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思政”是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9月3日下午,文化教育部各教研室分别开展“课程思政”主题教研活动,全体教师共同参加。
活动中,姚翠翠和翟亚男两位老师带领全体英语教师深入探讨了“课程思政融入英语课堂的策略”这一论题。大家纷纷结合新学期第第一堂课发表自己的看法,就第一单元课文中涉及到的中国元素这一主题,一致认为,可以让学生讨论能够代表新时期中华文化的“名片”,进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数理教研室的丁书召老师认为,在讲函数极限这个知识点时,极限的思想诠释的是永远运动,无限接近。就如同我们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精益求精,无限接近,方得始终。
语言文学教研室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认为应该深度挖掘教材中经典篇目的中国传统美德和正能量主题,如《礼记·大学》的自强不息,《我有一个梦想》的胸怀苍生,《沈园二首》的赤子之心、重情厚义,《听听那冷雨》故园情深、念家报国等。
军事理论教研室的吕晓鹏老师认为,把课程思政融入军事理论课,必须讲政治、讲科学、讲创新,要善于把理论转换成有人文情怀、有温度、接地气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广发思考和参与,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通过本次主题活动的展开,让大家更加明白了课程思政实施的重要性,而作为基础课的老师平时要注意收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的将家国情怀传递给学生。
(供稿/文教部 撰稿摄影/李宏娟 姚翠翠 编审/尚英杰 审核/胡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