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人工智能+职业教育”发展新要求,提升教师智慧教学和人工智能技术有效融入课堂教学的能力,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4月18日-20日,学校在虚拟仿真基地报告厅举办为期三天的人工智赋能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来自各教学院部的近60名中青年教师参加培训。

培训中,信息系统高级项目管理师王璞教授,以“AI工具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战”为题,围绕教学设计全流程,聚焦DeepSeek与多平台工具协同开发教学资源的创新实践,通过深度整合10余项AI工具,从课前准备与资料整理、PPT设计与教案制作、生成式教学场景构建、虚拟仿真环境设计与应用、虚拟仿真环境在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分析、AI个性化作业评价系统和AI助力教学数据分析与优化等七个方面,构建并实操了覆盖教学设计全周期的智能化解决方案,让教师们直观感受到人工智能为教学带来的便捷与高效。
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奖教师代才莉教授,以“以教学比赛为抓手 打造职业教育金课”为题,从职业教育金课的内涵理解、职业教育金课的建设要点、职业教育金课的案例分析和教学能力比赛的备赛策略四个方面娓娓道来,以丰富的案例,从建课选题到建课要求,从微观细节设计到宏观站位拔高,对教师们的金课建设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奖教师朱友银教授,以“精密 精准 精细 实现教学能力比赛新进阶”为题,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新形态教材开发、教学评价改革、校企协同育人等维度出发阐述了职业教育政策转化实施路径,分享了运用“GROW模型”深度开发教学创新点、基于SMART原则的成果导向写作技巧、“三度法则”凝练特色等使用策略,助力教师提升教学实施报告撰写能力,为学校教学能力大赛备赛团队提供了新思路。
本次培训的成功举办,是学校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不仅提升了教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更为学校推进智慧教育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学校将聚焦人工智能教学应用、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发和智能学情精准分析,持续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构建智能化教育新生态,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供稿/教务处 摄影/颜洁 撰稿/刘秋伟 编审/马金 责编/宋婷婷 审核/李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