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当先 服务企业(2)

发布时间:2010-09-18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学院根据企业现实和未来产业发展对人才的专业、技能需要,综合利用学院和企业各类人才的优势和作用,形成了煤炭及煤炭相关专业占60%,社会专业占40%的专业格局,为实施实践教学奠定了人才和资源基础。

为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学院一是积极探索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实施“2+1”分段式教育模式和“一体化”教学方式,逐渐形成了以指挥、评价、督导、反馈为核心的教学运行机制。二是大力开展重点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三是构建“四评两查一考核”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这一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强化了日常教学管理,保证了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004年学院参加首批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被评为“优秀”。2006年12月,学院被遴选为国家首批28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标志着学院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标志由重视规模的发展到重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效率的协调共进。

学院充分发挥中平能化集团大力支持的办学优势,按照立足“改、创、实”和“深化、提高、发展”的建设总要求,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重点建设了中央财政支持的煤矿开采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机电、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6个重点专业和非中央财政支持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带动了综合机械化采煤、矿山测量、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等23个专业(方向)建设。构建了煤炭类主体专业“采、掘、机、运、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形成了由12个能力模块和135个单项技能构成的专业技能分析报告。形成了能力培养由简单到复杂、由基本技能向专业技能渐进的能力培养学习路径,使课程体系更加贴近企业生产管理、贴近技术岗位、贴近人才需求。

学院按照“基地建设企业化”、“实践教学生产化”原则,积极引进企业先进生产设备、资金,共建共管校内生产性实训车间,企业全程参与实验实训基地(室)论证规划。与平煤集团共建矿尘防治实训中心、电气设备装配车间等实训室。瓦斯灾害防治技术研发实验平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平煤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平煤集团国家级技术中心实验室等相继落户学院,有力促进了学院学生实习实训和教科研服务能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2009年3月,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人民日报.情况汇编》关于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就业的报道上,作出了“平职的工作经验值得总结与推广”的批示;5月26日,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学院召开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交流会,重点推广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提升职业技能、促进学生就业的做法和经验。(张立新)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裴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