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好人,每个人都能做一些好事。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辛勤劳动,不败坏社会风气,不贪图不当利益,做个堂堂正正的社会公民,也是好人。孝敬老人,关爱弱小,捐款捐物,扶弱济贫,公车让座,主动帮助他人等等,皆是好事。做好人,做好事不需要豪言壮语,它展现了一个人所应该具有的道义和心灵互助,是用自己朴实无华的行为践行着文明义举。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好人”。因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予他人应有的帮助,对每一个人而言并不是难事。
平职学院2017年第一季度“十大好人好事”

1、学习雷锋涌热潮
3月4日,校园内处处可见头戴小红帽、身穿志愿者马夹的志愿者,在我院当天以“传承雷锋精神,争做时代先锋”为主题的“2017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举行之后,以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主体的千余名志愿者分赴校园内外,开展“清洁家园”等各项便民志愿服务,拉开了学院第54个学雷锋活动纪念日志愿服务活动的序幕。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各志愿服务分队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主要内容,组织志愿者立足校园,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绿丝带”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了以“美化家园”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爱心驿站”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以“一丝一线,情动你我”为主题的爱心缝补活动;“旭日春蕾”志愿服务队前往福利院献爱心;“一米阳光”志愿服务队组织了以“温暖夕阳”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青年志愿者协会与网络协会联合开展了“学雷锋” 义务维修电脑活动。3月里,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如火如荼,掀起了学院新一轮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潮。

2、爱心帮扶见真情
1月24日,在我院对口帮扶的鲁山县观音寺乡石坡头村村委活动室,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陈乃红带领该院师生,将带来的100余件衣物现场分发给需要帮助的村民。该批衣物是艺术学院师生在“爱心交流屋”从师生们捐赠的衣物中挑拣整理的。作为“暖冬行动”行动项目之一,该院“爱心交流屋”已连续两年在冬季为石坡头村需要帮助的村民送来御寒的冬衣。除此之外,陈乃红还表示,今后要发挥艺术学院专业和人才优势,为该村学前儿童教育、智力开发,对适龄青年开展服装技术培训等做好对接服务。艺术学院“爱心交流屋” 2012年成立以来,长年坚持在校园里开展慈善宣传活动,主要通过经常性的学院内部交流、捐赠以及社会捐助的形式,并通过经常性捐助、援助困难学生、开展社会公益等活动,不仅搭建了一个温暖关爱的平台,还通过物品再利用,营造了节约不浪费、勤俭不奢华的生活理念。

3、充满爱心的“110”
在我院新9号宿舍楼“110”号宿舍,住着经济管理学院2016级市场营销专业的几位同学,在他们中间,有一位学长,他来自2015级电子商务专业的一名同学。因为这位学长先天性疾病,不方便上下楼,经宿管阿姨协调后安排到宿舍一楼的2016级市场营销专业的宿舍。自从他来到“110”号宿舍起,“110”号宿舍的同学们在舍长王少峰的带领下,韩迎国、席元首等几位同学只要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们都在尽心尽力的帮助他。扫地拖地之类的事情,16级的同学们抢着干;学长不方便走动,16级的同学们就给他带饭,每天打热水,帮忙做些收拾床铺、洗衣服之类的琐事。2月份新学期开学时,这位学长带着行李返校,“110”号宿舍的同学们考虑到他的腿脚不便,提前问清他乘坐列车的车次后,到火车站把他和行李接回宿舍。“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些小的不能再小的生活琐事,就是在一点一滴中体现着同学们之间互助互爱的深厚情谊。

4、义务维修做奉献
3月份,“电工协会义务维修点”的横幅醒目地悬挂在学院2号教学楼前,每天都有电工协会的志愿者在那里忙着接待前来维修电器的学院师生。志愿者们一边登记着送来的维修物品,一边初步检查着待修电器的故障,小故障当场解决,大点的维修后打电话告知送修者再取。3月21日,他们还专门组织志愿者在北渡镇开展了以“学以致用,修身奉献”为主题义务维修服务活动。活动当天上午,虽然下着小雨,但丝毫没有影响团队成员的服务热情。活动开始不久,维修台上就摆满了送修的电磁炉、电视等电器,同学们仔细地为“生病”的电器“把脉、诊断、治疗”。有的队员还走家串户宣传家庭安全用电常识及家电使用保养常识。当天他们共接修电器近百件,同时,还解答了群众咨询的问题。电工协会已成立10年之久,隶属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管理。日常生活中,他们组成家电义务维修服务队,长年活跃在学院及周边村镇、社区提供义务维修服务,得到师生和社区居民的好评。

5、铁打营房流水兵
我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活跃着一个被同学们亲切地成为“电脑Doctor”的团队,他们利用所学,义务帮助学院师生解决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计算机各种使用及维修问题。尽管学校是一个“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兵”,但是这个“电脑Doctor”团队的服务精神却届届传承。在这个团队里,来自2015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邢成涛、赵春晓、丁文涛等几位电脑维修大拿,也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电脑Doctor”、“电脑达人”、“电脑刀客”。这个计算机维修团队还协助计算机实训中心管理员,义务负责着计算机实训中心整栋大楼十多个机房的机器维护,同时他们经常义务帮助全校各分院的师生们解决电脑出现的问题,如修理电脑,重装系统等。为帮助这个团队提高维修技能,计算机实训中心管理员王卫东老师每周六还给维修团队理论加实践一体化地讲授计算机维护知识。“电脑出了故障很急人,利用自己所学,能为老师和同学们做点事情,我很高兴”提起义务维修电脑的事,邢成涛和他的同学们总是非常自豪。

6、擦亮党徽做先锋
周昕,中共党员,我院网络教育学院一名管理人员,主要承担着网络教学平台维护工作。为确保网络教学的正常运行,周昕尽职尽责做好网络录、直播平台的日常维护工作,对录制课程能及时进行编辑、上传、整理,保证了网络课程的录播质量;为保证7000余名在校生的网络在线点播学习,周昕坚持每周对系统做好系统备份,监测和检测等维护工作;为保证日常设备维护不影响正常教学,经常利用下班时间加班加点完成,为解决直播中出现的问题,周昕及时与各教学点进行沟通,完成班主任系统使用培训12次,有效保障了各教学点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随着网络教育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周昕在工作之余,积极到图书馆和知网学习“网络教育”新技术,为能更好的服务网络教育教学,增强着自身的知识储备。工作中,他对自己严格要求,讲奉献,不计付出,在他的影响下,一些新老师也快速地成长起来,均熟练地掌握了岗位所需的网络教育教学知识和设备设施的操作能力。

7、爱心助人热心肠
“秦师傅,我的车坏在叶县任店了,能不能来帮我看看”。3月19日,我院一名教职工从老家回来,车子出现了故障。当他翻开手机联系人的时候,发现了秦师傅的电话,因为是星期天,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他的情况告诉了秦师傅。“你把详细地址告诉我,你在那儿等着,我这就过去。”挂完电话,秦师傅驾驶自家车赶往了事发地点。到达后,凭借多年的专业技能,很快修好了车辆。这位老师晚上非要请秦师傅吃个饭,被秦师傅婉言谢绝了。用他的话来说:“这不是啥事,像这种情况,我帮助过的光咱学校的教职工就不下10次了。”这位秦师傅叫秦红勋,是我院司机班的一名普通司机。作为校车司机,秦师傅始终把安全、准时、贴心作为自己的服务宗旨。为保证准点到达,不论严冬酷暑,他总是每天6点准时起床,6:30准时发车。每次出车回来,他总是把车擦洗得干干净净。在车辆日常维护和保养中,校车的健康状况在他的脑子里形成一个无形的档案,从不带“病车”上路,当好了“医生”和“美容师”的双重角色。

8、责任至上敢担当
剧孟,我院图书馆期刊阅览部图书管理员。期刊阅览部是图书馆一个重要部门。该部门设置有现刊区、过刊区和报纸阅览区。每次新期刊到馆,剧孟先把过期刊物下架,然后再上架新期刊。她认真地把每一本刊物认真验收,录入,夹磁条,盖章,上架等工序,每一道工序一丝不苟。由于期刊很重,每一批期刊加工完,不仅是手脏,而且手腕、胳膊疼,但她干起来从不考虑脏累,只想着尽快把新期刊上架让读者阅读。由于个别读者看完后并不能按照类别摆放,需要管理员不停的归整。剧孟每次很早到岗位,不到上班时间就把期刊归整好,给读者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过刊区的期刊和报纸是图书馆的馆藏,剧孟更加用心。报纸容易风化,时间久了容易覆盖灰尘,所以每天她都要整理、打扫,以保证过刊的质量,方便师生查阅往年信息。在她的心里,每一本杂志,每一份报纸她都用心摆放、收藏。不管是现刊,还是过刊,还是报纸,不管你问哪本杂志,还是哪年份报纸,它们在哪个位置,剧孟都能熟知在心。

9、志愿服务写青春
上午下课回来,路过宿舍那刚拖干净但还没干透的地板,留下长长一串脚印,自己看着都不忍心。想到自己下面没有课了,杨帅伟于是便拿起宿舍的拖把,在楼道的走廊里拖了起来。不拖不知道,一拖吓一跳。刚拖一会,不仅汗流浃背,而且长时间弯腰,腰酸背痛。一想宿舍的阿姨天天要保持宿舍卫生,心里比腰还酸些。“你干嘛呢!有必要拖地嘛!”一个路过的室友说,“宿舍,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场所,也是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志,我们应该好好地珍惜它、爱护它。”杨帅伟把这段经历告诉了其他同学。他组织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和院团委志工部在新三宿舍开展了以“构建文明宿舍,展现青春风采”为主题的文明宿舍宣传实践活动并进行了推广。作为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杨帅伟和学院青年志愿者们利用“王文强”志愿服务队等十个服务品牌,长期坚持在校内外开展扶贫济困、帮助孤残、环境保护、无偿献血、大型赛会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志愿服务活动,影响和带动了广大学子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

10、爱心驿站暖人心
3月6日至12日,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爱心驿站”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每天在学院2号楼前开展衣物缝补熨烫、小家电维修、电脑维修和系统安装为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们热心为学院师生服务。开展活动一周时间,共维修各种电器、计算机等62件,缝补熨烫衣物80余件,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爱心传递,温暖身心。“爱心驿站”志愿服务队作为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十大志愿服务品牌之一,成立以来,以“助人自助”为核心,在校园内组建了多个“爱心驿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水见情,爱心永恒”为主题的茶水供应站,以“一丝细线,情动你我”为主题的校园巧手缝补服务站,以“知识传递、爱心接力”为主题的大型图书交换服务站、以“开展感恩教育,帮助困难学生”为主题的衣物捐赠服务站,这些服务站遍及校园,长年开展活动,搭建一个个传递温暖和爱心的平台。
平职学院2017年第一季度“善行义举榜”

叶 子
(社会公德)
叶子,我院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团总支书记。她对老师的定义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辅导员和学生心灵的引导着。她热心社会公益,组织青年志愿者成立了艺术学院“爱心交流屋”志愿服务队。她带领学生在学院内设置“爱心交流台”,在广泛宣传爱心交流屋意义的同时,号召大家开展爱心交流活动,她本人向“爱心交流屋”捐助了物品近百件。她通过微博了解到平顶山“爱之家”孤儿寄养点的情况后,经常带领志愿者购买一些水果、常备药品及生活用品,定期来到“爱之家”孤儿寄养点开展志愿服务。她多次自费购买食品及水果,带领学生到平顶山市残联语训部,和那里的听障小朋友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使志愿者们在感知社会,关爱他人的同时,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本着“服务学生,实现自我”的工作宗旨,她始终把工作定位在“服务”二字上。她以艺术学院“绿萝花心灵驿站”和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艺术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和接触,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学业要求、学生生活状况、心理需求,切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服务性工作,促进学生工作形成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模式。参加工作以来,她工作勤勤恳恳,获得了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优秀共青团员”、“十佳青年”等荣誉称号。

梁建坡
(职业道德)
梁建坡,我院物业公司电工班班长。工作中,他牢记工作职责,时刻把为全院师生服务放在第一位。作为后勤服务部门,为了能使电工班的同志们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做好学院水电维修服务工作,梁建坡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和同事们一起进行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训。他经常和同志们一起交流,在工作中要做到水电畅通,必须做到手勤、口勤、腿勤,同时还要有超前意识和熟练技能,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一些问题的出现,即使出现了水电方面的问题也能及时得到处理,从而减少对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的影响。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和同志们一起演示操作具体的水电维修技能,在有维修任务时,他带领大家一起干,并及时纠正同志们操作方面的不妥之处,使电工班的同志们的工作水平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并精益求精。在物业公司,有一部热线电话“6240”,热线几乎每天都能接到报修电话。每当接到电话,他和同事们总是能及时做到小修不过午,大修不过夜。日常工作中,梁建坡和同事们一道坚持维修巡查和主动上门维修,在保证各项设施、设备安全运转的同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缩短了维修服务的时间,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满意度。作为电工班班长,身边的同志们病了或者是家里有了事情,他也是热心探望,嘘寒问暖,在他的带领下同志们深深的感受到电工班亲似一家人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