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晚,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与体心部相互配合组织学生、辅导员和心理教师观看“智慧使用手机畅享美好生活” 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通过导入篇、机制影响篇、策略应对篇和榜样引领篇全方位指导大学生如何科学健康使用手机,让手机帮助我们增长智慧,助力健康成长。

“智慧使用手机,畅享美好生活”公开课学习心得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心理教师王一飞
今天这节公开课的学习,让我意识到手机依赖往往与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未被满足有关。例如,社交媒体的频繁使用可能源于现实社交中的挫败感;短视频的沉迷可能是对学业压力的暂时逃离。
我联想到心理学中的“自我决定理论”:只有当个体将行为内化为自主选择时,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管理。与其强行限制手机使用,不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手机服务于自我成长”,从而激发其内在动机。例如,通过手机学习新技能、管理时间、记录生活灵感等正向案例,帮助学生建立对手机的“工具性认知”。
作为心理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使命不仅是传授方法,更要引导学生找到科技与生活的平衡点,让手机成为照亮成长的工具,而非禁锢心灵的枷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