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张小纸片,透过摄像头捕捉,在屏幕上呈现出来,纸片上就多了蜡烛、凸透镜和成像板。像变魔术一般,孩子们将纸片在桌面上反复移动,随间距变化,显示屏上的“蜡烛”就呈现出正像、倒像和虚像,甚至连蜡烛、透镜和成像板之间的距离,都一清二楚地显示在屏幕上。
还记得吗?这是初中物理课的凸透镜成像实验。不同的是,这场实验不需要真实的蜡烛、透镜和光源,却一样可以动手得到同样的结果。
“这是VR/AR技术在中小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移动学习”实验室副主任蔡苏博士告诉记者。
VR,就是虚拟现实,这个词你一定不陌生——刚刚结束的高考,浙江省语文试卷就以此为题。今年以来,VR在国内的火爆程度超乎预期,业界流传着“2016是虚拟现实元年”的说法。趁着风口,科技教育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教育领域,VR教育已经从“概念”开始走向“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