥徐云媛.《眼镜定配工职业资格培训教程》,海洋出版社。
⑦王光霁 .《视光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⑧刘晓玲. 《验光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相关学术期刊和报纸
①眼视光杂志 (CN 33-1215/R ISSN 1008-1801)
②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CN 11-3256/R ISSN 1005-328X)
③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 (CN 11-5909/R ISSN 1674-845X)
④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CN 11-3256/R ISSN 1005-328X)
⑤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 (CN 11-5909/R ISSN 1674-845X)
⑥光学学报 (CN 31-1252/O4ISSN 0253-2239)
⑦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 (CN22-1140ISSN 1004-8073)
⑧物理学报 (CN11-1958/O4ISSN 1000-3290)
3.相关专业网站
①中国眼镜网
②眼视光网
③眼镜在线等
④天津职业大学国家级精品课《屈光检查技术》
⑤中国眼视光网
(四)教学方法
① “教、学、做”一体教学法
课程要求融“教、学、做”于一体。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边做边指导,学生边学、边做、边实践。以眼镜连锁企业的运营要求进行教学,阐述视光中心运营中各环节的要点与工作方法,根据企业质量标准,教师严格把关学生每个任务的实施情况。
②实地取经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学习,直接学习企业的操作方法,由企业带教老师为同学们进行验配流程的示范操作,了解眼镜企业运营流程,学习规范眼视光专项操作和技术。
③讨论法 :
在眼视光初始检查过程中拿出病例样本,学生就样本展开讨论,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在检查手段,医患沟通上进行讨论。使教学形成良好的氛围,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形成互动。
④示范讲解法:
教师对操作流程进行示范操作,边做边讲解。
(五)教学评价
1. 课程考核的核心:
①完成岗位工作任务过程中能力掌握的程度(专业技术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②职业素养(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道德)
2.考核方法:
①知识考核:笔试 20%
②岗位能力考核:项目实践训练 70%
③职业素质考核: 10%
3.考核要求:
①理论考试:期末笔试,闭卷。考试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
②实践考核:有专任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履行双重身份的职责,进行现场管理与考核,根据学生完成岗位工作的过程与工作态度几工作完成的质量等进行综合评定。
(六)质量管理
1.质量管理
通过教师评学、学生评教、企业岗位评价(通过能力考核),也就是说,要教师评学和学生评教相结合、学习者自评和互评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完成本课程的质量管理。
2.对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可以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如表7-1所示。
表6-1 评学表
班级 |
|
教师姓名 |
|
系(部) |
|
项目 |
评价指标 |
评价标准 |
学习方面 |
1.学习目的明确 |
A |
B |
C |
2.学习态度端正 |
|
|
|
3.学习方法正确 |
|
|
|
4.学习氛围浓 |
|
|
|
5.学习自觉性强 |
|
|
|
6.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 |
|
|
|
7.作业认真并按时交 |
|
|
|
纪律方面 |
1.按时到班上课 |
|
|
|
2.课堂纪律好 |
|
|
|
3.遵守校规校纪 |
|
|
|
4.遵守考风考纪 |
|
|
|
思想品德方面 |
1.尊敬老师,团结同学 |
|
|
|
2.礼貌待人,态度谦和 |
|
|
|
3.爱护公物 |
|
|
|
4.遵守社会公德 |
|
|
|
合计 |
|
|
|
|
对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
|
|
|
|
3.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包括企业顶岗实习指导人员)的教学过程是否体现了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是否达到了职业岗位标准的技能培养要求,教学方法是否适应高职教育特点,对教学内容是否能根据生产实际进行及时调整,是否注重了学生情感态度的教育。
表6-2 课堂教学学生评分表
班 级 |
|
教 师 |
|
课 程 |
|
项 目 |
评 价 指 标 |
标 准 分 |
实 得 分 |
备 课 |
教学准备充分,内容充实,态度严谨 |
10分 |
|
讲课 |
讲课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讲解难点深入浅出,紧密结合实际,能传授新知识,学识渊博 |
15分 |
|
普通话标准,语言生动,逻辑性强 |
10分 |
|
富有启发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
10分 |
|
合理运用教具、多媒体和电教授课 |
5分 |
|
辅 导 |
辅导答疑认真,耐心 |
10分 |
|
作 业 |
按时收交,认真批改,有批语 |
10分 |
|
育 人 |
能够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意见 |
10分 |
|
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注重能力培养 |
10分 |
|
板 书 |
板书工整,设计合理,汉字规范,版面美观 |
10分 |
|
合 计 |
|
100分 |
|
表6-3 系(部)教师自评表
项目 |
评价指标 |
标准分 |
实得分 |
德 |
热爱学校,热爱教育事业 |
10分 |
|
爱岗敬业,工作责任心强 |
8分 |
|
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
7分 |
|
勤 |
精心备课,精益求精 |
6分 |
|
相互听课,互相学习 |
6分 |
|
不断学习,自我提高 |
7分 |
|
耐心细致,百问不厌 |
6分 |
|
能 |
讲课精练,重点突出 |
5分 |
|
深入浅出,学生易懂 |
5分 |
|
知识渊博,能传授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 |
5分 |
|
驾驭课堂能力强,学生听课积极性高 |
5分 |
|
教学效果好,不断进行教研、教改 |
5分 |
|
绩 |
优质课、精彩课取得优异成绩 |
7分 |
|
学生评议效果好 |
8分 |
|
积极发表教研、科研论文 |
7分 |
|
合计 |
|
100 |
|
表6-4 教研室评分表
教师姓名 讲授课程
任课班级 评课时间
项目 |
评课指标 |
标准分 |
实得分 |
敬业精神 |
认真备课、批改作业、辅导或答疑,严格管理课堂 |
10 |
|
教研活动 |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学院组织的大型教学活动 |
7 |
|
积极听课,相互提高 |
10 |
|
教学能力 |
教学量、信息量大,讲课速度适当 |
7 |
|
知识准确,熟练,讲解清楚 |
5 |
|
容易接受,牢固掌握 |
5 |
|
教学方法和手段 |
能注意启发,促进思维,培养能力 |
3 |
|
精讲巧练,讲练结合 |
3 |
|
方法得当,教与学双边活动好 |
3 |
|
使用教具恰当有效,教学手段丰富 |
4 |
|
语言简明、生动,有逻辑性 |
3 |
|
普通话标准(非普通话不得分) |
2 |
|
板书工整,设计科学合理,版面美观 |
2 |
|
能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和电教教学 |
3 |
|
教学责任心 |
讲解熟练,耐心,工作认真 |
5 |
|
严格要求,严格管理 |
5 |
|
教学效果 |
注重教书育人、德育渗透 |
4 |
|
学生课堂纪律好,注意力集中 |
4 |
|
学生能领会掌握讲授内容 |
6 |
|
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时间分配合理 |
4 |
|
教案 |
环节齐全,内容丰富 |
5 |
|
合计 |
|
100 |
|
表6-5 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考评表
序号 |
姓名 |
四评得分 |
按比例汇总 总得分 |
成成绩 |
备 注 |
学生 评价 |
教师 自评 |
教研室 评价 |
系综合 评价 |
1 |
|
|
|
|
|
|
|
|
2 |
|
|
|
|
|
|
|
|
3 |
|
|
|
|
|
|
|
|
4 |
|
|
|
|
|
|
|
|
5 |
|
|
|
|
|
|
|
|
注:系综合评价占35%,学生评价占35%,教师自评占10%,教研室评价占20%;
4.课程评价标准(比重)
核心能力考核40%
基本能力考核20%
知识能力考核20%
情感态度考核10%
综合能力考核10%
八、毕业要求
1.毕业学分要求
①本专业修够148学分方能毕业。
②公共必修课共39学分。
③专业课、职业技能课、专业核心课等必修课共109学分。
④学生必须修读全校公选课4学分,其中艺术类课程选修2学分。
2.毕业标准
学生思想品德符合要求,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完成各教育教学环节,考核成绩合格,修满规定课程学分和素质学分,获得国家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1-2个,准予毕业。
九、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1.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进程表(附件1)
2.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表(附件2)
3.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进程表(附件3)
4.教学学时分配表(附件4)
5.教学历程表(附件5)
6.总周数分配表(附件6)
7.公共基础课程(限选)开设一览表(附件7)
8.任意选修课程开设一览表(附件8)
编制人:严凯、孙龙仁
行业企业参与编制人: 马俊磊 、高亚伟 、李颖艳
院部领导(审核):李宏慧
教务处领导(审定):姚新兆
主管院长(批准执行):张立方
附件1: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进程表
表一
课程 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安排 |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周学时 |
考核方式 |
备注 |
总计 |
理论 |
实践 |
第1学年 |
第2学年 |
第3学年 |
1 |
2 |
3 |
4 |
5 |
6 |
考 试 |
考 查 |
16周 |
15周 |
16周 |
15周 |
16周 |
15周 |
公 共 基础 课 |
必修课 |
02301001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48 |
36 |
12 |
3 |
|
|
|
|
|
|
1 |
|
0230120031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60 |
40 |
20 |
|
4 |
|
|
|
|
|
2 |
|
023010022 |
形势与政策 |
4 |
62 |
31 |
31 |
1 |
1 |
1 |
1 |
|
|
|
1-4 |
|
024040021 |
体育与健康 |
8 |
124 |
44 |
80 |
2 |
2 |
2 |
2 |
|
|
|
1-4 |
|
421010062 |
大学英语 |
8 |
124 |
62 |
62 |
4 |
4 |
|
|
|
|
1-2 |
|
|
016040021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4 |
64 |
30 |
34 |
4 |
|
|
|
|
|
|
1 |
|
119010011 |
职业生涯规划 |
1 |
16 |
10 |
6 |
1 |
|
|
|
|
|
|
1 |
|
020010201 |
创新创业基础 |
2 |
38 |
22 |
16 |
|
|
1 |
|
|
|
|
3 |
在线学习 22学时 |
021010021 |
就业指导与职业素养 |
1 |
15 |
10 |
5 |
|
|
|
1 |
|
|
|
4 |
|
007010031 |
军事理论 |
2 |
30 |
16 |
14 |
|
2 |
|
|
|
|
|
2 |
|
024030051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2 |
32 |
18 |
14 |
2 |
|
|
|
|
|
|
1 |
|
限选课 |
024030061 |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
2 |
30 |
24 |
6 |
|
2 |
|
|
|
|
|
2 |
三选二 (见附件7) |
024030011 |
应用文写作 |
2 |
30 |
20 |
10 |
|
|
|
2 |
|
|
|
4 |
024030021 |
大学语文 |
2 |
30 |
24 |
6 |
|
2 |
|
|
|
|
|
2 |
|
艺术类课程 |
2 |
32 |
22 |
10 |
|
|
2 |
|
|
|
|
3 |
八选一 (见附件7) |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
2 |
32 |
22 |
10 |
|
|
2 |
|
|
|
|
3 |
任选一门 (见附件7) |
|
党史类 |
2 |
32 |
22 |
10 |
|
|
2 |
|
|
|
|
3 |
|
国史类 |
2 |
32 |
22 |
10 |
|
|
2 |
|
|
|
|
3 |
合计 |
|
47 |
737 |
407 |
330 |
17 |
15 |
8 |
6 |
|
|
|
|
|
总计 |
周学时 |
17 |
15 |
8 |
6 |
|
|
|
|
|
课程门数 |
7 |
6 |
5 |
4 |
|
|
|
|
|
注:《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在第1-4学期开设,第1学期3学时,2-4学期2学时,不计学分,不进入教学进程表。《劳动教育》在1-4学期开设,安排在每周二下午进行,共计4个学分。
附件2:
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表
表二
课程 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安排 |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周学时 |
考核方式 |
备注 |
总计 |
理论 |
实践 |
第1学年 |
第2学年 |
第3学年 |
1 |
2 |
3 |
4 |
5 |
6 |
考 试 |
考 查 |
16周 |
15周 |
16周 |
15周 |
16周 |
15周 |
专业 必修课程 |
222030111 |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
6 |
96 |
56 |
40 |
6 |
|
|
|
|
|
1 |
|
★ |
122030051 |
生理学 |
2 |
32 |
22 |
10 |
2 |
|
|
|
|
|
|
1 |
|
122030101 |
药理学 |
2 |
30 |
22 |
8 |
|
2 |
|
|
|
|
|
2 |
|
122030061 |
病理学 |
2 |
30 |
22 |
8 |
|
2 |
|
|
|
|
|
2 |
|
222030311 |
眼视光应用光学 |
4 |
64 |
50 |
14 |
4 |
|
|
|
|
|
1 |
|
|
222030321 |
视光学基础 |
4 |
60 |
32 |
28 |
|
4 |
|
|
|
|
2 |
|
|
222030331 |
眼科学基础 |
6 |
90 |
60 |
30 |
|
6 |
|
|
|
|
2 |
|
★ |
222030431 |
眼保健与眼病预防 |
2 |
32 |
26 |
6 |
|
|
2 |
|
|
|
|
3 |
|
222030351 |
临床医学概要 |
4 |
64 |
44 |
20 |
|
|
4 |
|
|
|
|
3 |
|
222030361 |
眼屈光检查 |
6 |
96 |
56 |
40 |
|
|
6 |
|
|
|
3 |
|
★ |
222030371 |
眼镜美学 |
2 |
32 |
26 |
6 |
|
|
2 |
|
|
|
|
3 |
|
222030381 |
眼视光常用仪器设备 |
4 |
64 |
34 |
30 |
|
|
4 |
|
|
|
3 |
|
|
222030412 |
眼镜营销实务 |
2 |
30 |
22 |
8 |
|
|
|
2 |
|
|
|
4 |
|
|
眼镜店管理 |
2 |
30 |
24 |
6 |
|
|
|
2 |
|
|
4 |
|
|
222030431 |
斜弱视和双眼视处理技术 |
4 |
60 |
40 |
20 |
|
|
|
4 |
|
|
|
4 |
|
222030401 |
验光技术 |
6 |
96 |
50 |
46 |
|
|
3 |
3 |
|
|
3-4 |
|
★ |
222030421 |
眼镜技术 |
6 |
90 |
50 |
40 |
|
|
|
6 |
|
|
4 |
|
★ |
222030441 |
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 |
4 |
60 |
40 |
20 |
|
|
|
4 |
|
|
4 |
|
★ |
合计 |
|
68 |
1056 |
676 |
380 |
12 |
14 |
21 |
21 |
|
|
|
|
|
总计 |
|
|
|
|
|
|
|
|
|
|
|
|
|
周学时 |
12 |
14 |
21 |
21 |
|
|
|
|
|
课程门数 |
3 |
4 |
6 |
6 |
|
|
|
|
|
注: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用“★”标注在备注栏中,一般为6-8门。专业限选课程一般为提供多门课程,限选1-2门。
附件3:
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进程表
表三
课程 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 数 |
学时 |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周学时 |
备注 |
第1学年 |
第2学年 |
第3学年 |
1 |
2 |
3 |
4 |
5 |
6 |
16周 |
15周 |
16周 |
15周 |
16周 |
15周 |
专业 技能 课程 |
|
国防与入学教育 |
2 |
2 |
60 |
30 |
|
|
|
|
|
|
|
职业认知实习 |
1 |
1 |
30 |
30 |
|
|
|
|
|
|
322030471 |
基础技能实训 |
2 |
2 |
60 |
|
30 |
|
|
|
|
|
|
专业技能实训2-1 |
2 |
2 |
60 |
|
|
30 |
|
|
|
|
322020322 |
专业技能实训2-2 |
2 |
2 |
60 |
|
|
|
30 |
|
|
|
|
职业技能实习2-1 |
16 |
16 |
480 |
|
|
|
|
30 |
|
|
|
职业技能实习2-2 |
15 |
15 |
450 |
|
|
|
|
|
30 |
|
合计 |
40 |
|
1200 |
|
|
|
|
|
|
|
附件4:
教学学时分配表
表四
项 目 |
学 时 数 |
百 分 比 |
理论教学学时分配 |
公共基础课中的理论教学学时 |
407 |
37.5% |
专业(技能)课中的理论教学学时 |
676 |
62.5% |
合 计 |
1083 |
100% |
实践学时分配 |
公共基础课中的实践教学学时 |
330 |
17.3% |
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学时 |
380 |
19.9% |
专业技能课程学时 |
1200 |
62.8% |
合 计 |
1910 |
100% |
总 学 时 |
2993 |
实践教学学时占总教学学时的比例 |
63.8% |
附件5:
教 学 历 程 表
表五
学 年 |
学 期 |
周 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一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注:~理论教学; ○实习(实训); ∥课程设计;△机动; :考试;●顶岗实习;
/毕业设计; ☆入学教育与军训; 〓放假; ◎毕业教育。
附件6:
总 周 数 分 配 表
表六
学 年 |
学 期 |
理论教学 |
实习实训 |
课程设计 |
顶岗实习 |
毕业设计 |
考 试 |
入学教育 |
军训 |
毕业教育 |
机动 |
总计 |
一 |
1 |
16 |
1 |
|
|
|
1 |
1 |
1 |
|
|
20 |
2 |
15 |
2 |
|
|
|
1 |
|
|
|
2 |
20 |
二 |
3 |
16 |
2 |
|
|
|
1 |
|
|
|
1 |
20 |
4 |
15 |
2 |
|
|
|
1 |
|
|
|
2 |
20 |
三 |
5 |
16 |
|
|
|
|
|
|
|
|
4 |
20 |
6 |
15 |
|
|
|
|
|
|
|
|
5 |
20 |
合计 |
|
|
|
|
|
|
|
|
|
|
120 |
附件7
公共基础课程(限选)开设一览表
表七
课程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设学期 |
备注 |
1 |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
2 |
2 |
三选二 |
2 |
应用文写作 |
2 |
3-4 |
3 |
大学语文 |
2 |
2 |
4 |
美学基础 |
2 |
3 |
八门课程任选一门 (非艺术类专业学生至少选修1门) |
5 |
音乐鉴赏 |
2 |
3 |
6 |
美术鉴赏 |
2 |
3 |
7 |
影视鉴赏 |
2 |
3 |
8 |
舞蹈鉴赏 |
2 |
4 |
9 |
书法鉴赏 |
2 |
4 |
10 |
戏剧鉴赏 |
2 |
4 |
11 |
戏曲鉴赏 |
2 |
4 |
12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2 |
2-4 |
任选一门 在线学习 |
13 |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 |
2 |
2-4 |
14 |
延安精神概论 |
2 |
2-4 |
15 |
红船精神与时代价值 |
2 |
2-4 |
16 |
东北抗联精神 |
2 |
2-4 |
17 |
中国红色文化精神 |
2 |
2-4 |
18 |
延安精神特色素质教育 |
2 |
2-4 |
19 |
中国传统文化撷英 |
2 |
2-4 |
20 |
世界舞台上的中华文明 |
2 |
2-4 |
21 |
中国近代史 |
2 |
2-4 |
附件8
任意选修课程开设一览表
表八
课程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设学期 |
授课方式 |
1 |
高等数学 |
4 |
60 |
2 |
集中面授 |
2 |
集邮与收藏 |
2 |
32 |
1-4 |
集中面授 |
3 |
社交礼仪 |
2 |
32 |
3 |
集中面授 |
4 |
普通话达标 |
2 |
32 |
2 |
集中面授 |
5 |
英语口语 |
2 |
32 |
4 |
集中面授 |
6 |
英语阅读与欣赏 |
2 |
32 |
2 |
集中面授 |
7 |
中国传统文化 |
2 |
32 |
3 |
集中面授 |
8 |
演讲与口才 |
2 |
32 |
3 |
集中面授 |
9 |
茶道与茶艺 |
2 |
32 |
2 |
集中面授 |
10 |
西游记的智慧启迪 |
2 |
32 |
3 |
集中面授 |
11 |
老子的人生智慧 |
2 |
32 |
3 |
集中面授 |
12 |
时装表演 |
2 |
32 |
1 |
集中面授 |
13 |
吉他演奏 |
2 |
32 |
1 |
集中面授 |
14 |
形体训练 |
2 |
32 |
1 |
集中面授 |
15 |
公共关系学 |
2 |
32 |
1 |
集中面授 |
16 |
市场营销 |
2 |
32 |
1 |
集中面授 |
17 |
领导力与高效能组织 |
2 |
32 |
1 |
集中面授 |
18 |
微机维修技术 |
2 |
36 |
1-4 |
集中面授 |
19 |
Flash |
2 |
36 |
1-4 |
集中面授 |
20 |
Photoshop |
2 |
36 |
1-4 |
集中面授 |
21 |
C语言程序设计 |
2 |
36 |
1-4 |
集中面授 |
22 |
影视后期编辑与合成 |
2 |
36 |
1-4 |
在线学习 |
23 |
解码国家安全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24 |
关爱生命——急救与自救技能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25 |
创新思维训练 |
1 |
18 |
1-4 |
在线学习 |
26 |
领导力与高效能组织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27 |
职场沟通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28 |
职业素质养成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29 |
职熵——大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提升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30 |
职场菜鸟礼仪指南 |
2 |
35 |
1-4 |
在线学习 |
31 |
大学生就业21问 |
1 |
14 |
1-4 |
在线学习 |
32 |
企业文化——职场新人升级攻略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33 |
轻松玩转职场——职场沟通与写作技巧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34 |
职业沟通技能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35 |
应用写作技能与规范 |
2 |
34 |
1-4 |
在线学习 |
36 |
Campus English——校园英语,我的大学 |
2 |
35 |
1-4 |
在线学习 |
37 |
高等数学-高职高专 |
3 |
42 |
1-4 |
在线学习 |
38 |
大学生爱国教育十讲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39 |
上大学,不迷茫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40 |
有礼同行,伴礼一生——大学生礼仪修养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41 |
走进故宫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42 |
伟大的《红楼梦》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43 |
中国历史地理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44 |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品格与修养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45 |
中国历史地理概况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46 |
城市与文化遗产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47 |
中国茶文化与茶健康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48 |
中国茶世界之旅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49 |
中原文化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50 |
民间美术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51 |
古诗词鉴赏 |
2 |
31 |
1-4 |
在线学习 |
52 |
中国音乐史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53 |
弟子规与人生修炼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54 |
中国饮食文化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55 |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56 |
神话传说故事与中国文化 |
1 |
16 |
1-4 |
在线学习 |
57 |
丝绸之路文明启示录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58 |
走进意大利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59 |
日本礼仪 |
2 |
31 |
1-4 |
在线学习 |
60 |
俄罗斯风情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61 |
师魂 |
1 |
16 |
1-4 |
在线学习 |
62 |
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 |
2 |
36 |
1-4 |
在线学习 |
63 |
海洋文明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64 |
奇妙的力量——思维力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65 |
《道德经》与管理智慧 |
2 |
29 |
1-4 |
在线学习 |
66 |
品读经典:《诗》《老》《庄》选粹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67 |
生态文明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68 |
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社会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69 |
食品安全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70 |
地球历史及其生命的奥秘 |
2 |
36 |
1-4 |
在线学习 |
71 |
eye我所爱-呵护你的眼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72 |
环境保护导论 |
1 |
17 |
1-4 |
在线学习 |
73 |
探索神奇的植物世界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74 |
常见感染病 |
2 |
29 |
1-4 |
在线学习 |
75 |
关爱父母健康 |
1 |
18 |
1-4 |
在线学习 |
76 |
果蔬营养与生活 |
2 |
34 |
1-4 |
在线学习 |
77 |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
1 |
18 |
1-4 |
在线学习 |
78 |
健康之美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79 |
小穴位 大健康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80 |
近视防控 |
1 |
14 |
1-4 |
在线学习 |
81 |
实验安全你我他 |
1 |
14 |
1-4 |
在线学习 |
82 |
中外美术评析与欣赏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83 |
外国建筑赏析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84 |
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85 |
欧美电影文化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86 |
电影作品读解 |
2 |
33 |
1-4 |
在线学习 |
87 |
漫谈岩土中的工程艺术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88 |
科学的精神与方法 |
1 |
14 |
1-4 |
在线学习 |
89 |
名企风采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90 |
名企之魂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91 |
学问海鲜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92 |
民族健身操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93 |
服装色彩搭配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94 |
英语口语直通车 |
1 |
18 |
1-4 |
在线学习 |
95 |
英语口语趣谈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96 |
演讲学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97 |
主题英语 |
2 |
31 |
1-4 |
在线学习 |
98 |
英语演讲与辩论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99 |
冲上云霄——飞机鉴赏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100 |
小咖啡大世界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101 |
office高效办公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102 |
《红楼梦》“三书” 浅说 |
2 |
34 |
1-4 |
在线学习 |
103 |
中国旅游线路地理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104 |
Excel经管应用 |
2 |
29 |
1-4 |
在线学习 |
105 |
心理咨询基本技能训练 |
1 |
15 |
1-4 |
在线学习 |
106 |
一起学说普通话 |
1 |
16 |
1-4 |
在线学习 |
107 |
生活中的语言与语言学 |
1 |
14 |
1-4 |
在线学习 |
108 |
意象的艺术:汉字符号学 |
2 |
31 |
1-4 |
在线学习 |
109 |
地球科学概论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110 |
揭秘微观世界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111 |
视频压缩通信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112 |
数字图像处理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113 |
建筑设计入门 |
1 |
14 |
1-4 |
在线学习 |
114 |
急救在身边 |
2 |
28 |
1-4 |
在线学习 |
115 |
护理基本技能 |
2 |
30 |
1-4 |
在线学习 |
116 |
国际商务英语 |
1 |
16 |
1-4 |
在线学习 |
117 |
导游业务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118 |
旅游礼仪 |
2 |
32 |
1-4 |
在线学习 |
备注:
1.学生在校期间任意选修课程不低于2门,获取学分不得低于4学分。
2.授课方式中的“集中面授”是指校内课堂教学;“在线学习”是指在爱课程、智慧树等各类在线开放的课程学习平台上自主学习,获取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