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院概况师资队伍专业设置教学科研党团建设招生就业资料下载
党团建设
 党团通知 
 学习心得 
 理论园地 
 入党导航 
 资料下载 
 党团活动 
 
党团建设
您的位置: 首页>党团建设>正文
“劳模风采”系列报道之四:放飞“星”声 情系学子
2020-04-07   艺术学院 审核人:

编者按:一场疫情突发而至,给沉浸在新年团聚中的人们带来了灾害和苦难。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我们看到一批批救援队伍逆行而上,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绽放着伟大的人性之光。我们也知道,在不畏生死的英雄们背后,还有许许多多平凡的人竭尽全力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平职学院,有众多奋战在教育战线上的老师们,他们虽然在疫情期间无法亲赴“战场”,但是他们坚守岗位和职责,不忘初心和使命,心系国家和学生,认真贯彻落实“停课不停学”的要求,通过网络平台和数字通讯等载体,在确保网上授课效果的同时,还全力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和疫情防护知识指导,和全校学生一起坚定打赢疫情防护攻坚战的信心。

我们在系列报道《劳模风采》中撷取的先进人物,是我校优秀教师的典型代表,他们致力于教科研创新改革,视学生为亲人;他们立足岗位兢兢业业,无私奉献道德高尚……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精神,展现了教育工作者的风采,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可爱的教师,了解他们的故事,感受榜样的力量。

我校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辅导员冯泽星侧记

人物档案:冯泽星,女,九三学社社员,硕士,2006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奋战在教学第一线,主动承担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辅导员、招生以及各类大型文艺演出工作,曾成功举办“放飞星声”师生音乐会,并荣获全国“华夏之星”声乐比赛河南赛区青少年组金奖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提起冯泽星老师,让学校广大师生印象深刻的就是她那优美动听的歌声,真可谓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大家都对她成功举办的“放飞星声”冯泽星师生音乐会记忆犹新。她的声音不仅悦耳,更是感染激励着她所辅导的每一位学生。

从学校的迎新晚会到元旦晚会,从“一学五训四提高”的新生爱国歌曲教唱到集团公司大合唱,从专业技能大赛到全市文艺汇演,无论寒假暑假、校内校外,冯泽星老师都从未缺席……

众所周知,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思想活跃,各类校内校外文化艺术演出多。每次参加演出活动,冯泽星都会带领学生们认真筹备,克服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任务,为学校争光添彩。

2019年3月,按照学校党委工作部署,指派冯泽星负责“我和我的祖国”校园文化快闪的编排和录制工作。接到任务后,冯泽星全身心投入,丝毫没有松懈。即使是高烧39摄氏度,她也没有停歇,从早晨六点到晚上九点,和学生们一起穿梭于每一个实训基地、每一个社团活动场所、每一个校园文化场景之间,情节设计和跟拍镜头都亲力亲为,精益求精。

历时两个月的努力,当平职学院第一个校园文化快闪作品和师生见面时,立时得到全院师生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作品《我和我的祖国——喜迎新中国70华诞》还荣获了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校园电视作品成果二等奖。冯泽星满怀对党的赤诚之心,和学生们用实际行动为祖国70岁生日送上最美好的祝福。对此,她深感自豪和幸福。

除此之外,冯泽星还曾带领学生参加全市团拜会、集团公司春晚、集团公司矿工节、全市运动会开幕式等文艺汇演数十场;先后主持平职学院元旦晚会、迎新晚会15场;主持学校“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活动暨万人歌咏会”、《薄太后》孝廉豫剧启动仪式;协助承办河南省流行音乐协会教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艰苦的学习,对于冯泽星老师来说也是快乐的。她不仅对工作精益求精,对于自己的专业学习更是坚持不懈。不管费用多少,无论路途多么遥远,都阻挡不了她学习的步伐……

怀着对声乐教育热爱的初心,从2013年至今,冯泽星都自费跟随具有“东方夜莺”之称的中国音乐学院吴碧霞教授和享受国务院津贴的著名作曲家王志信教授、中国歌舞剧团团长孔德成教授学习声乐艺术。

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冯泽星每次去北京学习都是坐着周末一夜的火车,第二天上完课再乘坐下午的火车往家赶。坚持不懈的学习,让她的个人业务能力有了提升,在全国第21届信息化教育教学大赛中,她的作品《呼吸有道——歌唱的呼吸》获得高等教育组微课一等奖、优秀资源共享课三等奖。她还成功举办了“放飞星声”冯泽星师生音乐会,向广大师生展现了她深厚的专业功底,更是为学生们树立了榜样。

作为一名教师,冯泽星时刻将学生放在教育的正中央。在不断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她将自己的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们,指导学生参加“华夏之星”声乐比赛,获得青少年组金奖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获得河南电视台“德艺双馨”声乐比赛银奖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平顶山大专学生演讲比赛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学生陈晨荣获平顶山市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并入围全国欢乐男生20强;学生雷舒的原创歌曲《遗失》在网易音乐播放流传……

春风化雨,润物“有”声。冯泽星老师情系广大莘莘学子,在用“声”感染激励他们的同时,更是用“心”温暖帮助他们,希望将自己的这份小爱,犹如星星之火一样传递出去……

2007年至今,冯泽星先后担任艺术学院两届音乐表演专业辅导员。2008年汶川地震时,她连续一周不回家,和自己的学生在一起,进行余震人员疏散和学生心理辅导。她用自己的声音,向学生们传送着温暖和力量。十多年来,她不仅用“声”感染激励着学生们,更是用“爱”温暖指导着遇到困难的学子。

学生梁辛丹家境贫寒,冬天只有一个薄褥子,冯泽星把自己新做的棉花褥子送给她,并号召全班同学为她生病的妹妹募捐,同时身先例行捐款200元;每半个月带领学生到市残联语训部,教那里的失聪儿童舞蹈、送给他们手工作品、学习用具和玩具,陪他们做游戏,让学生们在心与心的交流中,明白大爱。

冯泽星严格按照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发放通知要求,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除了听取评选小组意见和平时观察了解,认真和每一位申请奖助学金的学生单独交流,从而让国家奖助学金真正用到每一位需要资助、渴望成才的贫困大学生身上。

冯泽星的学生陈云山,目前是我国青年葫芦丝演奏家。毕业后自己创业成立“云之声”葫芦丝音乐机构,他热心公益事业,经常组织葫芦丝公益教学,并多次在全国葫芦丝大赛中获奖,2019年荣获欧洲国际葫芦丝大赛一等奖。不仅对陈云山印象深刻,冯泽星能说出每一位学生的姓名、家庭环境和个人爱好。现在,很多学生还会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她,这让冯泽星老师感到十分欣慰。

主人公语:让自己的生命信仰与自己的工作联系在一起才能对得起这份神圣的职业,千里之行,积于跬步;万里之船,成于罗盘。我要继续保持端正的工作态度、勤勉扎实的工作作风,将平凡中的小我融入到学校转型发展的大我中,不忘初心、继续奋进,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关闭窗口
访问量人数:

 

Copyright © 2010-2011 Arts Depart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ysxzcy@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