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院首页  新闻中心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专业设置  党团建设  招生就业  校园活动  合作交流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新闻中心>>学院新闻>>正文
 
“1+100”联系青年·认识篇
2017-05-18 09:43   审核人:

1.什么是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制度?

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制度,是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共青团改革,使团组织深深植根于青年,成为广大青年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在全团建立的干部经常性直接联系团员青年、直接开展服务引导工作的一项常态化、长期性重要制度安排。

2.为什么要开展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会议上强调,群团干部大部分工作时间要和所联系的群众在一起;群团干部要知群众、懂群众、爱群众;群团干部要在群众中能“一呼百应”。如果对总书记这3条要求进行“翻译”和转化,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联系群众要作为群团干部大部分的工作;做到知、懂、爱,首先要从联系群众入手;做到“一呼百应”至少要密切联系一百名群众。

推进共青团改革、克服“四个化”问题的核心是解决脱离青年的问题。开展“1+100”工作,就是不忘初心、正本清源,是对共青团性质使命的本质回归。建立这项制度,对于共青团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克服脱离青年倾向,对于增强青年在团的改革中的获得感,对于进一步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100”工作的定位是什么?

它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三个重大”、“三个基本”,即:新形势下推进共青团改革的重大部署,共青团去除“四个化”现象的重大举措,团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工作机制的重大转变;团干部应当履行的基本职责、完成的基本任务和工作中应当执行的基本制度。

4.“1+100”工作的主题是什么?

到青年中去!

5.“1+100”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从团中央做起,各级团的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每名专职团干部、挂职团干部、县级(含)以上团的领导机关兼职干部经常性直接联系不少于100名不同领域的团员青年,努力实现大部分工作时间到青年中去,直接开展联系、服务、引导工作,大幅提升青年的获得感,更好地把广大团员青年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6.“1+100”工作的任务是什么?

在稳定地联系不少于100名普通青年的基础上,按照“日常有声音、有互动、有话题,线下每个季度有活动、每年有面对面交流”的要求,做好亮身份、建立联系渠道,促活跃、增强联系黏性,重倾听、关切青年诉求,办实事、助力青年成长,重引领、加强思想引导等工作。

7.团干部在搞活动、开会、调研时都会接触不少青年,是不是相当于开展“1+100”工作?

团干部搞活动、参加活动,开会、搞调研,在不同场合、不同地方都要接触一些青年。但往往都是“一面之缘”,很少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大多数青年的联系方式也很少主动留,就更不用说经常联系、密切联系了。几年下来,看似接触的青年不少,但真正联系的没有几个,联系青年的“成果”很难积累。对此,“1+100”工作考虑,通过明确的数量要求,推动团干部主动亮身份,把每一次活动、会议、调研接触的青年都建立起联系,化零为整,积少成多,固化下来。这样,密切联系青年就迈出了第一步。

8.哪些团干部需要开展“1+100”工作?

建立“1+100”制度,主要是密切专职、挂职、兼职团干部与基层一线普通团员青年的联系。所有团干部都应该开展直接联系青年工作,但对不同类型团干部有不同要求。每名专职团干部、挂职团干部、县级(含)以上团的领导机关兼职干部,要经常性直接联系不少于100名不同领域的团员青年;团员青年数量较多的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中的兼职团干部要建立相应制度,直接联系一定数量本单位、本领域的基层一线团员青年;其他兼职团干部应直接联系不少于10名团员青年。部队的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工作,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局参照通知精神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专职团干部是指由单位正式工作人员担任的、职级待遇根据团的岗位确定、以团的工作为主要任务的团干部。如,县级(含)以上团的领导机关正式工作人员,乡镇(街道)团委书记,学校、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单位的专职团干部。

挂职团干部是指在各级团的领导机关挂任职务时间超过1年的工作人员。

团员青年数量较多的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团组织,一般是指下设较多基层团组织的基层团委,比如高校团委、大型企业团委等,这些单位的团干部中有很多是兼职团干部,他们也应根据具体情况,在本职工作关系接触的青年外,直接联系一定数量本单位、本领域的基层一线团员青年,联系数量可适当灵活掌握。

9.哪些团干部不需要开展“1+100”工作?

内部工勤岗位人员、休产假人员、在外借调或挂职半年以上干部、因长期病休等原因不适宜开展工作的人员,经本单位主要领导批准,可以不开展“1+100”工作。

10.乡镇(街道)团委书记是否全部都要开展“1+100”工作?

乡镇(街道)团委是团组织面向基层、面向团员青年的关键一环,团组织直接联系、直接服务、直接引导青年,乡镇(街道)团委至关重要。从多数地方乡镇(街道)团委书记的岗位设置情况看,乡镇(街道)团委书记当按照专职团干部要求落实“1+100”工作。

11.团的各级领导机关干部工作任务繁重,为什么还要严格落实“1+100”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制度?

改革就是正本清源,就是要回归做群众工作的基本方法,直接面向青年开展工作,要从团干部应当履行的基本职责、完成的基本任务和工作中应当执行的基本制度的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从实践来看,改革就意味着利益调整,包括对“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体制机制“说不”,进行必要的调整、改变、创新、提升,团干部就是要走出高楼大院,走进基层青年。在日常工作中,要统筹好机关工作和直接联系青年工作,真正做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大部分工作时间到青年中去。

12.“8+4”“4+1”“1+100”“走转改”、机关开放日等工作之间,有什么联系?

推动团干部到青年中去,是团中央改革的重大标志性、牵动性举措。为此,团中央打出了组合拳。各级团组织要加强统筹,发挥好工作合力。一是“8+4”常态化下沉基层。团中央、团省委每半年25%的干部在机关工作8个月、在县级团委工作4个月,两年一个周期,长期坚持,重在了解基层实际、推动工作落地。二是“4+1”到基层报到。团中央在岗干部每周在机关工作4天,同时在基层社区开展青年工作1天,重在养成群众工作习惯、培养群众工作作风。三是“1+100”直接联系青年制度。所有专职团干部,每人直接联系不少于100名普通青年,开展联系、服务、引导工作,重在把握青年脉搏、做到一呼百应。四是“走进青年、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大宣传大调研。团的领导机关全体干部每年8、9月到基层开展3周工作,重在摸清基层情况、指导推动工作。五是团的领导机关开放日。各级团的领导机关经常性向团员青年开放,邀请团员青年走进机关,重在帮助团员青年了解团史团情、参与团的工作、与团干部交朋友,让团员青年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

13.通过网络就可以联系青年,为什么还要强调直接面向青年开展联系、服务、引导,要求开展线下面对面活动?

通过网络新媒体手段联系青年,可以克服时间、空间的限制,利用碎片化时间加强与青年的联系交流。但是,“键对键”还需要转化为“面对面”,虚拟空间必须走向现实,才能培养出真挚的团青感情。另一方面,还要通过线下活动,为青年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增强青年的获得感。

14.如何为团干部开展“1+100”工作提供支持保障?

各级团的领导机关要创造条件,为团干部开展工作提供支持保障。要积极争取党政支持,整合团内和社会资源,在政策机制、资源条件、项目活动、文化产品等方面加强对团干部的有效供给。要发挥好“青年之声”“青年之家”等线上线下平台的作用,紧密结合思想政治引领、创业就业、志愿服务、“创青春”系列大赛、参与脱贫攻坚、权益维护等全团和各地重点工作,支持团干部依托团组织力量开展联系服务团员青年工作。

15.如何对“1+100”制度落实情况开展评估?

团中央将运用“1+100”工作管理系统采集到的数据,抽查专职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工作的实现度;通过实地调研、面对面交流,考察团员青年对直接联系青年工作的满意度。运用上述结果对各省份“1+100”制度落实情况开展综合评估,并进行定期通报。各级团组织要参照团中央做法,加强对本级团干部和下级团组织开展工作的定期评估,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16.为推动“1+100”制度落实,团中央还会采取哪些措施?

一是建立以省级团委为主导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围绕开展一次线上或线下交流、办一件实事、搞一次文体活动、发起一次线上活动、开展一次谈心谈话、讲一次团课、加入一个社会组织或公益组织并开展一次活动等内容,结合工作实际,由各省(区、市)确定本省份团干部每季度“五个一”工作内容,提出开展工作的最低频次要求,推动工作落实到位。二是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研究论证,充分征求各省(区、市)意见,建立包括开展“1+100”工作的团干部比例、联系青年平均人数、开展线上线下活动次数、与青年互动情况等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推动工作、评价考核的依据。三是挖掘团干部、团组织、团员青年典型,唱响“到青年中去”的主题。开展“最美青春故事”分享活动,挖掘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的好典型,团组织推进工作的好做法,青年身边有血有肉、可学可亲的好榜样,从县级团委开始,层层推选,加强宣传推广,以品牌活动牵动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深入开展直接联系青年工作,增强与青年的联系与互动,提高共青团的吸引力凝聚力。

17.如何加强对下级团组织、团干部的工作指导?

各级团组织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推动团干部落实“1+100”制度,同时加强对下级团组织工作的指导和推动。一是加强指导,建立QQ群、微信群工作体系,编发工作指南,对下级团组织开展工作提供指导。二是加强调度,定期对下级团组织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开展实地调研督导,适时召开推进会。三是选树典型,挖掘下级团组织、团干部开展工作的好做法、好案例,加强宣传推广。四是加强工作支持,推动工作资源、项目向下倾斜。

上一条:“1+100”联系青年·录入篇
下一条:“1+100”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工作
关闭窗口
领导信箱 | 校园风光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尼龙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