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和实训中心安排我就职业技能竞赛,在这里做个发言。接到任务,心里很忐忑,我知道,这几年我们学校学生的技能竞赛,计算机、服装艺术、机械、经管学院的学生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资源开发学院与他们相比,具有较大的差距。因此也讲不出啥亮点和很有价值的东西。但“圣命难违”,在这里只能就今年资源开发学院的学生竞赛讲几点具体的做法与体会,与各位同仁分享,更有一些教训,供大家剖析。我的发言分为四个部分。
资源开发学院目前主要是煤炭类和建筑类的两大专业,根据2017年度上级有关部门发布竞赛赛项,煤炭类专业主要有第五届全国煤炭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我们主要参加煤矿瓦斯检查工(国赛),矿山测量技术(煤炭行业赛)两个赛项。建筑类专业主要参加第三届全国BIM毕业设计大赛和河南建设协会举办的建筑施工三维仿真“三好软件杯” 技能竞赛两个赛项,另外还有校内安排的建筑识图技能竞赛、广联达软件GCL图形算量应用竞赛和钢筋工翻样及下料技能竞赛三个校级竞赛。面对赛项多、竞赛时间集中(五月底六月初),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资源开发学院对竞赛进行了统筹规划和安排,首先选拔认定各个赛项目的指导教师及其团队,明确实行赛项指导教师负责制,其次是制定了各个赛项的训练方案,包括各个训练阶段以及时间节点安排,第三是召开了技能竞赛的动员大会,明确本次竞赛的目标,用取得最佳成绩拿金牌为平职学院争光鼓舞大家的斗志,并确定班子的李英杰同志具体负责竞赛的具体事务处理。再就是实行赛项指导教师负责制,从各个赛项的选手选拔、训练流程与训练规则制定,到竞赛集训的整个过程具体实施,都由指导老师具体负责,保证整个竞赛准备工作都能有条不紊的进行。
实行赛项指导教师负责制,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做好竞赛训练后勤的服务与支持,深入到训练的场地,解决训练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一是协调相关部门,从生产矿井聘请了平煤一矿的刘海波和平煤四矿的赵春华两位技术标兵,充实煤矿的两个赛项指导教师团队,聘请土建处的宋长杰作为建筑赛项的指导教师,并为他们解决指导的补助费用;二是积极与实训中心联系,上报训练过程中所需的仪器、材料和各种用品计划,由学校及时购买到位,保证竞赛训练所需,同时对各个赛项所需的训练场地进行协调安排,从矿山测量赛项所需的校外场地、教学矿井的训练场地,到建筑专业的两个赛项所需的专用训练场地和配备的电脑,做到第一时间进行解决;三是根据竞赛训练夜以继日,周末也不休息加班加点训练的情况,以实训学时对指导教师进行补助,使付出艰辛的劳动的同志工作得到充分肯定和应得报酬;四是对参赛的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关心与鼓励,利用检查项目训练的时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评和剖析,严格要求,同时对他们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给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鼓励他们刻苦训练拿冠军,为学校增光添彩。瓦斯检查国赛项目训练强度大,体力消耗非常大,一个训练流程下来,队员全是汗流浃背,看着非常心疼,就安排指导教师为他们加餐,补助餐费,增加营养。矿山测量是团队赛项,每一名队员在训练过程中都要在教学矿井中跑几个来回,鞋子都磨破了,就安排指导教师为该团队的4名队员每人购买一双质量好穿着结实耐用的运动鞋,因此整个训练过程中无论再苦再累,所有队员没有叫苦的,一直是坚持不懈。
竞赛前集训是劳动强度大任务又艰巨的一项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刘保福、李璐、高光光三个指导教师团队都不同程度探索并实施了一些新型或者是有一定创新的训练。刘保福、高争、李创起、房亚洲4名同志组成的瓦斯检查工赛项指导教师团队,他们经常性研究竞赛的规程,对赛项的难点进行攻关。该赛项包括多项竞赛内容,其中的模拟煤矿井下的环境、设备状态进行手指口述,有些队员由于没有煤矿井下工作的体验,对一些手指口述的内容只会背诵,不理解其内在的空间位置与状态的关系,一旦改变地点和环境状态,就会无所适从。因此刘保福他们除了在大教室内模拟、教学矿井训练之外,又积极联系,到平煤十矿井下进行实际的手指口述训练,有了这些针对性的训练和对空间环境的深刻感受,无论地点和环境如何改变,参赛队员都能够应变自如,效果非常明显。另一项竞赛内容,瓦斯鉴定仪故障排除的光路故障排除,难度较大学生不易掌握,他们创新出了教师与学生换位训练法,将常规的教师设置故障,由学生排除故障,改变为由学生设置故障,由老师来排除,使学生从会排除故障上升到会设置故障,实现了学生故障排除技能本质上的飞跃,做到游刃有余。从竞赛的组委会获悉,我校三名参赛队员,瓦斯鉴定仪故障排除单项成绩全部是满分。该赛项还有瓦斯浓度测定,要求参赛队员首先要正确测定所在地点的大气压数值和环境温度数值,学生每天都在教室中测定大气压的数值和温度,基本上都是一个数值,非常容易形成惯性的思维模式,会错误的认为大气压数值、温度是不变的,为了让学生具有实际的感受,在中午温度最高的时候,保福老师带领学生到平顶山顶上进行测定,并与教室里的测定数值进行比较,还带领他们到平煤十矿的井下进行实际测定,使参赛的队员能够实际感受到,大气压的数值会随着温度、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比如这一次我们到重庆参加竞赛,重庆的海拔就和我们平顶山的海拔不同,测定的大气压数值当然也不同。矿山测量技术赛项是4名队员团队合作完成的赛项,有一名队员有一个环节出现错误,就将影响到整个团队的成败。李璐指导老师团队除了对4名队员的团队协作严格训练之外,通过对赛项规程的深入研究,创新了多种适应性的训练方法,比如今天的测点放在校园的某一地段,明天又将测点挪到教学矿井巷道里,还带学生到平煤一矿的井下进行实际的贯通测量,通过这些不断变化环境场所的适应性训练,4名队员团队协作完成整个测量任务的能力提高很快。高光光负责的建筑类竞赛指导团队,采用“日清周考核”螺旋上升训练模式,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参加煤矿瓦斯检查工(国赛)三名队员,鲁润哲获得一等奖,唐海波、朱锦涛分别获得二等奖,三名队员在整个29所参赛院校、68名参赛队员中的名次分别为5、9、20,矿山测量技术赛项,四名队员获得团体二等奖,成绩名列整个17个参赛队的第二名。第三届全国BIM毕业设计大赛,有(包括城建学院等本科院校)100余所高校参赛,我校的建筑类专业学生是第一年参赛,孙洋琪等5名同学组成的飞腾队获得团体一等奖,王朝基等5名同学组成的飞跃队获得团体二等奖,河南建设协会举办的建筑施工三维仿真“三好软件杯” 技能竞赛,我校的李松、曹清伟分别获得个人一等奖和三等奖。校内安排的建筑识图技能竞赛、广联达软件GCL图形算量应用竞赛和钢筋工翻样及下料三个校级竞赛如期举行,达到了以赛促教的较好的效果。
本学期的参加的各类竞赛,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有参赛队员和指导教师付出辛勤劳动,更重要的是学校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教务处、实训中心等单位的通力协调与支持。回顾参加竞赛的心路历程,感触较深,本次竞赛我们学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获得团体二等奖,尤其是煤矿瓦斯检查和煤矿综采电气设备两个国赛项目,我们学校6名选手,1人摘取金奖,其余5名选手均取得银奖。这种大赛是各个院校之间综合实力的比拼,在强手如林,竞赛规则非常严格的国赛里,我院的选手能够奋力拼搏脱颖而出,再一次彰显了平职学院的综合实力和教学改革的丰硕成果,尤其是在全校上下同心协力建设优质高职学院今天,这种奋力拼搏,争创一流为校争光的精神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它同样鼓舞着我们平职人,朝着建设全国优质高职院校的目标奋力前行。
竞赛要取得好成绩,首先要做好备赛,一是要对竞赛及早安排部署,争取主动;二是选好竞赛指导教师的团队,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系里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支持,三是大力鼓励训练过程的创新,实行高效的训练模式。当然我们做得还很不够,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竞赛成绩和效果,比如我们的煤矿瓦斯检查工竞赛,还可再拿到一个一等奖,矿山测量技术赛项应该拿到团体一等奖,赛项训练的过程之中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有些训练过程还可以再优化,指导训练的方式与方法还有不科学的地方,还有挖掘的空间。总之,我们会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克服不足,争取今后的竞赛取得更好的竞赛佳绩,为平职学院争光,为再创平职学院的风采和荣耀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