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煤矿转岗职工集中培训班开班
转变择业观念再铸出彩人生

本报讯(首席记者邵宪杰)6月18日上午,集团煤矿转岗职工集中培训班开班仪式在职业学院举行。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马源讲授第一课,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张友谊主持开班仪式。
开展煤矿转岗职工集中培训,是集团加快人力资源战略性转移、助推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百名教授进工厂、工匠技师上讲堂,千名学子下车间,万名矿工大转岗工程的主要方式。
据了解,本次培训学员来自一矿、二矿、四矿、五矿、六矿、天力公司等6家单位,培训时间为期1年、分3个阶段进行,培训内容为思想文化和专业理论知识、技能模拟操作、现场岗位操作等。
马源讲授第一课。他强调,要提高思想认识,认清转岗意义。万名矿工大转岗是提高职工生活质量的需要,是集团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需要,是配合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需要。资源型城市转型和传统国企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新时代对提高职工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集团制定了人力资源十年规划,加快推进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就是要“先挖渠、后放水”,以项目建设为依托,有序把煤矿富余职工转岗到尼龙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使产业结构与人员结构相匹配协调,持续提高发展质量,提高职工收入和生活质量。
马源要求,要融入集团发展,提高自身素质。集团当前良好的发展势头,离不开广大职工的积极贡献,集团未来发展前景光明,一系列转型发展规划的实施,为职工成长成才、事业进步提供了机会、搭建了平台。希望大家充分利用好培训机会,自觉提升素质能力、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练就一身适合发展需要、岗位要求的过硬本领,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马源要求,要转变就业观念,再铸出彩人生,主动顺应改革发展大势,摒弃穷守家门、故土难离的保守就业观,树立新形势下敢于走出去、接受新挑战、再创新业绩的开放择业观,正确认识煤矿面临的改革发展趋势和非煤产业新岗位的比较优势,积极主动投身新岗位。要对标转岗先进典型,弘扬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书写人生新的华章,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张友谊要求,参培人员要把握难得机遇,着力提高素质,实现人生出彩;职业学院要把握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开创崭新局面;集团人力资源部门要把握管理重心,优化人力资源,共同为集团高质量转型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原载《中国平煤神马报》2019年6月19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