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0日,“拓普康杯”全国高职院校测绘技能大赛在昆明落幕,由资源开发系赵西平等四名同学组成的代表队荣获团体三等奖和水准测量、导线测量两个单项第三名;6月12日,机电学院机械系学生代表队,在第二届“高教杯”河南省大学生先进图形技能与创新大赛上,战胜有13所本科院校和13所高职院校的28支代表队夺得团体一等奖;……细细数来,三年来,职业学院学生参加全国和全身等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上取得了近30项荣誉。学院青年教师连续夺得集团青工职业技能计算机工种的第一名。
这是学院落实“技能当先、服务企业”办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师生技术能力所取得的成绩。
竞赛是营造学技术、练本领、长能力氛围的催化剂。近年来,职业学院通过举办科技文化节、社团文化节、“五小”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开展各类教学竞赛和教学创新活动,为师生学技术、提素质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条件。
用平淡对待成绩,用激情对待过程,用过程渲染气氛。以竞赛促进学生技能提高,以竞赛促进教学的改革,并形成良性循环。
通过组织和参与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对同学们学习技术、钻研专业业务,全面提升就业技能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对此,机电学院院长梁南丁教授颇有感触,他说:“竞赛有提高了同学们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锻炼了同学们的耐心和坚强的意志力,增强了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各自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培养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信心,团队意识精神得到加强。同时,通过大赛,拓展了同学们的思维,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了推动和强化作用,也是专业教学创新活动中一个新的里程碑!”
资源开发系王永祥教授在采访中说:“参加竞赛选手在选拔阶段将会对周围的很多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训练过程中指导教师对身边多数教师的熏陶作用;竞赛成绩将会鼓舞全体师生。等等这些积极因素会无形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劲头,带动教师的主动教学意识。达到学生在竞赛中上进,老师在竞赛中成熟的目的,无形之中,使学院的教学氛围会变得浓厚起来。”
平职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速录被誉为“指尖上的黄金职业”,这是文秘专业学生必备的一项专业素质。为加强对学生的训练,文教部将速录课程实行校企老师共同开发、共同上课;计算机系为强化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将合作企业的设计中心引入校园;机械系数控专业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技能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首届“中平能化杯”全国煤炭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将于2010年9月17日在职业学院举行。这是全国煤炭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展现的盛会,对我院选手再创佳绩我们会有更多的期待。(裴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