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开发学院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实训试验
编者按: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启了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篇,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引领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4月1日,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4月17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毛第4次到校现场办公,提出要充分发挥企业办学独特优势,大力实施“万百百千”工程,全身心投入到“双高计划”申报工作中,争取早日建成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为集团建设国际一流企业提供重要人才支撑。4月19日,集团总经理杜波到校调研,要求学校超前谋划启动“双高计划”,要在职业改革中继续占领新高地,集团将大力支持创建工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与全力支持。面对众多机遇与挑战,面对集团的殷切期盼,近段来,全体师生鼓足干劲、积极作为:4月26日,我校七矿校区破土动工;4月27日,我校被河南省推荐为国家优质高等专科职业院校;4月29日,护理学院挂牌成立;5月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挂牌成立;5月8日,机械装备集团来校洽谈校企双元育人人才培养新模式……
立足新起点,迈向新征程,展现新作为,实现新跨越。作为国家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当前,全体平职人卯足了劲,昂首挺胸,在备战“双高计划”的道路上携手前行……
“无论是创新行动计划项目,还是优质校建设,以及目前的“双高”建设,最终目的是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而教育教学改革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最必要也最有效的途径。”资源开发学院院长栗成杰说。5月14日下午,资源开发学院开展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分组教学法”教学改革经验汇报交流活动,这是该院多次针对“分组教学法”所开展的专题活动。
长期以来,资源开发学院始终以服务学校高质量转型发展为使命,以创新行动计划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途径,以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在专业结构调整、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技能竞赛以及创新行动计划项目等多个方面,多措并举、务实重干、砥砺前行,为学校的“双高”建设工作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全力落实创新行动计划项目建设
2017年10月20日,河南省教育厅公布创新行动计划立项名单,全校共有14个项目获得立项,其中资开学院承担的“煤矿开采技术”骨干专业、校企合作教学矿井生产性实训基地等6个项目赫然在列,占全校获立项总数的将近一半。面对重任,资开学院按照“专人专项、全体参与、定期汇报”的思路,整合各方资源、科学分工、责任到人,克服重重困难,经受重重考验,全力推进各项目有序落实,圆满完成各建设项目。2019年4月25日,省教育厅公布了向教育部的认定项目推荐名单,在已参与遴选的项目中,资开学院承担的4个建设项目,全部获得推荐。但资开学院仍未停歇,下一批将要验收推荐的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教学资源库、煤矿开采方法在线开放课程等项目,依旧在扎实推进。
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分组教学法”教学改革
该院在教师会上多次提到:“教学改革绝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只说不做,而是要具体落实到每一门课程上。改革的关键是,能否潜心去钻研课程,全身心的做好课程改革,为学生上好每一堂课。”早在2016年,面对新的生源结构,该院即率先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开展分组教学法教学改革,针对分组教学法,多次组织专题讲座,开展专题培训,并请全体教师逐一发言,汇报具体组织落实情况,分享经验,经过几个教学周期的探索完善,现已在资开学院各个专业课程逐步推进。通过改革,学生日常行为能力得到锻炼和养成,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带来蓬勃生机。
着力备战职业技能竞赛
为备战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连日来,矿井灾害应急救援技术、工程测量技术等两个小组,选派优秀队员积极开展训练,从集团应急救援大队抽调精干力量担任教练,实施“白加黑、五加二”训练模式,白天开展综合素质实操等专项训练,晚上集中学习理论知识,确保训练扎实有效。经过接近两个月的强化训练,参赛队员水平大幅度提高,各项成绩稳步上升,训练也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正是有了如此的科学组织,统筹规划,几年来,资开学院在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得省级二等奖以上奖项达30多人次,为学校彰显专业优势,提升特色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
在新的历史起点,全体资开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鼓足干劲、务实重干、砥砺前行,为学校实现全国高水平高职院校的目标添砖加瓦,为学校加快建成全国一流高职院校再立新功!
(供稿/资源开发学院 撰稿/李成伟 摄影/李二旭 编审/尚英杰 审核/胡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