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在新的起点上阔步前进__计算机系和软件学院篇

发布时间:2010-03-05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编者按:当时间的轨迹划破2010年的天空时,每个平职人的心胸都会像大海一样宽阔,展望未来时就像站在山顶上,视野更加开阔,历史赋予了平职人前所未有的使命。面对使命,平职人没有退缩,而是勇挑重担,用“追求卓越”的学院精神,弘扬“求实、创新、敬业、勤奋”的校风,让“以人为本,质量立校,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办学理念转化为恒久前进的动力。

回眸过去的2009,平职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巩固、创新、“提升”的工作要求,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二届三次教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月,学院荣膺“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月,对外合作办学项目和软件学院成功运行;4月,《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被评为河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5月,国家二级非煤安全培训基地建设顺利完成;8月,学院示范性高职院校顺利通过省级验收;10月,资源开发系“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荣获国家级教学团队;11月,我院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并被评为优秀;12月,学院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三年示范建设,学院形成了“校矿一体、产学融合”的办学模式,创新了“招、培、就”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2009,平职人的辉煌之年;2010,平职人新的起点。新的高度,新的征程在召唤着每一个平职人,开创学院更加美好的明天,是全体平职人的共同心愿。让我们高唱“走向明天”,乘势而上,为实现学院新发展努力奋斗吧。

计算机系:特色办学彰显示范魅力 软件学院:校企合作学生就业无忧

“2010年,计算机系和软件学院将深化示范建设的辐射效应,积极推广应用重点专业建设成果,加快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深化与推广,使课程体系构建更加完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再上新台阶。”新学期开学伊始,计算机系主任和软件学院院长杨立峰充满信心地说。

2009年,软件学院和计算机系根据院长二届三次工作报告,紧紧围绕学院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做好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重点专业建设;筹建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并实现2009年度招生及运行管理工作;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突出教学模式改革,积极推广示范院校重点专业建设经验,充内涵,拔素质,提质量、抓管理,抓就业。

计算机系通过校内设立的软件研究所和实训中心,搭建了校企合作平台,探索实践了“专业+公司”建设平台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了“合作院校”、“引企入校”、“定制培养”等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了与企业的多方位合作,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效果。思科网络公司捐赠价值13万美元的设备和教学平台软件,共建了“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四名教师获得思科讲师资格;成立“英特尔多核编程合作院校”,两名教师成为英特尔授权的多核编程讲师;甲骨文公司捐赠专业数据库软件,共建了“甲骨文合作院校”;与深圳英蓓特信息技术公司合作,成为ARM公司“ARM大学计划”成员,4名教师获得授权讲师资格,共建河南省“ARM联合培训中心”。

软件学院与河南丹美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河南丹美校企合作中心”,在校内依托软件研究所成立了“网络部”,公司选派两名技术主管分别担任“校企合作中心”的技术主任和业务主任,负责企业的网站制作、网络推广和网络优化等工作。自合作中心成立以来,已经先后完成企业类、教育类、政府类网站建设、维护、升级项目100项。通过引企入校、共建合作中心,将企业的设备、项目、技术和人员等资源引进校园。学生在校内就可以进行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不仅解决了学生顶岗难、管理难的问题,又可以有效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项目资源,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学到许多实践能力。

该院还根据合作企业郑州捷安科技有限公司的用人需求,通过调研与协商,在校内开设了“捷安数字工程特色班”,选拔学生定制培养虚拟现实和三维建模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捷安科技公司火车驾驶培训虚拟现实建模需要,公司派驻工程师到校与专业教师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根据岗位需要开设相关课程。企业工程师参与课程和教学,把企业和职业岗位的因素充分融入到教学中,定期为特色班的学生开设企业文化知识讲座,对企业的主打产品、公司结构、发展动态向学生进行讲解,督促学生根据企业用人要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定制培养,企业参与教学,能够吸引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引入企业培训体系,改革学院原有的教学模式。校企共同制定教学实施方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有效推进了企业适用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够为学生提供在企业实习实训的条件,企业把这些定制培养的学生作为自己的准员工,不仅愿意提供实习岗位,甚至愿意提供关键岗位和有技术含量的岗位,有力增强了顶岗实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够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教学中,在培养过程中找出学生在行为、素质方面与企业员工的差距,帮助学生缩短与企业的距离,使学生的职业素质在就业时就有一个较高的水平。

在新的一年里,计算机系和软件学院将构建更为广泛、灵活的校企合作平台,尤其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的沟通,进一步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力度加大引进专业公司的力度,进一步规范研究所、实训中心的职能,扩大产、学、研合作的深度,统一管理实验实训,一方面对教师展开项目化教学培训,快速提高专业任课教师的项目实践能力;一方面充分提高实验实训设备的利用率,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缩短学校学习与市场就业的距离,不断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更加深入的进行各项教学改革工作,深化课程开发与设计工作,通过新的教材讲义编写、教学方法手段改革、项目化教学实施等各种措施,继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使“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再上台阶。(赵玉坤)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赵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