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5日上午,学校建校65周年之际,昔日平顶山煤矿学校的20多位校友,从四面八方重返早已用于部队医院的原煤炭工业部平顶山煤矿学校校园,为母校庆生。

大家在原教学楼前的绿茵草地上,叙旧寒暄,合影纪念。然后到学校工贸校区办公楼会议室座谈,共忆母校的发展历程,畅叙无比深厚师生情谊。
原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学校首任校长郑锡九之子——郑曙林率先发言,他高度评价了平顶山煤校师生为祖国煤炭事业立下的丰功伟绩;回顾了当祖国还处在一穷二白、千窟百孔、百业待兴的局面时,在一片荒山坡烂河滩相挟的贫瘠土地上,矗立起恢弘宏伟大的建筑群,给人们带来的惊喜。他满怀深情地说,平顶山煤校是新中国建设队伍中的骨干成员,是历史统称的共和国长子,即第一个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诞生的项目。是国家记忆中的红色奇迹!
原平顶山团市委书记、1958年入校的建井11班学生高文忠,年已83岁,50多年的党龄。他深情回顾了在煤校学习期间,煤校各位领导和老师对他的培养教育,历数母校丰硕的教育成果,更是寄语学校的学生能够发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基因。
曾任平顶山矿务局安监局第一副局长,1960年入校的测量2班学生王双喜回忆道,当年煤校经常举办“如何在煤校当个好学生”的报告会,借此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他笑称时至今日,对于陈章德副校长曾当面夸奖他“门门五分,极少极少”,仍记忆犹新。
历经平顶山煤校、平顶山矿务局技术训练班、平顶山矿工大学、平职学院的“四朝元老”曾昭范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线索,简述了65年来,由煤炭工业部平顶山煤矿学校发展到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辉煌历程,讴歌了煤校师生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不怕牺牲的一贯精神。
采煤13班魏永禄、机电19班王舟生、采煤18班朱有忠、采煤14班孙广盛、建井16班章定先后发言,回顾各自将在母校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煤矿生产实践中,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服务社会、为校争光,创造不平凡业绩的实事,忠心感谢学校的培养,并祝学校在新的历史时期越办越好,越办越辉煌!
(供稿/校史办 摄影 撰稿/高朝殿 编审 审核/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