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含悲化春雨

发布时间:2009-05-12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5月12日14时31分,在纪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这一刻,在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号教学楼701教室,可以容纳近600人的教室里,连过道中也挤满了学生。学院特邀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百家讲坛”名师邱紫华为师生进行了一场题为《多难兴邦:灾难与民族精神——汶川大地震启示录》的专题讲座。

“感动世界的是中国人在面临灾难时,所显现的民族精神,是赈灾过程中不同角色所写下的一个个有关人的故事。这故事正在形成一个巨大无比的‘人’字。正是这个‘人’字,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邱紫华教授从对温总理强调的“多难兴邦”的历史哲学解读开始,运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事例,解读了在灾难来临时,“人性与人道主义意识”、“普遍的法治意识”和“自觉的公民意识”等中国社会的现代性和民族精神的现代性的鲜明体现,诠释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特点。

“灾区中,不至一个老师,在死亡突然来临的时候,他们本能地用瘦弱的躯体和双臂,护住身体下面的学生。谭千秋老师,他张开双臂,护住了桌子下面的四个学生。这是他们的本能,然而在本能的后边,却是民族的优秀品性作为支撑。他们临死的姿态,就是他们博大的爱心的显现!”灾情牵动了中央领导的心,共和国领导人亲临灾区看望受灾的人民。“在短短的一两天中,全国人民、全军官兵就实现了从平时到战时机制的转变。这是世界抗灾史上少有的,甚至可以说绝无仅有的速度!在这场大营救中,人们看到了一个以民为本,以民为先的政党;看到了一个敢于负责、务实高效的政府。”当一个个真实的画面重新展现在师生眼前时,在座的师生思绪重又回到了震后的汶川,他们的心灵一次次受到强烈的震撼,他们的泪水一次次打湿了双眼。学生们从中感悟到什么呢?他们感悟到,在这样的灾害面前,只有共产党,人民政府才能使灾区人民尽快脱离险境,摆脱困难,重建家园。感恩党中央、人民政府、人民军队及全国各阶层人民群众……

“通过真实感人的画面和邱教授的讲话,我哭了,我感悟到祖国的伟大,我思考为什么我们中华民族会创造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因为我们是一个伟大而坚韧的民族。”一个女学生眼圈红红地说。

一个学生动情地说:“祖国真伟大。我要以我学报中华”

据悉,在5月12日这一天,学院师生通过默哀3分钟、开展爱国主义讲座、排版展、签名活动等各种形式表达了对震区群众的牵挂,激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魏宏伟)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赵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