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讲坛” 二月河大气磅礴话春秋

发布时间:2009-09-14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畅谈康乾盛世,品味历史百态。9月11日,当代著名历史小说作家二月河先生作客博雅讲坛,与我院师生共话“历史与艺术的整合”。600多名师生齐聚二号楼701讲座厅,共享一场文化盛宴。

讲座一开场,二月河先生便通过贾宝玉和林黛玉似曾相见的那一幕,幽默地表达了和学子们共聚一堂的缘分,拉近了与学子们的距离,给人以平易近人的感觉。接着,二月河先生横纵古今,旁征博引,结合自己创作的《康熙大帝》、《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畅谈对封建帝王的认识以及创作历史题材小说中历史与艺术的整合,与大家共享两者交融的魅力。

讲座中,二月河先生提出自己的 创作观点,从艺术与历史两个角度审视文学。他说:“凡是对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做出贡献的人物,就加以歌颂,反之则予以批判;凡是对国家生产力水平和改善当时人民生活水平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就给以歌颂;反之则予以批判;凡是对国家的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则加以歌颂,反之予以批判。”二月河先生的这三个标准体现出他在小说中对历史人物的总体评价的掌握和求真务实的创作态度。

二月河先生漫谈了自己对康雍乾三朝历史的见解,并毫不忌讳的肯定了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位满清皇帝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他们的人格魅力,同时他认为晚清时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他们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谈到对这三个历史人物的塑造时,二月河先生说,“这三个人物都是按照历史的真实性和艺术的真实性相结合塑造的。小说中,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以及这些历史人物在历史事件中总的走向,都是真实的。没有历史的真实,何谈艺术的真实?但他们是怎样的人,什么样的性格,怎样的心理,就由我当家了。因为历史没有给我们留下资料,所以都是我来虚构的。源于历史而高于历史,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二月河先生正是遵循着这样一个原则,创作出了享誉世界的历史题材小说。

二月河先生在讲座中提到自己的获奖时这样说到:“‘海外最受欢迎的中国作家’这一荣誉归于自己,我也很欣慰很兴奋。但仔细想想,是因为我的书中涵盖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力量、文化理念、社会人情等比较多。海外华人华侨去国怀乡,所以他们的思想情结在我的书里得到缓解,这是华夏民族文化对他们产生的强大吸引。”他总结说:“要写好历史小说,必须对当时的历史、人文及社会生活有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给人一种精神寄托。”

二月河先生的演讲质朴而幽默,尤其他对一些历史情节的把握恰到好处,“王熙凤放高利贷”、“崇祯放儿杀女”等典故信手拈来,格外引人入胜。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讲座结束时,我院院长仵自连为二月河先生颁发了特聘教授的聘书。(吴媛媛)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赵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