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积极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发布时间:2009-09-04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6月11日,新华网快讯:瑞典政府11日发布公告说,世界卫生组织已决定将全球流感大流行的警戒级别由5级提升至6级。同时,人民网快讯:世卫组织将全球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高到最高级6级,即同一类型流感病毒人际传播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区,意味一场全球性疫情正发生。8月30日,河南省新安县第三中学确诊有80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河南教育厅厅长蒋笃运说:“新安县第三高中甲型H1N1流感集中暴发,为其他学校敲响了警钟。”(编辑转载)

9月1日,我院为了进一步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根据省教育厅预防甲型H1N1流感工作预案和集团公司防疫会议精神,学院成立预防甲型H1N1流感工作领导小组。学院成立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各个职能部门,负责全院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其职责是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学院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对策、措施及应急预案,严密监测学校甲型H1N1流感发生情况,并适时做出预警;指导医护人员紧急应对和处置甲型H1N1流感疫情;督促落实学院各项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具体措施,配置专用车辆及紧急处置资金;学院暴发甲型H1N1流感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院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处理等工作。并制定了《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应急预案》,要求各院系(部、校)成立甲型H1N1流感防控领导小组,由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任组长,负责本部门出差等返校人员的隔离观察,并对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流感症状的患者情况及时上报学院流感防控领导办公室;各班班长、团支部书记负责本班同学的健康情况监控,如有可疑病人及时上报所在院系甲型H1N1流感防控领导小组。学院甲型H1N1流感防控领导小组下设医疗组、保卫组、宣传组。学院卫生所将按照甲型H1N1流感的防护要求,储备一定数量的隔离衣、口罩、帽子等防护用品,以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一旦疫情发生,卫生所负责接诊、转诊;保卫处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值班人员,将按照甲型H1N1流感领导小组的指令,迅速到达指定位置进行警戒,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宣传组负责做好学生、教工的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我院制定了预防措施。在学院卫生所设立发热门诊,负责做好发热病人的接诊、转诊工作。保卫处要加强对出入校门人员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坚持出入校门人员体温检测制度。坚持学生每日体温晨检制度。由各宿舍管理人员及楼长负责对学生体温进行晨检,并将记录数据上报卫生所。要坚持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各院系安排专人对因病请假的学生要问清病情,做好学生因病缺课详细记录,并追踪学生病情体温变化,发现可疑病例及时报告。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对有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的教室和宿舍,在学院卫生所工作人员指导下由学院指派的消毒人员或公寓管理中心派专人对房间进行空气消毒;公共扶手、洗手间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进行擦拭消毒。做好健康教育,消除恐慌心理。学院密切关注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趋势,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及时加强宣传力度,有效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深入地进行预防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普及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引导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师生防病的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消除恐慌心理。保持空气流通及环境卫生。教室、办公室、食堂、各实验室等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使空气流通、新鲜。加强学院洗手设施的完善和管理,努力切断传染病发生条件和传播途径。为预防甲型H1N1流感发生和传播,学院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各种防控措施的落实,如红外线体温计、口罩、消毒用品及器械、必要的抗病毒药物等用品的储备。同时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流程。(一)发热处理流程。对以上体温超过37.5℃,并有疑似流感症状的患者实行隔离,给病人戴好口罩,做好病人的详细信息登记(包括姓名、性别、专业、班级、学生及家长的联系电话、体温),通知学院流感防控办公室,采取果断措施,由相关院系部门协助将病人及时送往指定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二)疫情报告流程。发现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应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领导小组报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对与甲型H1N1流感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师生回家进行自我隔离,并进行医学观察1周以上,经指定医院检查排除甲型H1N1病毒感染后方可复课。(四)对甲型H1N1流感病人到过的场所及用过的物品,迅速、严密、彻底地做好全面消毒工作。(五)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作好流行病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赵玉坤)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赵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