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份中心组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参考资料目录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11日发布人:wlj 来源: 浏览次数:

一、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

二、习近平在江西考察调研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三、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四、河南省教育大会精神

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第二十二讲:建设美丽新中国

六、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相关知识点(一)

七、《河南日报》2019年6月4日第1版:“产教融合 打造职业教育‘航空母舰’”

八、学校5月份月工作例会精神

一、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

■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牢牢把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的根本任务,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具体目标,确保这次主题教育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 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是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的迫切需要。

■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开展主题教育同完成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结合起来,同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同党中央部署正在做的事结合起来,使党员干部焕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果。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真抓实干、转变作风。主题教育本身要注重实际效果,解决实质问题。

本报北京5月31日电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1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牢牢把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的根本任务,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具体目标,确保这次主题教育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栗战书、汪洋、赵乐际、韩正出席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王沪宁作总结讲话。

习近平强调,党的十九大决定,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们党在全国执政第70个年头,在这个时刻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正当其时。

习近平指出,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是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的迫切需要。开展这次主题教育,就是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就是要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奔着问题去,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坚忍不拔的韧劲坚决予以整治,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努力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就是要继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团结带领人民把党的十九大绘就的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美好现实。

习近平强调,党中央对这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目标任务、方法步骤作出了明确规定,要准确把握党中央精神,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对准目标,积极推进,确保取得预期效果。

习近平指出,“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是根据新时代党的建设任务、针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这次主题教育的特点提出来的。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找差距,就是要对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有的放矢进行整改。抓落实,就是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把初心使命变成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要全面把握,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

习近平强调,理论学习有收获,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取得新进步,加深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大政方针的理解,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思想政治受洗礼,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干事创业敢担当,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为民服务解难题,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守人民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清正廉洁作表率,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坚决预防和反对腐败,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

习近平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努力取得最好成效。要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先进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聚焦解决思想根子问题,自觉对表对标,增强学习教育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了解民情、掌握实情,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要教育党员干部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广泛听取意见,认真检视反思,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挖深,明确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切实把问题解决好。要把“改”字贯穿始终,立查立改、即知即改,能够当下改的,明确时限和要求,按期整改到位;一时解决不了的,要盯住不放,通过不断深化认识、增强自觉,明确阶段目标,持续整改。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有针对性地列出需要整治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治理。专项整治情况要以适当方式向党员干部群众进行通报,对专项整治中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要严肃查处。

习近平强调,这次主题教育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各级党委(党组)要把主体责任扛起来,主要领导同志要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党委(党组)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对分管领域加强指导督促。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先学一步、学深一点,先改起来、改实一点,同时要担负好领导指导责任,抓好所属单位党组织的主题教育。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强督促指导。中央指导组要进行巡回指导,加强对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开展主题教育的督促指导。省区市党委和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党组(党委)要派出巡回指导组。要宣传正面典型,宣传党员干部身边可信可学的先进人物,推广一批可复制可普及的好经验。要深刻剖析反面典型,以案例明法纪、促整改,发挥警示作用。

习近平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开展主题教育同完成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结合起来,同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同党中央部署正在做的事结合起来,使党员干部焕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果。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真抓实干、转变作风。主题教育本身要注重实际效果,解决实质问题。

王沪宁在总结讲话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深刻阐明了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和重点措施,对开展主题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根本指针,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全党同志要认真学习领会,自觉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党员副委员长,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党员副主席出席会议。

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各省区市和副省级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有关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中管金融企业、部分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高校,军队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央指导组各组组长、副组长等参加会议。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各省区市和副省级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设分会场。

《人民日报》(2019年06月01日 01 版)

、习近平在江西考察调研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5月20日至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西考察,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

新华社南昌5月22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20日至22日在江西考察,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下更大功夫,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下更大功夫,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中部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奋力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

初夏时节,赣江两岸郁郁葱葱,欣欣向荣。20日,习近平在江西省委书记刘奇、省长易炼红陪同下,深入赣州市的企业、农村、革命纪念馆,就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考察调研,实地了解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和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进展情况。

20日中午,习近平乘机抵达赣州,首先考察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企业展厅,习近平认真听取企业生产经营和赣州稀土产业发展情况介绍,详细了解我国稀土资源的分布状况、开发技术、应用情况以及生产加工中采取的环境保护举措。在生产车间,习近平仔细察看包装自动检测线、高性能烧结炉等设备生产运行情况,同现场工人亲切交流。习近平对企业加大科研投入、致力科技创新、注重生态修复的做法给予肯定。他强调,技术创新是企业的命根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才能生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紧紧扭住技术创新这个战略基点,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不可再生资源。要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强项目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1934年10月,中央机关、中央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在此集结出发,踏上漫漫征途。20日下午,习近平转乘火车来到于都县,瞻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察看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原于都县城东门渡口,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在纪念碑前,习近平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并三鞠躬。他缓步绕行纪念碑,仔细察看基座上的浮雕,深情缅怀当年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在苏区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纪念馆内,习近平听取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情况介绍,在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前驻足察看,同大家不时交流,回忆当年的历史。他强调,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一定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倍加珍惜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在中央苏区和长征途中,党和红军就是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胜利,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我们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要继续高举革命的旗帜,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今天,在新长征路上,我们要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依然要靠全党全国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

在纪念馆一楼,习近平会见了于都县的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代表。习近平动情地说,革命战争年代,江西人民为革命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能忘记革命先辈、革命先烈,不能忘记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照顾好为中国革命作出贡献的老红军、老同志以及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习近平祝愿他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纪念馆外的广场上,热情的群众闻讯赶来,高呼“总书记好!”“总书记辛苦了!”习近平对大家说,现在我们正走在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继往开来再出发!

于都县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气候特点,适宜发展蔬菜产业。习近平来到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走进蔬菜大棚,了解于都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正在劳作的乡亲告诉总书记,产业园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和贫困户”发展模式,带动了村民脱贫致富,户均年增收近万元。习近平表示赞赏。他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后的日子会更美好。

随后,习近平来到梓山镇潭头村,察看村容村貌。红军烈士后代、退伍军人孙观发看到总书记来了,率一家老小热情邀请总书记到家里做客。在孙观发家,习近平仔细察看厨房、卧室、后院和厕所,对他家住房和卫生改善状况表示欣慰。随后,习近平同孙观发一家和当地镇、村干部围坐在一起拉家常,关切询问他家收入怎么样、儿子儿媳在哪里就业、孩子在哪里上学、孩子在学校吃得好不好,家里还有什么困难和愿望。大家对总书记说,这些年全村109户贫困户都参与了蔬菜产业发展,村里还建起了就业扶贫车间,乡亲们既能外出打工,又能在家门口就业,照顾老人和孩子,既有土地流转收入,又有务工收入,贫困户还有分红收入,95户贫困户已经脱贫。习近平听了十分高兴。他强调,我这次来江西,是来看望苏区的父老乡亲,看看乡亲们的生活有没有改善,老区能不能如期脱贫摘帽。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要再加把劲,着力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互促互生。要把乡村振兴起来,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要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使乡村的精神风貌、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社会风气都焕然一新,让乡亲们过上令人羡慕的田园生活。

离开村子时,乡亲们聚集到村口,纷纷向总书记问好,有的村民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习近平同大家亲切握手,祝愿乡亲们生活越来越幸福美满。

21日下午,习近平在南昌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座谈会上,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江西省委书记刘奇、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先后发言。

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做好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开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中部地区崛起势头正劲,中部地区发展大有可为。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乘势而上,扎实工作,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再上新台阶。

习近平指出,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面临的国际形势日趋错综复杂。我们要清醒认识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长期性、复杂性,妥善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准备。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统筹研究部署,协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谋定而后动,厚积而薄发。

习近平就做好中部地区崛起工作提出8点意见。一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推动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二是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支持政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更多鼓励原创技术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对标国际一流水平,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缓解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四是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加强同东部沿海和国际上相关地区的对接,吸引承接一批先进制造业企业。五是扩大高水平开放,把握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推动优质产能和装备走向世界大舞台、国际大市场,把品牌和技术打出去。六是坚持绿色发展,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强化环境建设和治理,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中部。七是做好民生领域重点工作,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新社会治理。八是完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加大对中部地区崛起的支持力度,研究提出促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加强统筹协调。

习近平强调,党中央即将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出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抓好落实、抓出成效。今年是基层减负年,各地区各部门要将此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真抓实干的作风建设,让广大干部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中部地区崛起的伟大事业中来。

22日上午,习近平听取了江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对江西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对赣南中央苏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进展给予肯定,希望江西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

习近平强调,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不断改善供给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要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加快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要聚焦主导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要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走出一条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的路子。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习近平指出,要推进改革开放走深走实,统筹推进各项改革任务,确保干一件成一件。要结合自身实际,突出改革重点,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农业农村改革、社会民生领域改革上抓创新、抓落实。要充分利用毗邻长珠闽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习近平强调,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要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融合发展。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要对就业困难人员及时提供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确保他们就业有门路、生活有保障。要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理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习近平强调,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这些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教育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增进群众感情,践行群众路线,锤炼忠诚干净担当政治品格,当好人民勤务员,为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要把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继承和发扬好,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丁薛祥、刘鹤、何立峰等陪同考察并出席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中部六省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

三、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2019年5月15日,北京)

尊敬的各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国际组织负责人,

尊敬的各位嘉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这个草木生长的美好季节,来自亚洲47个国家和五大洲的各方嘉宾,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聚一堂,共襄盛举。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召开,表示诚挚的祝贺!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人类社会充满希望。同时,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需要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共同应对。

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促进亚洲及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相互启迪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亚洲地大物博、山河秀美,在世界三分之一的陆地上居住着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47个国家、1000多个民族星罗棋布。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广袤富饶的平原,碧波荡漾的水乡,辽阔壮美的草原,浩瀚无垠的沙漠,奔腾不息的江海,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

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诗经》、《论语》、《塔木德》、《一千零一夜》、《梨俱吠陀》、《源氏物语》等名篇经典,楔形文字、地图、玻璃、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术等发明创造,长城、麦加大清真寺、泰姬陵、吴哥窟等恢宏建筑……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各种文明在这片土地上交相辉映,谱写了亚洲文明发展史诗。

亚洲先人们早就开始了文明交流互鉴。丝绸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等古老商路,助推丝绸、茶叶、陶瓷、香料、绘画雕塑等风靡亚洲各国,记录着亚洲先人们交往交流、互通有无的文明对话。现在,“一带一路”、“两廊一圈”、“欧亚经济联盟”等拓展了文明交流互鉴的途径,各国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领域的合作蓬勃开展,亚洲文明也在自身内部及同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

璀璨的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人类文明因亚洲而更加绚烂多姿。从宗教到哲学、从道德到法律、从文学到绘画、从戏剧到音乐、从城市到乡村,亚洲形成了覆盖广泛的世俗礼仪、写下了传承千年的不朽巨著、留下了精湛深邃的艺术瑰宝、形成了种类多样的制度成果,为世界提供了丰富的文明选择。

回顾历史、展望世界,我们应该增强文明自信,在先辈们铸就的光辉成就的基础上,坚持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努力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亚洲各国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有着相似的历史境遇、相同的梦想追求。面向未来,我们应该把握大势、顺应潮流,努力把亚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亚洲人民期待一个和平安宁的亚洲。维护和平是每个国家都应该肩负起来的责任。没有和平,冲突不断甚至战火纷飞,经济增长、民生改善、社会稳定、人民往来等都会沦为空谈。亚洲各国人民希望远离恐惧,实现安居乐业、普遍安全,希望各国互尊互信、和睦相处,广泛开展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交往活动,共同维护比金子还珍贵的和平时光。

——亚洲人民期待一个共同繁荣的亚洲。经济发展是文明存续的有力支撑,繁荣富强是国家进步的重要基石。亚洲一些民众特别是妇女儿童正忍受着贫困、饥饿、疾病的折磨,这样的局面必须改变。亚洲各国人民希望远离贫困、富足安康,希望各国合力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共同消除一些国家民众依然面临的贫穷落后,共同为孩子们创造衣食无忧的生活,让幸福和欢乐走进每一个家庭。

——亚洲人民期待一个开放融通的亚洲。亚洲近几十年快速发展,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就是敞开大门,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如果各国重新回到一个个自我封闭的孤岛,人类文明就将因老死不相往来而丧失生机活力。亚洲各国人民希望远离封闭、融会通达,希望各国秉持开放精神,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共同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为此,我愿提出4点主张。

第一,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如果人类文明变得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了,那这个世界就太单调了,也太无趣了!我们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

我访问过世界上许多地方,最吸引我的就是韵味不同的文明,如中亚的古城撒马尔罕、埃及的卢克索神庙、新加坡的圣淘沙、泰国的曼谷玉佛寺、希腊的雅典卫城等。中国愿同各国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为更好传承文明提供必要支撑。

第二,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

文明之美集中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等经典著作和文学、音乐、影视剧等文艺作品之中。现在,大量外国优秀文化产品进入中国,许多中国优秀文化产品走向世界。中国愿同有关国家一道,实施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和亚洲影视交流合作计划,帮助人们加深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欣赏,为展示和传播文明之美打造交流互鉴平台。

第三,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人是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深化人文交流互鉴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这些年来,中国同各国一道,在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领域搭建了众多合作平台,开辟了广泛合作渠道。中国愿同各国加强青少年、民间团体、地方、媒体等各界交流,打造智库交流合作网络,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各种形式的合作走深走实,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创造条件。

第四,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文明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世界文明历史揭示了一个规律: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与时偕行,不断吸纳时代精华。我们应该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

激发人们创新创造活力,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走入不同文明,发现别人的优长,启发自己的思维。2018年,中国国内居民出境超过1.6亿人次,入境游客超过1.4亿人次,这是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力量。中国愿同各国实施亚洲旅游促进计划,为促进亚洲经济发展、增进亚洲人民友谊贡献更大力量。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华文明是亚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天文历法、哲学思想、民本理念等在世界上影响深远,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

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这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议题广泛、内容丰富,希望大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提出真知灼见,共同创造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来!

最后,预祝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人民日报》(2019年05月16日 02 版)

四、河南省教育大会精神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大会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王国生陈润儿郑富芝讲话刘伟出席

时间:2019-04-30 07:41 来源:河南日报

4月29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动员全省上下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强措施、补短板、提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中原更加出彩提供强大支撑。省委书记王国生、省长陈润儿、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主席刘伟出席会议,省委副书记喻红秋主持会议。

孙守刚、任正晓、李亚、黄强、马懿、穆为民、江凌、赵素萍、乔新江、霍金花、刘炯天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就关系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工作目标是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我们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要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总书记关于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贯通起来理解,顺应发展所需、回应人民所盼,带着深厚感情,扛稳重大责任,把准正确方向,细化实化措施,抓好补短板、提质量双重任务,形成尊师重教浓厚氛围,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会议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成就,分析了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任务。会议认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坚定实施科教兴豫、人才强省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围绕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省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教育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教育改革取得新进展,教育服务发展能力有了新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同时要清醒认识到,我省教育大而不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尤为突出。我们要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深刻把握新时代的形势要求,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下好教育优先发展这步重要的先手棋,坚定不移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

会议强调,推进教育现代化,要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把为党育人的鲜明底色越擦越亮;深刻把握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重任,以人才之基支撑高质量发展;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教育公平的热切呼唤,牢牢扛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大责任;深刻把握我省教育补短板、提质量的双重任务,采取超常规举措加以解决。各级党委政府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远眼光谋划教育发展,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用真金白银的投入、改革创新的办法抓好教育工作,在推进教育现代化中争先进位。

会议强调,要聚焦立德树人,抓牢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的根本任务。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各领域,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特别是要把德育摆在首要位置,坚持抓早抓小,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注重实践养成,引导学生在知行合一中提升素质;突出齐抓共管,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紧密衔接的完整育人链条。要切实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用好思政课这个主渠道,占领网络这个主战场,守牢意识形态安全这个底线。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持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会议强调,要紧盯重点难点,不断把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推向深入。要瞄准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要求,让现代教育理念真正领起来、科学评价体系真正树起来、教育工作各项标准真正高起来。要补齐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这一突出短板,缩小区域差距,缩小城乡差距,缩小校际差距,缩小群体差距。要抓住让教师安心从教、潜心从教这一关键所在,解决好教师编制、职称、待遇、住房保障等问题,让尊师重教的风气更加浓厚,让教师的获得感实实在在。要激活体制机制改革这一动力活力,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上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要发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一重要职能,造就大量人才,强化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高校科研和社会需求的联动,提升成果转化率。要发挥新型智库作用,加强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战略研究,当好党委政府决策的“思想库”。

会议强调,要科学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建设提标行动、改薄提速行动、教学提质行动、控辍提“率”行动,夯实义务教育根基,促进优质均衡发展。要着力推动“三个转变”、建好“三项机制”、抓好“三项重点”,巩固职业教育优势,促进产教融合发展。要突出特色分类发展,抓好重点学科建设,提高创新应用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促进内涵提质发展。要完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树立师范院校办学理念,加大师范院校支持力度,改进师范院校招生制度,强化师范教育引领,促进教育优先发展。

会议强调,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提供坚强保证。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系统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使各级各类学校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要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到实处,切实做到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在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在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要抓实学校党的建设,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要扎实做好校园安全工作,做到警钟长鸣、一刻不松。要营造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社会各界更加自觉地尊师重教、助学兴教。通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不断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讨论了《河南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河南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

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同志,各省辖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教育局局长,省委高校工委班子成员,本科高校、专科学校党委书记、校(院)长等参加会议。(记者朱殿勇)

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第二十二讲:建设美丽新中国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42

2.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44

3.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247

4.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248

5.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249

六、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相关知识点(一)

1、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是由国务院制定的,简称职教20条

2、职教20条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3、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

4、职教20条提出,到2022年,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推动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5、职教20条明确要求,到2022年,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

6、健全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框架。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扶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类职业教育。

7、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

8、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提高生源质量,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9、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完善中等、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规范职业院校设置。

10、启动1+X证书制度(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试点工作,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试点工作要进一步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11、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

12、实现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学分银行”是一种模拟或是借鉴银行的功能特点使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的一种管理模式)建设,从2019年开始,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

13、借鉴“双元制”(双元制是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等模式,总结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和企业新型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是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的原则,在企业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模式)试点经验,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

14、遴选认定一大批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

15、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

16、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充分调动各方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带动各级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建设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17、从2019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2020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

18、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100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

19、建立健全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

20、推动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2020年初步建成300个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带动中小企业参与。

21、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建立国家技术技能大师库,鼓励技术技能大师建立大师工作室,并按规定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支持技术技能大师到职业院校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联合攻关。

22、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职业院校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将党建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

23、指导职业院校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 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

24、完善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由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财政、农业农村、国资、税务、扶贫等单位组成,国务院分管教育工作的副总理担任召集人。

25、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是由教育部 财政部共同实施的。

26、“双高计划”的目标是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

27、“双高计划”建设的基本原则坚持中国特色、坚持产教融合、坚持扶优扶强、坚持持续推进、坚持省级统筹。

28、施行校企联合培养、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牵头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推进实体化运作,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吸引企业联合建设产业学院和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

29、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广泛开展面向农业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领域,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积极主动开展职工继续教育,拓展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

30、健全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发挥咨询、协商、议事和监督作用。设立校级学术委员会,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设立校级专业建设委员会和教材选用委员会,指导和促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31、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需求,推进数字资源、优秀师资、教育数据共建共享,助力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升级。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建设智慧课堂和虚拟工厂,广泛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促进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

32、“双高计划”每五年一个支持周期,2019年启动第一轮建设。

33、高水平学校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学校在以下9项标志性成果中有不少于5项:1.近两届获得过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第一完成单位);2.主持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项目且应用效果好;3.承担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且成效明显(仅包括现代学徒制试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定向培养士官试点);4.有国家级重点专业(仅包括国家示范、骨干高职学校支持的重点专业);5.近五年学校就业工作被评为全国就业创业典型(仅包括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6.近五年学生在国家级及以上竞赛中获得过奖励(仅包括世界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7.教师获得过国家级奖励(仅包括“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团队、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获奖);8.建立校级竞赛制度,近五年承办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9.建立校级质量年报制度,近五年连续发布《高等职业院校质量年度报告》且未有负面行为被通报。

34、高水平专业群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专业群定位准确,对接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专业群组建逻辑清晰,群内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度、就业相关度较高,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建设机制。专业特色鲜明,行业优势明显,有较强社会影响力。(二)专业群有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创新团队,校外兼职教师素质优良。实践教学基地设施先进、管理规范,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项目设计相适应、相配套。校企共同设计科学规范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反映行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线上线下课程资源丰富。(三)专业群生源质量好,保持一定办学规模。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机制,学生就业对口率、用人单位满意度、学生就业满意度高。与行业企业深入合作开展科技研发应用,科研项目、专利数量多。

七、《河南日报》2019年6月4日第1版:“产教融合 打造职业教育‘航空母舰’”

一架当前世界航空市场高占有率的现代化喷气式支线客机静静伫立在绿树丛中,干净整洁的机舱里,身着标准航空制服的学生正在有丰富航空经验老师的带领下开展实训……这是6月4日,记者在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航空学院见到的一幕。

据了解,该校航空学院于去年6月揭牌,是由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云华教育科技集团为培养航空服务领域专业人才共同成立的特色学院,是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实施开展的校企合作联合办学重要项目之一,也是平顶山市第一所专业的航空类职业学院,目前已与全国50多家航空、机场、铁路客运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为莘莘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

专业贴着产业办--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

6月3日,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实训工厂内,机械工程学院2017级数控技术专业学生丁崇恩正和几名同学忙着用数控车床,制作出一个个标准化的螺钉螺帽。

丁崇恩告诉记者:“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企业需求很契合,已经毕业就业的学长,月薪基本都在6000元以上。”

作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率连年稳居95%以上,这主要得益于该校不断巩固职业教育优势、促进产教融合发展的做法。

近年来,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优化专业布局,密切对接地方产业发展,树立起产教融合发展的鲜明导向,围绕产业搞教学,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实现了专业和产业同频共振,推动产教融合、产教协同、校企一体深度发展。

尼龙新材料产业是我省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河南省尼龙新材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在平顶山打造中国尼龙城,形成技术规模一流的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为加快培养尼龙产业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今年1月,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原有化工学院基础上,汇集人才、资源优势,成立尼龙化工学院,除开设应用化工技术、环境工程技术两个高职专业外,又同河南理工大学联办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增设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煤化工生产技术两个高职专业。

与此同时,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推动建设电气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等2个高水平专业群;尼龙化工类、建筑类和汽车类3个特色专业群;经管类、医学类、航空类、服装类4个区域骨干专业群;汽车新能源和尼龙新材料类2个急需专业群,实现专业交叉集约化、优势专业高峰化、传统专业高新化。

作为该校重点打造的两个高水平专业群之一,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紧密对接“中国制造2025”,立足智慧矿山建设,服务智慧矿山产业链,集聚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煤矿开采技术等专业优势,培养掌握智慧矿山建设、智能开采工作面配套技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据统计,自该专业群建设以来,教学团队先后主持参与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18项,获得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34项,国家及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15项;为企业完成技术开发项目20余项,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1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已成为服务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典范。

课程对接岗位建---课堂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6月3日,在学校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ICT行业创新基地”,30余名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正在云计算实训室专心学习《无线传感器网络》课程。该门课程是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立足“智慧矿山产业链”组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时新开的一门课程。

“智慧矿山是未来矿山发展的大趋势,涉及采矿、信息、通信、自动控制、物联网、云计算和软件等多种现代化技术,也因此延伸出一些新型岗位。我们及时优化专业布局,设置新的专业课程,更新教学内容,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时俱进。”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负责人、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吴延昌说。

为向智慧矿山产业链输送适用性人才,学校深入各大智慧矿山建设与生产行业企业,对关键技术与岗位进行分析与梳理,整合出了九大目标岗位群,结合智慧矿山建设与生产的技术需求,确定了《工业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电气控制与PLC》《组态与现场总线技术》等17门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有了,教学模式如何创新?学校通过对行业和企业的调研,开发出基于煤矿生产工作过程的活页式教材,使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有效融合,并结合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应用、新标准,及时修改完善,形成内容鲜活、层次清晰、体系完整、现场适用的活页式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基于现场典型任务工作过程,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层次结构清晰的模块化教学单元,通过分组教学,变教师“主讲”为教师“主导”,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突破教学重难点。

作为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的人才培育库,学校除了培育技术型学生外,还依据企业岗位需求,为下岗职工再就业、退伍转业军人安置、农民工进城务工、企业职工入职及转岗培训定制开发系列岗位培训教程,做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无缝衔接,为企业源源不断输送大量“订单”式人才。

截至目前,全校共计输出优秀学子20万余名,其中95%以上对口就业;共计培训转岗工人2万余名,成为企业发展的活力源泉,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普遍认可。

教学围着生产转---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产教融合,产是支撑,教是核心。“集团为学院提供了矿井在用主流生产设备360台(套),学校按照1:1比例建造了教学矿井,学生在这里可以根据矿井生产实际情况,开展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操作与维护等实训项目。”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资源开发学院院长栗成杰介绍说。

教学矿井是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的众多实训基地之一。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采区巷道、开拓巷道等均按照1:1建立的教学矿井,能够实现学生不下井,就可以完成破、装、运、支、处五大采煤工序的生产性实训。

煤焦产业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的三大核心产业之一。围绕煤焦产业发展,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建立了煤矿安全实训基地、瓦斯防治实验室、煤化工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同时,对接集团煤炭企业智能化升级需要,实现智能化工作面技术人员的成建制培养,为集团煤炭企业产业升级提供可靠人力资源保障。

围绕企业生产实际,该学院聘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等一大批技能大师加入专业教学队伍。目前拥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203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372人,“双师型”教师301人;建立与区域经济结构紧密融合的实习实训(车间)室109个,建立校外实习基地120个,有效保证行业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培养。

人才是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的未来。为更好服务中国平煤神马集团高质量转型发展,该学院围绕“万名矿工大转岗”的需要,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经验,变企业富裕职工“下岗”为“转岗”,促进企业产业结构升级。

王闯曾是平煤神马集团三矿的一名技术员,2016年,在平煤神马集团调结构、去产能的影响下,他接受学院开展的转岗培训后,从三矿转岗至尼龙科技公司,很快由普通工人变成了技术员,并发明了油水分离器,为企业生产经营做出了贡献。他说:“学院的转岗培训教会了我许多新的知识和技能,让我很快适应了新岗位。”

此外,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智力资源和设施资源优势,利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和各种职业资格培训点,面向企业和社会开展中、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的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每年为企业完成各类培训10000人次以上,完成技能鉴定5000人次以上。

教师师傅角色换---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对接

“研究生一毕业就来到这里任教,实践经验还是比较缺乏的。”6月2日,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资源开发学院的年轻教师高争,谈及9年前刚任教的场景时坦言,虽作为学校引进的高素质人才,也曾面临“实战本领恐慌”的尴尬局面。

为了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生,2013年起,高争都会按照学校安排,每年暑假,深入企业顶岗实践锻炼,跟着现场技术人员做规划设计、学习技术。

得益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高争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科研也取得了累累硕果:主持完成教科研项目8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7篇,主编参编教材5部,先后获得“全国煤炭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煤炭优秀教师”“‘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高争是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百名教授进工厂”工程的教师代表之一。从2010年开始,学校平均每年派出约150名老师下现场实践锻炼,通过接触生产一线的新设备、新工艺,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学校还通过实施“百名技师上讲台”工程,将技能人才请进课堂,传授企业一线先进技术和经验,建成了集团高级以上职称千人专家资源库,充分发挥技能大师在技术革新、教育教学、师带徒培养的重要作用。

技能大师走进校园,还能帮助教师提升科研能力,通过共同开展企业技术课题合作,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更好地服务企业和社会。三年来,针对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先后培养了鲁佳、刘洋洋、孔令雪、赵江涛、田慧玲等5名教师技能骨干。

学校还创新实施了“千名学子下车间”的新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前两年完成岗位技能学习,第三年进入企业,在师傅带领下进行顶岗实习,毕业时即可具备较为熟练的岗位技能,能够独立进行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

“教师走进工厂,师傅走上讲台,学生走进车间,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双向衔接、课堂与岗位有机融合、教师与师傅双向对接、学生与徒弟双向共育。”李树伟说。

在教学上,学校致力于国际化人才培养,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先后委派70余名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前往国(境)外参加长短期培训,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印度辛格南尼煤炭公司先后分2个批次派出30余名中层管理干部专程来该校学习,使学校的海外知名度获得了提升。目前,该校与英国唐卡斯特学院签订协议,进行“机电一体化技术”“煤矿开采技术”及“电气自动化技术”三个专业的合作办学,引进了英国BTEC HND的教育模式。自2009年招生以来,累计招生人数近2000人,招生规模在省内同等院校中位列前茅,98%的毕业生实现在国企、合资企业以及海外企业就业。

“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我们将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努力通过三年发展,建成为拥有一流专业、一流模式、一流师资、一流条件和一流服务的高水平高职学校,办学整体实力跻身全国职业院校前列。在全国范围内,成为产教融合的引领地、改革创新的示范地、人才培养的特色地、工匠名师的集聚地、优质资源的输出地、社会服务的支撑地、国际交流的新高地。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建设及成效上形成引领中国职业教育的特色重要品牌,着力提高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毕晓阳如是说。

八、学校5月份月工作例会精神

详细内容参见学院主页办公系统:办公系统→文档管理→文档查询→学院领导讲话

上一条:事前主动预防 加强设备维护 下一条:关于在全院开展节约用电活动的倡议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