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之三:
替代性教师培养机构不断涌现。反主流和反传统的替代性教师教育模式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社区学院、教育类企业、信息技术类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的教师培养模式也被教师资格认证机构和学校认可。其重要原因有二:一是师资的匮乏和教师退出机制的灵活;二是学校拥有较高的用人自主权。而在我国,随着教师教育体系的重建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完善,除了职业技术学院、社区学院等替代性机构,基于互联网的替代性教师培养也将会成为一种趋势,并对我国当下“师范院校培养”和“综合大学+专业学院培养”模式形成冲击。
挑战之四:
职前教师的职业选择日趋多元化。以北京师范大学近几年的师范毕业生为例,除了选择教师作为职业,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民间组织、培训机构、出版机构等,也成了师范生择业的重要去向。如果考察6所部属师范院校的免费师范生就业去向,也存在有些毕业生宁愿毁约也不愿从事教育教学事业的现象。不难看出,多元化的职业选择,从教师培养机构的角度看,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同时,也对于僵化单一的教师培养模式带来了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