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请名家书写《道德经》 百副屏风展示国学魅力

发布时间:2011-12-20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教师在探讨《道德经》

饭后欣赏《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大凡读过《道德经》的人,都知道这是老子所著《道德经》开篇的内容。

12月19日,每个走进餐厅的教职员工,都会有一种走进高雅殿堂一般的感觉。原来,学院为适应大学文化素养教育改革,请著名书法家郭全忠书写了《道德经》全文,全文装裱在100副古香古色的屏风里,在屏风上将《道德经》内容展示,使教师在进餐时享受《道德经》所带来的魅力,进而引申到自觉阅读行为。学习《道德经》,可以使教师对我国古代先哲老子提出的以提高道德修养为核心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方法有比较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道德水平和为人处世能力,增强青年教师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为他们获得美好、幸福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一位青年教师说:学习《道德经》,背诵《道德经》的确能使人做到心平气和,洞察万物,给人以很好的灵感与很深的见解。另一位教师赞同道:学习《道德经》不但有助于提高个人的素质修养,而且对我们日后的深造和工作也是极有帮助。(赵玉坤)

老子简介:老子,中国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在现时的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兴起了“老子热”,《老子》一书在这些国家被一版再版。上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

中国古今名人论老子

1、孔子(前551-前479)见老子归而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史记•老子列传》)

2.庄子(约前369——前286,思想家):“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庄子•天下篇》)

3、司马谈(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之父)在《论六家要旨》中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史记•太史公自序》)

4、晋代道教大师葛洪认为:“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

5、晋代哲学家王弼(226-249,)说:“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以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老子指略》)

6、宋太宗赵光义(939年-997年):“伯阳五千言,读之甚有益,治身治国,并在其中”。(《宋朝事实》卷三《圣学》)

7、宋真宗赵恒(998~1003)说:“《老子道德经》治世之要”。

8、宋朝文学家欧阳修(1007-1072)说:“老子为书,其言虽若虚无,而于治人之术至矣。”(彭耜《道德真经集注杂说》卷上)

9、宋朝文学家苏辙(1039—1112)说:“言至道无如五千文。”(苏辙《双溪集•遗言》)

10、宋朝朱熹也说:“盖老聃,周之史官,掌国之典籍,三皇五帝之书,故能述古事而倍好之。如五千言,亦或古有是语而老子传之,未可知也。”

11、明太祖朱元璋(1162-1227)说:“朕虽菲材,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御注道德经》)

12、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说:道家思想“综罗百代,广博精微”。

13、清未思想家魏源(1794—1857)在《老子本义》中说:“老子之书,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老子》救世之书也。故二章统言宗旨。此遂以太古之治,矫末世之弊”。“

14、清末文学家林语堂(1895— 1976)在《老子的智能》中说:“老子的隽语,像粉碎的宝石,不需装饰便可自闪光耀。”他还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 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

15、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张岱年(1909-2004)先生说:“道家,其理论之湛深,思想之缜密,实超过了儒墨两家”;“老子的道论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开始,这是确然无疑的。”

16、曾国藩提出应“以老庄为体,禹墨为用”。

17、鲁迅先生说:“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科学论断。

18、胡适(1891—1962,哲学家):“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19、郭沫若认为:“道家思想可以说垄断了二千年来的中国学术界,墨家店早已被吞并了,孔家店仅存了一个招牌”。

20、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亦说:“从哲学上讲‘测不准定律’和中国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颇有符合之处。”

21、台湾著名学者丁中江认为:“老子思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至少可以与孔子相提并论。我个人认为,他的贡献要超过孔子。”

22、世纪伟人毛泽东说:“《道德经》是一部兵书”。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赵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