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记者从就业处获悉,省教育厅日前转发教育部办公厅《通报表扬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我院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这是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对我院就业工作的肯定,是对我院积极实施“招培就一体”培养机制,深化就业工作的极大褒扬,也是示范院校建设所取得又一突出成就。据悉,此次受到教育部表彰的全国普通高校共有100所,其中,我省包括我院在内有5所高校受到表彰。
近年来,在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人数连年大幅攀升的情况下,我院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实施“校矿一体、产学融合”办学,完善“招、培、就”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招生,跟着市场走;培养,围着企业转;就业,随着形势变。三者联动,实现了“出口”、“入口”的通畅,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保持在95%以上,煤炭行业专业毕业生实现100%就业。2005年以来,学院连续被评为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3月被中国青年报等媒体评为全国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星级示范校”;2009年3月,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对我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就业工作,作出“平职学院的经验值得推广”的批示;5月26日,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我院召开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交流会,重点推广我院创新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就业的做法和经验。
本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评选是国家为了总结经验、鼓励先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而开展的。在本次评选中,我院就业工作因积极进取,勇于变革,工作特色鲜明,受到上级部门及专家的肯定。特别是2009年,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高职学生的就业特点,我院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确立“均衡发展、重点突破”的市场开发策略,以煤炭行业专业为依托,积极开发西部就业市场,教育引导毕业生面向西部地区、面向艰苦岗位、面向基层,就业比例7.4%,用户满意率在94%以上,毕业生满意率在93%以上。
同时,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求职定位高、心态浮躁等现象和问题,学院实施了“就业心态归零计划”,在毕业生中开展“三要三不要”,即“要生存不要虚荣;要岗位不要安逸;要发展不要舒适”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明确职业定位,树立先择业、后就业、再创业的观念。“就业心态归零计划”的实施,针对性地加强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教育,逐步形成了“不论区域、不问薪酬、不讲条件,只要工作平台”的“三不一要”就业观,为学生顺利实现就业打好了思想基础。
此外,通过加盟行业协会,积极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实现高质量就业。2007年学院先后加盟了“深圳市机械行业协会”和“深圳市汽车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为毕业生提供大量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目前,我院在深圳安家落户的毕业生有2000多人,富士康科技集团鸿准模具公司、深圳银宝山新模具有限公司、深圳恒佳模具有限公司等企业,每年接受我院毕业生都在200余人。同时,以煤炭行业专业为依托,在煤炭产业链延伸的同时,同步延伸我们的就业链,突破行业就业瓶颈,实现了向化工、冶金、石油、机械加工等行业发展。如今舞阳钢铁有限公司、济源钢铁公司、中原油田、新疆拜城众泰化工有限公司、平煤飞行化工公司、平高电气集团公司等多个行业企业都有我院大量毕业生就业。2009年,我院打好就业时间差,快人一步,着力开辟了西部就业市场,先后有202名同学在永煤新疆投资公司、鲁能集团(哈密)煤电气公司、哈密铁路学校等单位就业;54名同学在贵州永贵能源有限公司、柳州化工集团贵州新益矿业公司等单位就业、3名同学在华电集团(内蒙古)蒙泰不连沟煤业公司就业,特别是新疆7.5事件后,在新疆就业的同学无一人返回,2010年这些企业都增加对我院毕业生的招聘计划。(裴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