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大厨来了。英国科学家发明的机器手臂,可以切菜、炒菜、搅拌等,厨艺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当然,机器手臂还能洗碗刷锅。每个机器手臂拥有24个发动机、26个微型控制器和129个传感器。手机上下载个应用,选择你喜欢的菜谱,就等着美食的到来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提出了推进全球教育发展的七大目标,其中确保人们能享有优质的、覆盖各层次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成为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勾勒出面向2030年的职业教育蓝图,职教周刊组织了四篇文章,本周的两篇从学校视角描述未来职业教育“去学校化”与“个性化”的发展形态,下周将见报的两篇则从学习者视角描述未来职业教育关注学生生涯发展和软技能提升的发展方向。
2030年,还需要职业学校吗?
国外有人断言:未来全球只需要三所大学——哈佛、耶鲁和牛津,互联网将会“消灭”大多数学校与平庸的教师。那么,2030年职业教育还需要学校吗?上世纪伊凡·伊里奇等社会学家的“非学校化”预言是否快要实现了?
可以预想到本世纪30年代,餐厅服务员、食品加工员、服装样衣工、锻造电焊工等岗位可能随着“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机器人的到来而人间蒸发,而诸如筑梦师、微博运营官、网店装修师、机器人维护员等大批与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相匹配的新岗位却在始料未及中横空出世。岗位更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而职业学校“固定学制、陈旧专业、稳定课程”难免会陷入捉襟见肘的尴尬境地。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所教授迈尔·舍恩伯格说:“在未来,学习绝不会是按照一本给定的教科书、一门科目或课程,以同样顺序和步调进行,而将是有数千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大数据分析将指引他们选出最有效、支持进一步完善和私人定制的课程、教材。”不难想象,在电脑储存费用下降95%、网络效能增加200倍、超过70%的人口至少拥有一件移动设备的2030年,没围墙、有翅膀的云储存、云计算将实现“私人定制的尺寸适合一个人”的职业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