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被网友称为“女神”的艺人汤唯被诈骗分子骗走21万元。这让电信诈骗再次进入公众视野,近段时间以来,冒充公安、银行、邮局等机构的电信诈骗案件有升温趋势。骗子通过伪基站、改号软件等技术手段伪造号码,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的方式行骗。
昨日,西城检察院披露调研数据显示,此类诈骗的侵害对象多具有社会信息较闭塞、反应较慢、容易轻信的特点。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电信诈骗类型大概有10种,其中4种成功率较高。
【骗术1】 充“公检法”调查唬人
前日,海淀一办案检察官表示,电信诈骗中,犯罪分子常用的手法就是冒充公检法机关“怀疑你涉嫌洗黑钱”,冒充社保局“通知你社保账户有问题”,冒充电话局“提醒又欠费了,请及时查询并将账户绑定以方便缴费”,以各种手段先将被害人震慑住,再通过成员间的分工、角色扮演,将被害人的电话层层转给一个“办案人员”,而办案人员会提供一个所谓安全账户,让被害人把钱打进去后以证清白。
西城检察院介绍,这些团伙往往专门挑选工作日的白天,只有老年人在家的时候作案,充分利用了被害人社会信息较闭塞、反应较慢、容易轻信的特点。
2013年8月,在海淀法院审结的一起案件中,一团伙交代,为了吸引被害人上钩,他们还掌握了一套“话术单”,并被培训在给被害人打电话时要强硬有杀气,如称“公安局是讲求证据的,并不是你说没有就要我们不对你调查。你老实交代,某某银行是不是你提供给不法分子的,还是说受到不法分子的暴力胁迫所以提供的?”
【破解】
保持警惕,及时报案,并向相关单位咨询,不要轻易汇款。
【骗术2】搜出来的诈骗陷阱
也有一些诈骗犯,在知名搜索网站登记电话,冒充一些知名公司,等待网民“上钩”。
北京的桑女士在出国之前,预订了一家国外的酒店,“一直没收到确认订单的信息。”在登机前,桑女士在网上搜索了这家酒店的电话,“打过去以后,他们说没有支付成功。”
桑女士称,她开始也怀疑这个号码,“以前打的跟这个不一样,他们说系统升级了。”为了尽快确认订单,桑女士按照电话中工作人员的提示说出银行卡信息,多次操作后,她被骗走了4000多元。报案后,警方告诉桑女士,这些骗子遭到质疑后一般都会说“系统升级”,来骗取信任。
据公开报道,今年初,刘先生想买火车票回家过年,在火车站和代售点都未买到票后,着急的他用百度(173, 2.50, 1.47%)搜到一个95开头的订票电话,没想到落入诈骗陷阱,骗子骗他输入购票验证码3199888,结果就这样被骗走了31998.88元。
【破解】
查询号码可拨打官方查询电话,通话中发觉不正常信息,要提高警惕再三核实,不要轻易汇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