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健全大学生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石,博学书院特开设【“党史”宣传教育】专栏,引导师生拓展深远的历史视野,强化历史认知、坚定历史自信,在学史中明立身之理、主义之真、为学之道,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自觉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效衔接,将个人奋斗目标与国家建设需求结合起来,将个人理想前途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为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青年的智慧与力量。
本期继续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为时间轴,记录建党百余年来的光辉岁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三省积极组织并领导抗日武装斗争。10月开始,东北各地相继兴起为数众多的抗日义勇军。义勇军的斗争揭开了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序幕。

图为东北抗日联军骑兵部队 新华社图片
除各种抗日义勇军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依靠群众,直接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极其艰苦的斗争。中共满洲省委指示各地党组织,加强与抗日义勇军的联系,并组织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从1932年起,先后组织了由汉、满、朝鲜、蒙古、回等民族的爱国志士参加的十多支抗日游击队。这些抗日武装主要在南满、东满和北满地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本侵略者。

图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 新华社图片
从1933年9月起,中共满洲省委把党领导的各抗日游击队相继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1936年2月,直接领导东北党组织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决定统一全东北抗日军队的名称,建立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并以杨靖宇、王德泰、赵尚志、周保中等人名义,发表《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宣布东北人民革命军和各抗日游击队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抗日联军中涌现出无数英烈 新华社图片
东北抗日联军开辟了东南满、北满和吉东三大游击区。从1936年初到1937年秋,东北抗日联军已建立11个军,共3万多人,在南起长白山,北抵小兴安岭,东起乌苏里江,西至辽河东岸的广大地区内,开展游击战争,同日、伪军进行大小数千次战斗,粉碎了敌人多次“讨伐”。他们的英勇斗争,有力打击了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牵制了大量日军,支援和鼓舞了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供稿/博学书院 图片/新华社 撰稿/博学书院 编审/李方明 责编/魏宏伟 审核/陈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