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为适应社会改革发展需要和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以培养造就新时代人才为目标,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工作这个中心,服务于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建设,提高全体师生的心理水平,促进素质教育在我校的深入开展。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心理健康教育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当代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的一种新的发展,它的内容已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观点、以及实际的生活中,因此,关注学生的成长,就必须兼顾他们的身体、心理两方面的健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确保学生健康发展。
二、教育目标
针对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力度。首先,加强对心理教育领导者、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素质培训。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巧和心理训练法的教师队伍,建立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其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努力提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再次,充分发挥“领头鹰”的作用,不断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通过教师和班主任的讲座,向广大教师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自身的心理保健知识及如何更好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三、管理制度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对学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2.心理咨询教师应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热情诚恳,耐心细致,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地为来询者服务。
3.根据全面素质教育的心理健康管理制度,“中心”应坚持开展经常性咨询工作,实行专人定期值班制度,为学生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
咨询教师应遵守职业道德,对咨询内容严格保密,不得伤害来询者的尊严和情感。建立并妥善保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特别需要帮助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心理咨询一律免费,任何人不得向来询者索取或接受额外报酬。
咨询教师与来询者之间属于客观的咨询指导工作关系,如果超越了这种工作界限,应立即终止双方的咨询关系。
使学生得到最好的帮助;实现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制定本方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管理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