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块钱引发的联想

发布时间:2009-04-28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600多块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在有些人眼里或许根本不算钱,不过是几张纸而已。但在机电系矿山工程专业学生鲁文龙的父亲鲁延超看来,却就像6000、60000、600000,他不仅为了这600块钱,领着儿子鲁文龙来学院两次,且在笔者展开他手中的感谢信那一刻,嘴里说着感谢话,眼里情不自禁地流下感谢的泪水。

原来,一个多月前,我院宣传教育处副处长裴朝阳做兼职辅导员不久,就得知班里的学生鲁文龙的母亲重病住院,马上领着几个班干部赶到医院去探望,并和同学们一起拿出600多块钱送给学生家长。笔者看到,感谢信这样写道:“……在裴老师得知我的病情后,从生活费中挤出600多元,送到我的手中,用于给家人治病。当我接过这充满爱心的救命钱时,万分激动。我真正地体会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间的真爱和无私。敬爱的的裴老师,文龙妈病好以后,一定要文龙把缺失的课补回来,将来和报效社会、报效祖国。”鲁文龙的父亲说:“我前几天来过一次,没有见到裴老师,就走了。想着这次能当面表示感谢,没有想到他又开会去了。”他在走之前,委托笔者向裴老师表示感谢,说话的当儿,眼圈湿润。他仰头想忍住不让泪水流下来,但最终还是抹着泪水离开。

写到这儿,本可以结束了。但笔者却联想到02级学生范长春,到学院报到交完学费后,兜里只剩下50元钱,连饭缸、脸盆、毛巾等都舍不得买。 学校领导、老师和班里的同学得知他的情况后,都主动帮助他。学校先后为他提供了两个勤工俭学岗位。在大学3年里,范长春从衣服、被褥到牙刷、牙膏等日常用品一直是班主任江桂兰提供的。班里的几位女同学还凑钱为他买棉衣,给他织手套、围巾。爱心使他成为传递爱的使者。2008年,他入选中央文明办组织评选的“中国好人榜”。经管系06级学生无臂青年李彬彬考入平职学院后,副院长李树伟亲自到他家,接他到学校报到。学院还专门为他开辟了入学绿色通道:除免去学费、住宿费、书本费等费用外,每个月还给他200元的就餐补助和一些其他补助,实习期间就给他联系了就业单位。08年南方冰雪灾害,学生黄亚男家里的蔬菜大棚全被压塌了,不想上学了,想去打工挣钱减轻家里的负担。为了帮助像黄亚男这样的遭受冰雪灾害的学生渡过难关,学院开展了捐款活动。全院教职员工捐款5万余元,学校又拨出部分专款,救助该校灾区学生。黄亚男等40名湖南、四川、湖北籍学生都收到了1500元至2500元不等的救助金。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学院领导王任远等人在第一时间慰问了家在四川都江堰、德阳等灾区的几十名学生。四川都江堰、德阳籍学子吴彩超、段俊郎的亲人,在汶川大地震中,虽然安好,但无家可归。这让两名学生无法安心学习。学院立即开展“情暖灾区学子”爱心行动,给予这两名学生无微不至的生活帮助。学院先后几次为灾区捐款,总计近30万元。就在前不久,学院自动化系08级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专业大学生智金磊突发脑溢血住院,老师和学生纷纷献出自己的爱心,捐款11742元。在06级学生奔赴贵州、云南就业时,他们情不自禁地喊道:“平职学院,我爱你!”

09年1月,学院荣膺“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赵玉坤)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赵玉坤