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院简介教务管理学生工作支部建设政策文件返回主校
支部建设
 政策法规 
 规章制度 
 支部工作 
 
支部工作
您的位置: 首页>支部建设>支部工作>正文

6月份中心组暨职工理论学习参考资料汇编

时间:[2023-06-19]  来源:

学习记录

时间:202366(69)

地点:办公室(直播室三)

人员:王志甫、谢卓奇、邓素恒、温福星、(李国平、王彦东、贾国立、刘洋、白龙、史红、徐跃平、杨丽燕、张宇龙、赵丹丹)

内容: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深刻认识开展这次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

第一,这是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始终保持党的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然要求。

第二,这是推动全党积极担当作为、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第三,这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必然要求。

二、全面准确把握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

第一,牢牢把握总要求。

第二,紧紧锚定目标任务。

第三,全面落实重点措施。

三、切实加强对主题教育的领导

第一,明确领导责任。

第二,强化督促指导。

第三,注重统筹兼顾。

第四,加强宣传引导。

 

 

 

学习记录

时间:2023613日(616日)

地点:办公室(直播室三)

人员:王志甫、谢卓奇、邓素恒、温福星、(李国平、王彦东、贾国立、刘洋、白龙、史红、徐跃平、杨丽燕、张宇龙、赵丹丹)

内容: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

习近平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习近平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学习记录

时间:2023620日(625日)

地点:办公室(直播室三)

人员:王志甫、谢卓奇、邓素恒、温福星、(李国平、王彦东、贾国立、刘洋、白龙、史红、徐跃平、杨丽燕、张宇龙、赵丹丹)

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一)

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十个明确”即:

1.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学习记录

时间:2023627日(630日)

地点:办公室(直播室三)

人员:王志甫、谢卓奇、邓素恒、温福星、(李国平、王彦东、贾国立、刘洋、白龙、史红、徐跃平、杨丽燕、张宇龙、赵丹丹)

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二)

4.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

5.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7.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

上一条:7月份中心组暨职工理论学习参考资料汇编

下一条:二十大报告辅导百问 |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地址:平顶山矿工路与新华路口西100米路南工贸校区    邮编:46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